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新加坡 相約浴「心」 逾二千人參與三場浴佛

相約浴「心」 逾二千人參與三場浴佛

E-mail 列印
5月9日,慈濟新加坡分會在靜思堂舉辦三場浴佛典禮,逾二千人參與。透過莊嚴的浴佛儀式,無論是慈濟照顧戶、學校老師或是來自斯里蘭卡的移民,都感到心情平靜,見到沒有點香拜神的儀式,更可以感受到慈濟人並不是將佛掛在口中,而是佛在心中。

慈濟新加坡分會舉辦了三場浴佛典禮,藉由莊嚴的儀式體現宗教人文之美。圖為慈誠委員以清淨心虔誠地供燈燭、香湯、花香,禮敬諸佛菩薩,禮讚宇宙大覺者。[攝影者:王綏喜]
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全球慈濟人的「感恩日」。全球慈濟人在各地舉辦浴佛典禮,慶祝三節合一,即佛誕節、母親節、全球慈濟日,以行動報佛恩、父母恩及眾生恩。 5月 9日,慈濟新加坡分會舉辦了三場浴佛典禮,藉由莊嚴的儀式,體現宗教人文之美,祈祝人人平安吉祥。

佛堂裡,一字排開的宇宙大覺者琉璃像,綴以潔白芬芳的花朵與綠葉,燈光映照著清澈剔透的佛像,法相莊嚴。聲聲佛號,句句禮讚,虔誠九十度躬身禮敬佛足,手沾香湯,心接花 香,洗滌心靈,沐浴己心。每個人回歸人之善根本,清靜無染。

「走進慈濟這個道場,猶如從凡間走入了佛境界,整顆心彷彿被過濾了而變得澄清。」慈濟人的行儀,莊嚴的儀式,讓首次參與慈濟浴佛典禮的劉明宏感動含淚。他們一家五口──妻 子、兒媳與兩個孫兒齊來浴佛,感覺很圓滿。

◎相約慈濟 浴佛浴心

附近組屋的居民,還有來自東部社區的民眾,有人徒步而來,有人共乘交通工具,還有四部慈濟列車陸續抵達。交通組也特別安排了小型巴士,到附近地鐵站載送往返靜思堂。炙熱的 陽光下,隨車志工的熱誠服務,讓眾人感覺到賓至如歸。

在浴佛典禮東區場次中,超過八百位東區民眾齊聚靜思堂,以虔誠之心,禮佛足、接花香。一首「誠心祈三願」,期願遠離兵厄去嗔恨,社會祥和息紛爭,人心淨化似清晨,祈求天下 無災難,祝福人人平安吉祥。

帶了匯聚滿滿愛心的竹筒,拄著拐杖的黃玉來在志工的邀約下,一起來浴佛。 四十多歲的黃先生曾是慈濟照顧戶,結案後,他發願要從手心向上轉為手心向下,盡己力幫助其它人。 如今,黃先生是慈濟會員,每月也固定參與環保回收活動。儘管行動不方便,而沒有上台浴佛,但在典禮中,他全程合掌,虔誠祈禱。 「參加這個典禮,讓我的心情很舒服。」

二十五歲的尤宓瑞老師,第一次來參與慈濟的浴佛典禮。在禮佛足時,她虔誠禮敬佛佗,心中感覺無比的莊嚴和平靜。「地球遭受的天災人禍,慈濟依然秉著誠心祈三願,看到畫面, 讓我很感動。」尤老師執教的菩提學校,有慈濟大愛媽媽進入校園,帶動靜思語教學,因此她對慈濟早有所聞。在獲悉「新芽助學金計劃」後,尤老師願意加入會員,為學生付出一份 愛心。

陳亞峇一家七人,老中青幼相約來浴佛。陳先生是「新芽助學金計劃」受惠學校的食堂攤主,因此認識了慈濟,知道慈濟是一個正向的佛教慈善團體。他讚歎:「整個浴佛典禮進行得 很有次序,毫不凌亂,特別是沒有進廟點香拜神的儀式,可以感受到慈濟人並不是將佛掛在口中,而是佛在心中。」

◎大愛種子 超越國籍

來自斯里蘭卡的尼普妮嘉(Nipunika)在人群中特別顯眼。她與先生及四歲的兒子來參與浴佛典禮。 「在場的志工親切的引導大家浴佛,整個儀式非常莊嚴肅穆,也很整 齊,讓人心情平靜。」

尼普妮嘉早在2004年南亞大海嘯後,就到漢班托塔(Hambantota)捐贈物資,初遇慈濟人在當地義診,慈濟人藍天白雲的身影,讓她留下深刻的印象。去年她因先生派 駐新加坡,目前定居在盛港(Sengkang)社區。

去年,慈濟人開始在盛港大牌116A樓下做環保資源回收活動。藍天白雲的身影,讓她想起了曾在漢班托塔看到的熟悉畫面,倍感親切。在鐘麗娟師姊的接引下,慈濟社區環保活動 也從此成為了他們的家庭日活動。如今已是慈濟會員的她,希望也能加入志工行列,並期望有一天能穿上慈濟制服,回到自己的國土撫慰苦難的同胞。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回首過去,慈濟四十四來,由許許多多的人間菩薩用愛鋪路,走過來的菩提大道,事成於和睦,力生於團結。通過莊嚴的浴佛典禮,希望啟發更多民眾 的善念,一起攜手行於「菩提大直道」。

圖左 : 手捧心燈、香湯與蓮花燈的慈誠委員在「靜寂清澄」的聲樂中,徐徐步入佛堂,準備引領衆人浴佛。[攝影者:劉素方]
圖右 : 參與浴佛典禮的與會者,人人虔誠九十度躬身禮敬佛足,手沾香湯,心接花香,洗滌心靈,沐浴己心。[攝影者:邱采靈]

圖左 : 來自斯里蘭卡的尼普妮嘉與先生及兒子來參與浴佛典禮。在南亞大海嘯後,初遇慈濟人在當地義診,定居新加坡後,遇上慈濟人,讓她倍感親切而成爲慈濟會員。[攝影者:潘寶通]
圖右 : 浴佛典禮結束後,民衆也歡喜地紛紛領養竹筒回家,以小錢行大善植福。[攝影者:劉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