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3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雪隆分會 祈福會投竹筒 「素一素」更健康

祈福會投竹筒 「素一素」更健康

E-mail 列印
慈濟山打根聯絡處於2012年8月25日、9月1日,在華美園巴刹旁店屋、四哩金鳯夜市舉辦七月吉祥月祈福會;8月25日,斗湖和關丹也同步在巴華中學禮堂、慈濟關丹聯絡 處進行祈福會,讓人人抱持正信的生活態度。祈福會採用鮮花、水果,取代盂蘭盆會中的香燭或三牲祭祀,減少對地球的破壞,挽救生靈,同樣達到祈福的效果,齋戒更可以報親恩。

◎風雨中街場化道場

8月25日晚,儘管天氣不好,烏雲密布,但許多位山打根社區民眾依舊赴會。其中,一位老人家在兒子的攙扶下,來到會場,老人家臉上充滿法喜。

社區裡的志工也非常開心地來參加,其中,華美園環保點志工接觸慈濟後,已改掉過去拜門口、燒金紙的習俗;親子班媽媽傅女士雖不住在華美園,但也帶著女兒前來出席祈福會,並 參加孝親奉茶的環節。當晚,小孩、慈少、志工及民眾下跪,給堂上父母奉上一杯茶的剎那,父母滿足的笑容,感染了大家,許多人熱淚盈眶。

接著,慈濟志工在9月1日於四哩夜市場,舉行祈福會。雖說在人潮熙攘往來的夜市街道舉行,但經過志工們一番精心佈置,場面仍不失莊嚴,道氣足。

在大眾虔诚唱誦爐香讃之際,天空卻開始下起小雨滴,大雨随即傾盆而下,但是節目並沒有因此而停止。只見機動組志工們冒著雨移來帳篷到佛臺前,為民眾遮風擋雨,繼續進行供 燈、花、果儀式。志工也撐著雨傘,把一個個民眾護送到街道兩旁的店鋪屋檐下避雨。

有心的人並沒有因此而離去,大家就地立定,在風雨中和慈濟志工一起虔誠祈禱。雨勢稍停,親子班學生及慈少為大家呈獻〈跪羊圖〉手語和奉茶儀式。

◎拜拜花費用於救濟

8月25日晚上七時,斗湖慈濟志工則在巴華中學禮堂舉辦祈福會,民眾先到看板區瀏覽慈濟四大志業,或到靜思文物區購買慈濟文物。今年許多家長帶著小孩一同參與,小孩們的歡 笑聲,讓這原本被說成「鬼門大開」的日子,少了絲絲恐懼感,增添了溫馨的氛圍。

大眾透過影片觀賞,了解普度的意義──家家若將原本拜拜的花費用於救濟,就是真正「普度」了飢餓、苦難的眾生。會員劉月麗以往都把每年的農曆七月,看成「鬼月」,夜晚出門 時都「小心翼翼」、「提心吊膽」,唯恐得罪「好兄弟」們。她說,感恩慈濟讓她了解吉祥月的正信正念,不再迷信。

新進志工張舒薇第一次參加慈濟吉祥月祈福會,決定回家後勸請媽媽,把花費百多令吉的燒金紙費用,儲存在竹筒裡幫助別人,同時還把這福緣與同行的好友分享,鼓勵她投竹筒做好 事。

每年農曆七月十四、十五,志工廖崇必須做好「例行公事」,在工廠裡大肆鋪張地點香燭、燒金紙,以求平安。點燃的香燭多得就像街燈一樣在路上大放光明,花在祭品的費用竟然超 過一千令吉;進入慈濟,下定決心改掉陋習,把燒金紙的錢用來購買素食麵回饋員工們。這樣不但能夠減少地球污染,更能提升員工士氣、響應茹素,一舉兩得。

◎鼓勵大家來素一素

為了呼籲民眾改變觀念,改變習慣、改變行動,一起行齋戒愛地球,慈濟關丹聯絡處在8月25日的七月吉祥祈福會,邀約了一百四十五左右民眾共襄盛舉。

祈福會現場設置了環保區、慈善區、大愛臺招募區、竹筒歲月區、文物推廣及人間菩薩招生區,讓民眾深入了解慈濟,並加入慈濟大家庭一起做好事。

今年特別設置的素食推廣區,香積志工烹調多樣色香味俱全的素食佳餚招待民眾。志工採用靜思五穀粉、山藥薏仁粉、燕麥粉做成的醬料,塗在麵包上讓民眾試吃,大家讃不絕口!同 時也準備了義大利麵、壽司卷的食譜提供給民眾,鼓勵大家來「素一素」、「素素平安」、也能事事平安,更可以世世平安。欣慰的是,響應自備餐具的民眾比往年多,除了衛生健康 外,也減少洗碗碟的人力消耗。

印籍志工Sunthari從去年就發願要素食,可是在吃素幾個月後就懷孕了,擔心胎兒的營養不足,就放棄持素。今年7月聽到上人開示影片,提到肉裡面都是存有細菌,難到人 要將細菌送進自己的口裡嗎?這一番話,讓她重新再發願開始素食。

持素的過程中,Sunthari解決了便秘問題,於是她積極地鼓勵全家人一起持素。而且,Sunthari更用心地將孩子不愛吃的蔬菜,絞碎放在湯裡;無論工作有多忙,她 都抽空研究素食烹飪,煮出多樣化的菜色,讓丈夫吃得既歡喜又健康。

多場的祈福會,慈濟志工除了提倡正信,也期盼藉此讓馬來西亞許多地區的民眾,也響應茹素、環保,讓大地及自己的身心都健康。

圖左 : 爲了挽救丈夫持素的信心及興趣,於是師姊無論工作有多忙,都抽空研究素食烹飪,煮出多樣化的菜色,讓丈夫吃得歡喜又健康。[攝影者:陳九偉]
圖右 : 祈福會中,志工呈現經藏演繹《懺悔業障──至誠發願》,邀約大家一起懺悔,發願響應齋戒護生。[攝影者:陳國強]
圖 : 志工引導會員劉月麗發願投竹筒。[攝影者:方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