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3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六甲分會 小冊子大效應 發掘麻坡學子亮點

小冊子大效應 發掘麻坡學子亮點

E-mail 列印
“以後還會繼續做這些事情,因為大家都讚我是好孩子。”被推薦領取新芽獎學金的陳春名,因為有了新芽手冊後,更懂得自動自發,不但勤做家事,在校協助同學,媽媽林五妹感受 到這本小冊子的力量,內心欣喜不已。

2012年10月7日及14日,慈濟麻坡支會分別在五所小學——昔加末昔華華小、東甲啟明二小、麻坡培養華小、巴莪訓蒙華小及班卒淡米爾小學,舉辦六場新芽獎學金發放典 禮,嘉惠一千一百七十七位學生。就讀東甲啟明一校三年級的陳春銘,就是受獎學生之一。

今年慈濟麻坡支會和馬六甲一樣,將新芽助學金轉型為獎學金,希望不僅是金錢上的補助,而是結合校方,家長和慈濟志工,聯手關懷孩子的學業、品格和生活教育如:禮儀、孝悌、 節儉、勤勞等的表現。

慈濟志工從五月就開始走入學生家庭逐一做家訪,並且分發新芽手冊予被推薦的學生,讓他們時時作自我檢視,在有做到的項目上打勾,家長、老師也可以時時關注孩子是否“值得鼓 勵”、“進步中”還是“有待改善”,最後加上志工的持續追蹤,希望從中發掘孩子的亮點,在獎學金頒發典禮上再給予肯定。

◎ 大家讚我是好孩子

四十六歲的家庭主婦林五妹,第一次帶著就讀東甲啟明一校三年級的兒子陳春銘,來領取慈濟新芽獎學金。五妹說:“他每天都有填小冊子,有做到的就打勾,沒有做到的就會想辦法 去做到。”

以前的春銘不會幫媽媽做家務,林五妹非常感謝慈濟給他的這本新芽手冊,讓孩子變得自動自發了,還會省水省電,節省能源。

他也會跟母親分享當天在學校如何幫助同學的事情,做個有禮助人的孩子。陳春銘說:“以後還會繼續做這些事情,因為大家都讚我是好孩子。”

◎ 小冊子 效應大

淡米爾小學(SJK(T) Ladang Lanadron)總共有八十五位學生獲得慈濟獎學金,印裔老師 Poongodi A/P Muthaya 表達了她內心的感 激。她認為這獎學金對家境清寒的學生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尤其是開學的用費等。她表示每當開學時,看到學生們穿著不合身或者破舊的校服時,心裡很不好過,有時老師也會伸出援 手,但能力畢竟有限。

她認為小冊子的效應很大,尤其是在出席率方面,孩子彷彿有了承諾,都不會隨便曠課。她說:“用小冊子來和學生互動,的確可以增加師生之間的交流。”

昔加末雅格華小副校長陳金蓮,很感恩有機會與慈濟志工一起參與新芽家訪活動。經過家訪,讓她從中看到孩子的家庭實況,進而更深一層去觀察孩子的處境及生活。

此次的新芽獎學金是以全勤、進步、特殊表現、孝悌、學習領域、品德六大獎勵類別,作為申請資格標準。金蓮說:“這樣的獎勵是推廣人文教育的最佳途徑。”

◎ 落實道德在生活

志工黃瞻瞻表示這次的獎學金不以孩子的成績為重,而是著重品德的培養,讓他們知道不是成績第一就是最好的,而是要把道德落實在生活裡。

因為有了新芽手冊,志工陳淑麗分享,當她們在進行家訪時,可以與家長及孩子有更進一步的溝通,同時藉由填寫新芽手冊,家長也會多瞭解在孩子日常生活裡,哪一些表現值得嘉 許、哪一些需要多留心,藉此拉近親子間的關係。

在此次的獎學金頒發典禮中,家長及孩子分開參與不同的活動:志工向父母帶動《竹筒歲月》歌曲及講解它的意義,小朋友則依據不同的年齡分班進行靜思語教學,志工從中還帶動 “一公分的鉛筆”環節,讓小朋友體驗用一公分鉛筆寫字的辛苦,了解自己是幸福的。頒發典禮結束前,志工還結緣一份文具給每位參與的同學。

窮苦並不是孩子的選擇,唯有教育才能讓他們脫離貧困。藉由新芽獎學金,從小培養孩子的好品德、將自動自發等好習慣落實在生活中。

圖左 : 志工讓小朋友體驗以一公分鉛筆寫字的辛苦。[攝影者:羅宗進]
圖右 : 慈濟麻坡支會分別在五所小學,舉辦六場“新芽獎學金頒發典禮”,嘉惠一千一百七十七位學生。[攝影者:黃佩思]

圖左 : 志工依據小朋友不同的年齡來分班進行靜思語教學,讓孩子從活動體驗中,了解自己是幸福的。[攝影者:盧俊輝]
圖右 : 印裔老師(Poongodi A/P Muthaya)認為新芽小冊子對學生的幫助很大,讓孩子不會隨便曠課,保持最佳紀錄。[攝影者:盧俊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