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印尼靜思堂面積居全球靜思堂之冠,為了發揮它的功能,今年首次舉辦全國性的精進研習。臺灣慈濟志工也在靜思精舍德念師父、德曼師父、德寧師父、德勷師父的帶領下前來參與, 而全球志工總督導黃思賢也特地從美國飛往新加坡,再轉機到印尼與臺灣一行十三人會合。思賢表示,印尼已經有長達十一年的時間,沒有精舍師父前來來指導了,這次因緣殊勝,大 家都顯得特別開心。
「我們的靜思堂耶!好莊嚴喔!」從機場出來,車程約十五分鐘左右便可抵達,不論從高速公路遠眺,或是近距離注視,印尼靜思堂都給人巍峨、典雅又親切的感覺,讓第一次到來的 志工有著回到家的感覺。靜思堂共有七層,挑高後已達十層樓的高度。為了熟悉環境,印尼慈濟志工劉素美、郭再源陪伴大家逐層參訪,並從位於四樓的講經堂開始。這個可容納一千 六百人的空間,是當地志工用來研習共修的場地,也是偶後大型活動如歲末祝福、營隊等的必然場所。
採光、通風良好是靜思堂的特色之一,在白天,偌大的空間不開燈依舊光亮無比。陽光穿透窗櫺照得地面有如鏡子般明亮,走在任何空間,都有自己的影子陪伴十分溫馨。一樓大廳有 一長版浮雕,刻畫着慈濟1993年從臺灣傳法到印尼,最後發展成為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的過程。
浮雕的後方便是展覽館了,這裡陳列的是印尼與慈濟的因緣故事。其中紅溪河的命運轉折,尤令人印象深刻。從過去的淤泥、垃圾堆積,致使整條河滿目瘡痍,到慈濟人出現五管齊下 後的煥然一新;從孩子們蹲在河邊的茫然,到最後穿上制服上學去的昂首闊步,那是居民與慈濟人共同的記憶。
「這個是我耶!沒想到海報上還有我的照片。」德勷師父無意間發現了一張當初清理紅溪河的畫面,一張在藍天白雲的身影當中,有自己的足跡的照片,回首當年仍然刻骨銘心。印像 深刻的還有黃思賢,他指著畫面中,一個人走在又窄又搖晃的木板橋上的景象,和大家分享「點石成金」的故事。
「我這麼一點,就點出一個阿源(郭再源)了,那,那邊那張照片就是以前的他。」思賢的幽默,讓大家哈哈ㄧ笑,阿源也不忘幽自己一默:「看!我也從滿頭黑髮變成現在的白髮蒼 蒼了。」這位「沒問題先生」還透露,以前剛接觸慈濟時,不管人家說什麼,他都只回答「沒問題」才有了這個稱號。「不過值得啊!瞧!現在多莊嚴,怎麼看都比以前帥多了。」每 一張海報都有著綿綿密密的感人故事,大家在談笑間不忘相互鼓勵,凡走過必留下足跡、必留下記憶。
圖左 : 為了熟悉環境,印尼慈濟志工劉素美、郭再源陪伴大家逐層參訪。[攝影者:涂鳳美]
圖右 : 採光、通風良好是靜思堂的特色之一,在白天,偌大的空間不開燈依舊光亮無比。陽光穿透窗櫺照得地面有如鏡子般明亮,走在任何空間,都有自己的影子陪伴十分溫馨。[攝影者:涂鳳美]
圖左 : 對印尼紅溪河印像深刻的黃思賢,指著畫面中,一個人走在又窄又搖晃的木板橋上的景象,和大家分享「點石成金」的故事。[攝影者:涂鳳美]
圖右 : 每一張海報都有著綿綿密密的感人故事。[攝影者:涂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