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父:「我車上買了差不多五百多塊的金紙。」
母:「意思講我們快要發財了?嘩!」
父:「好兄弟,你看我燒那麼多金紙給你,一定要保佑我們。」
母:「這個好,我們會發達!」
女:「可是,整隻燒豬、整隻魚來祭祀,他們是有生命的,倒不如拿買金紙、買牲畜的錢去行善,自己也到環保站去付出,才是真正『普度』。」
2012年8月25日,亞庇志工在七月吉祥月感恩晚會,以短劇帶出一般華人,在農曆七月燒金紙的傳統,甚至相信燒得多,保佑就越多。戲中人物沒有劇本,因對白真實發生在周 邊、甚至自己的身上,演來入木三分,亦引來現場笑聲連連。
簡單的情節,給民眾們對於農曆七月為「鬼節」有所改觀,提倡不燒金紙保護地球,而將以三牲祭祀,改為用愛心捐助需要的人。真正的「普度」苦難眾生,就是行善,善業共聚破千 災。
「透過短劇裡,帶出一個正信跟正念,除了不燒金紙,也不要去殺生,吃素護生。」志工謝如愛說道。祈福晚會吸引了約兩百位民眾前來,透過活動不少人因此願意減少燒金紙的習 慣。
◎圓桌竹筒溫馨招生
透過影片播放,全場恭聽證嚴上人慈示「七月乃吉祥月、歡喜月」。上人講述早在兩千多年前,佛陀帶領僧眾赤腳托缽,因夏季蚊蟲多,托缽中不小心踩到或被蟲類咬傷導致病菌傳 染,因此僧眾夏季不出外托缽,靜心聞法,而開啟智慧,許多僧眾因而證果,佛心生歡喜,時間多了聖賢弘揚、落實佛法。
當晚,志工還把握因緣,現場放置了四十張小圓桌,每一小圓桌皆有志工向民眾宣導吉祥月意義,呼籲響應竹筒歲月。小圓桌方式來接待,進一步貼近民眾,當晚就有一百六十個竹筒 被領回家。用寶特瓶製成的竹筒,轉達環保意識,更招募愛心。用心接引,讓八成出席民眾願意吃素、減少燒金紙。
◎願環保吃素救地球
「每年農曆七月要到,須花很多時間摺金紙。」民眾余麗虹表示何只金紙,還要準備三牲,一個都不能缺。「那種過程很累人,又要花錢買,又沒時間摺。」
「自己先減少燒金紙,再勸家人跟著做。」首次參與七月吉祥晚會,瞭解農曆七月其實乃「吉祥、歡喜月」,麗虹承諾逐漸減少至不再燒金紙,因她找到最棒的理由,既是行善方保平 安。「何不將買金紙的錢拿來佈施,幫助需要的人。」善念已在心中萌芽,她謂會常自我叮嚀把握行善,也願意接引家人加入行列。
「我要認真考慮改為吃素。」麗虹聽了證嚴上人的呼籲,認真看待殺生造業,吃素護生自救也救地球。
梁榕秜謂之前逢農曆七月,父母如何教就跟著做,必定要拜「好兄弟」,有拜有保庇,沒拜就擔驚受怕。「聽人家繪聲繪影多了,就相信『好兄弟』真的存在,不拜心很不安。」對 「好兄弟」又畏又敬的榕秜,以往用三牲、水果祭祀,燒金紙更是例常習慣。
「剛才的短劇,宛如看到以前的自己。」梁榕秜自接觸佛法後,就停止燒金紙。她表示看了短劇,也認同非燒金紙就真的「平安」。目前農曆七月改為水果、素菜祭祀拜祖先,她坦言 自在多了。
「學習做環保、吃素是我下一步要做的事。」榕秜透過晚會,體會不燒金紙救地球仍不夠,唯有吃素方能阻止地球嚴重發燒,也願意投入拯救地球的行列。
◎七月解「迷」轉念
「父母都叮嚀農曆七月夜間少出門,因為『好兄弟』都在街上。」章郁箐笑言雖不很相信,但人人都那麼說,信心也隨著搖動。對農曆七月為「鬼節」的見解,郁箐謂都聽長輩們口 傳,故此傳統的祭祀、燒金紙變成每年的必定動作。
「聽證嚴上人的開示,明白應用感恩、歡喜心來面對農曆七月。」首次聽到七月為吉祥月,給了章郁箐很大啓發,如打開心中的「迷」,以不同的心情來迎接七月。
章郁箐已接觸慈濟一段日子,始終因忙碌而在門外徘徊。「上人提到的感恩、助人,提醒自己要去實踐。」她期許未來日子能夠走入慈濟大家庭,付出一份綿力助人,也滋長慧命。
「今晚回去要跟父母分享。」章郁箐第一件事既是與父母講解何謂吉祥月。「會勸他們儘量少燒金紙。」以「鬼心」看待即鬼節,以「歡喜心」看待即吉祥,一念之差造就心念。志工 努力不懈宣導正信七月,期許人人心持正念,護生救地球。
圖左 : 首次聽到農歷七月為吉祥月,給了章郁箐很大啓發,如打開心中的「迷」,以不同的心情來迎接。[攝影者:華世婷]
圖右 : 當晚志工把握因緣愛灑,進行菩薩招生。現場放置了小圓桌,向民眾宣導吉祥月意義。[攝影者:華世婷]
圖左 : 用寶特瓶製成的竹筒,轉達環保意識,更招募愛心。[攝影者:華世婷]
圖右 : 祈福晚會吸引了約兩百位民眾前來,透過活動,不少人因此願意減少燒金紙的習慣。[攝影者:吳勇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