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這一次人文饗宴主要邀約的對象有十七至十九歲的國民服務青年、大專生、家長等約一千零六十五人。佛堂座無虛席,多功能教室開放連線直播。
人文饗宴由慈青擔綱,慈少、大愛媽媽、教聯會老師和慈濟志工攜手演繹佛教經典《父母恩重難報經》。從《浩瀚父母恩》影片、歌曲〈跪羊圖〉、進入〈序曲〉,後有麻坡志工顏金 禾“浪子之懺”的分享,再繼續〈子過〉、〈報恩〉及〈終曲〉曲目,孝道的反思及呼喚,在在打動了現場觀眾。
媒體記者周書均感動表示,這部結合音樂、戲劇的經藏,赤裸裸展現了現代社會樣貌,加上真實人物故事分享,非常吸引,尤其對象是年輕人。對於“或被人誘往他鄉,或違親娘別家 眷,或因經商背行囊,或因婚娶離爹娘,時間荏苒年復年,音信全無不返鄉”這段文字,他感受特別深刻,認為現代社會變遷得太快,太多人重視物欲,忽略了孝道,這類活動應該多 提倡。
◎ 千拜萬拜 不如一聲愛
“你們都是大專生,真的很有福;我根本沒有讀到什麼書,當初母親怕我學壞,把我送到外地,我卻誤以為被母親拋棄了……”麻坡慈濟志工顏金禾,受邀來到人文饗宴現場,與觀眾 分享他的故事。
一念之差,讓顏金禾壞上加壞,加入幫派,過著腥風血雨的日子。直到有一天,初加入慈濟團體的他,聽到證嚴上人說:“千拜萬拜,不如回家向父母說聲愛。”讓時時提心吊膽的 他,馬上回家,卻看到一位孤獨老人在用餐,桌上只有一碟菜;抬頭看見兒子歸來,媽媽的第一句問話:“你吃飽了嗎?”終於讓他跪下,打從心裡向母親求懺悔。
年近四十歲才改過,顏金禾誠心孝順的日子只有一個多月,母親即往生。在居喪期間,鄰居告訴他:“母親吃素三、四十年,只為了祈求孩子在外平安無事。”原來孩子在外的舉動, 母親全都知道,卻不過問,只有誠心祈求菩薩保佑。
◎ 浪子之懺 年輕人動容
十八歲的國民服務青年張淑婷,頭染金髮,稱顏金禾為“老師”,她說:“我以前也是時常和父母頂嘴、和朋友打架,也沒有回家。”最嚴重一次是騎著電單車去載媽媽放工,見媽媽 久不來,忍不住開口責罵。當時她只想到自己等候了很久,卻沒想到媽媽找不到自己的焦慮,聽了“老師”的分享,淑婷很想打電話回家,告訴媽媽對她的思念。
大專生羅燕晴感動地頻擦眼淚說:“我等一下回去,一定要打電話給父母,跟他們說我愛他們。”燕晴的室友林雪梨,家住吉隆坡,媽媽在她十一歲時就往生,父親身兼母職。她希望 往後能多花點時間陪爸爸,雖然有時不隨爸爸的意,但她表示:“今後我會努力去接受。”
潘麗婷平時很不滿父親的嘮叨,常常跟父親對立。回想以前的種種,眼淚悄悄地滑落,今天她要鼓起最大的勇氣,向父親說一聲平時很難啟齒的話:“對不起”,並要“珍惜時間孝順 父母,也很感恩父母給予我一切。”麗婷的男友黃振釗第一次來參與慈濟活動。今天的演繹同樣讓他有著和麗婷一樣的體會:“要趁著父母還健在時,好好地孝順父母。”
◎ 百分父母 五十分孩子
今晚,初中二的王泉運和父母一家出席觀賞人文饗宴。泉運認為現在的孩子太幸福了,包括他自己。最令他感動的是《浩瀚父母恩》影片,講述梁媽媽如何無微不至在照顧著罹患僵硬 性脊椎骨炎的梁德鴻。還有經藏演繹中一幕幕孩子不孝的行為烙印在泉運腦海裡,令他回想以前小時候的自己:“還記得我在讀小學的時候,放學時車輛很多,媽媽在長長的車龍等著 我,我等得很不耐煩,向媽媽發脾氣,一整天不跟她說話;我真不應該有如此的行為,到了第二天,我便向媽媽道歉。”
看完經藏演繹後,泉運認為自己對父母的“孝道”只有五十分,希望改過壞脾氣。他娓娓說出心中的話:“我的父母是一百分的爸爸媽媽。課業進步時,他們會鼓勵我;課業退步了, 他們體諒我。感謝爸爸媽媽多年來的照顧,以後我會全心全意照顧他們。”
由慈青擔綱演繹的佛教經典《父母恩重難報經》,從2012年3月開始籌備、排練至今,面臨不少考驗,除了兩間大專的上課、考試及假期時間不同,演繹人員也時常有所調動,以 致被逼要個別排練;到了彩排時刻,還是無法湊足人數一齊演繹。這讓活動協調陳梓建雖感挫折,但看到還有許多學長姊及夥伴一直努力在做,他不敢有鬆懈及放棄的時候,把種種原 因,歸納為自己的經驗不足。
慈青們的努力,看在慈濟志工眼裡,是難得的懂事。其中受邀在〈子過〉和〈終曲〉飾演父母親角色的慈濟志工戴秉汶、周麗雲和謝月,幾乎維持百分百出席率,他們異口同聲表示: “這群年輕人願意挪時間來演繹經藏,發揮同事度的力量,接引更多同儕一起來行孝行善,既然那麼有心,我們一定全力配合,共同成就!”

圖左 : 麻坡慈濟志工顏金禾,受邀來到人文饗宴現場,與觀眾分享他的故事。[攝影者:陳聯喜]
圖右 : 十七至十九歲的國民服務青年受邀參加此次的人文饗宴。[攝影者:楊秀麗]
圖左 : 一千零六十五人出席了《父母恩重難報經》人文饗宴,當晚,佛堂座無虛席,多功能教室開放連線直播。[攝影者:錢福權]
圖右 : 〈子過〉曲目展現了現代社會樣貌,喚醒年輕人對孝道的迷失。[攝影者:李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