<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一場雨 增添幾許溫馨
早上突然下起一場傾盆大雨,慈濟志工趕忙收集雨傘準備遮雨,迎接慈青、慈青學長及社區民眾蒞臨和緯環保站。八點整「地球的孩子」音樂響起,志工紛紛撐起傘協助民眾遮風檔 雨,雨嘩啦嘩啦下,三三兩兩的雨中即景,增添幾許溫馨。
好多位年輕學子一個個踏進環保站,有身著臺南慈中小運動服的孩子、有穿灰白或藍白制服的慈青學長、還有穿著輕便服裝剛結束「青少年成長營」的孩子及廣大會眾,含工作人員逼 近100人快速湧進環保站,大家只有一個共同的任務:響應「用按讚的雙手做環保」。
活動開始,司儀林岳男邀約幾位蒞臨的慈青學長一起帶動唱慈青營歌,現場氣氛活潑有朝氣,臺下也跟著動一動,比一比,身心舒暢無比。
◎跑分站 塑膠袋細分類
慈濟志工林麗娥先簡略介紹「環保十指口訣」及塑膠袋的分類,何者可回收?何者不能回收?讓大家在動手做環保前,先有個概略的了解,才不至於手忙腳亂。
天公做美,也來個讚,雨漸漸停了,太陽快露臉了。大夥有規律地分四組人馬進行環保分站活動,有「資源分類區」、「塑膠袋分類區」、「寶特瓶區」及「拆解區」。平時大家不習 慣在環保站做環保,分站一開始每個人都顯得相當興奮與好奇,一下子人潮擁擠,像極一群工作勤奮、團結合作的小螞蟻,每一個人都用心在當下。
「塑膠袋區」環保志工余陳淑正用心教導慈青學長葉育淳如何清楚分類塑膠袋,什麼是PE?PT?高密度?低密度?讓育淳學起來好新鮮,聽得很開心。
葉育淳因覺難逢慈青二十年,熱情響應「用按讚的雙手做環保」活動。早上特別向補習班請假,抽空來和緯環保站做環保體驗。跟著小隊走到「塑膠袋區」做分類,看到塑膠袋分類竟 然分得這麼細,感到很驚訝;而能和這麼多人一起做環保愛護地球,心情覺得很愉快。她想到:「其實不需要用到這麼多的塑膠袋,只要隨時攜帶環保袋,就不會製造那麼多的垃 圾。」
◎灑汗水 年輕學子立典範
黃郁婷專程從南投回來臺南,早上打開電腦,在facebook上看到「用按讚的雙手做環保」就抽空參與,下午則馬上要趕往慈青營隊的籌備會。早上一場雨下來,她本想參與此 活動的人應寥寥可數,卻出乎意料之外的看到環保站擠滿了人,感到不可思議。
第一次拆瓶蓋拉環的特殊經驗,讓她知道原來瓶蓋和拉環的材質不同,而必須分開分類。「此活動很有意義,因年輕人幾乎每天都會上facebook,訊息傳輸很快,透過網路傳 播『用按讚的雙手做環保』活動,可以讓更多人知道,並吸引大家來做環保。」郁婷懷著興奮的心情分享。
方小瑀和方文倩兩姊妹第一次來到環保站,和大家跑站一會兒坐下來,一會兒站起來,認真地做資原分類。姊妹倆齊聲說:「師姑邀我們一起來,有空我們就來了。」妹妹小瑀接著 說:「看到現場這麼多髒亂的垃圾,覺得應在家裡先做好分類,整裡分類的人才不會那麼辛苦。看到這麼多人在做環保,覺得愛護地球是很重要的。」
姊姊文倩說:「做環保覺得很有意義,就跟妹妹一起來。因暑假時間很多,又很想當志工就來了。看到垃圾這麼髒,想到應先把容器洗一洗再回收,體積也要壓扁一點,才可以節省空 間。」
七月上旬慈青於臺南靜思堂舉辦「青少年成長營」,當下慈青學長陳岳男順道邀約幾位學員響應按讚做環保的活動。號召下,共來了六位青少年,青春的汗水灑在環保站,為時下迷茫 的青年立下典範。
◎高科技 足跡瞬間上網
做環保即時的珍貴畫面,由慈青學長吳勁廷即刻用手機拍照下來,並即刻PO上Facebook,利用高科技讓全世界瞬間都看得到「環保日不落‧接棒愛地球」有意義的活動畫 面。
一個小時左右的環保實做,大家做得滿頭大汗,卻也做得挺愉快,全場一片歡喜。活動結束前,大家一起在「和緯環保站」的大門前大合照,並高喊「用按讚的雙手做環保」,留下了 具有歷史意義的畫面。
圖左 : 黃郁婷分享:「此活動很有意義,因年輕人幾乎每天都會上facebook,訊息傳輸很快,透過網路傳播,可以讓更多人知道,並吸引大家來做環保。」[攝影者:沈士結]
圖右 : 早上一場雨下來,原以為參與活動的人應寥寥可數,卻出乎意料之外的看到環保站擠滿了人,感到不可思議。[攝影者:沈士結]
圖左 : 慈青學長陳岳男邀約幾位「青少年成長營」的學員響應按讚做環保活動。大力號召下,共來了六位青少年,青春的汗水灑在環保站,為時下迷茫的青年立下典範。[攝影者:鄭啟聰]
圖右 : 做環保即時的珍貴畫面,由慈青學長吳勁廷即刻用手機拍下來,並即刻PO上Facebook,利用高科技讓全世界瞬間都看得這有意義的畫面。[攝影者:李美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