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12月0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印尼 習經院來訪 中文道感恩

習經院來訪 中文道感恩

E-mail 列印
印尼奴魯亞・伊曼(Nurul Iman)習經院的學生,因為慈濟發放和長期關懷的因緣,一直與慈濟保持良好的關係。

因此,從去年(2012)10月印尼靜思堂啟用後,,就一直很期待有一天能夠踏進這座既莊嚴又充滿人文氣息的人文殿堂。2013年3月24日這天,他們終於如願了,在全印 尼志工研習精進的最後一天,志工在國議廳進行研習的同時,另有二百位從茂物巴隆(Parung, Bogor)前來的習經院學生,前來參訪。

◎初見靜思堂 感受溫馨人文

第一次來靜思堂的兩百位學生與靜思精舍師父、臺灣志工、以及印尼志工在福慧廳進行了約三小時的分享。分享過程中,雖然必須透過翻譯,但他們的眼神及笑容中隱隱透出他們的熱 情,甚至適時還會冒出一兩句基本的中文,如「對」,「會」,「感恩」,讓印尼慈濟志工倍感溫馨融合。

印尼慈濟與奴魯亞・伊曼習經院,以跨越宗教的大愛精神長期合作。習經院的學生也和慈濟志工一樣,經常協助慈濟活動,例如發放、義診等。除了聽大家分享之外,習經院的學生們 也在午齋後,帶來最具有慈濟人文特色的手語,女學生們戴著白頭巾表演手語,特殊的服儀、宗教和文化,卻傳達出同樣手語的人文意涵,讓人極為感動。

奴魯亞・伊曼習經院學生輔導人烏蜜・瓦黑達(Umi Waheeda), 表示很感恩有機會讓習經院的孩子參訪靜思堂,並與從臺灣遠道而來的靜思精舍師父們及志工學習。她 坦言習經院中的孩子大多數來自破碎的家庭,自小缺乏父母的關愛,但自從有了慈濟人的關懷,他們不再是孤苦伶仃的孩子。目前習經院的學生已高達一萬人,這一次的參訪是透過抽 籤選出的二百位學生。

◎慈濟互動 帶來正向影響

印尼慈濟志工與奴魯亞・伊曼習經院的互動,給院中的孩子帶來正面的影響,烏蜜也經常提醒孩子們學習志工們付出無所求的精神,當一個利益社會人群的人;宗教並不成為慈濟與這 群孩子之間的隔閡,反而讓他們知道人與人之間需要大愛,唯有大愛才能撫平戰亂的世界。

烏蜜感恩一個禮拜兩次到習經院教中文的慈濟志工,因為有他們的教導,三年後的今天,學生們才能懂得簡單的基本中文,甚至有一位學生獲得獎學金到北京大學研讀中文科系,「這 些功勞歸於慈濟志工,太感謝您們的付出。」烏蜜對著志工說。

另一位習經院學生穆哈默德(Moh. Mohammad),本身研讀阿拉伯文科系,今年進入大學二年級。對於此次能與靜思精舍師父們見面,讓他感到喜出望外,從精舍師父們 的分享中也學到不少人生的道理。他坦言,過去的他是一位不懂得感恩的孩子,老是怨天尤人、老是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什麽都沒有!「但從剛剛的分享中我覺悟了,以後不能再埋 怨了,要懂得感恩所擁有的一切。」

◎宗教無礙 渴望親見上人

穆哈默德認為要創造一個和平的國家,就要在不同的宗教中建立一座橋樑,畢竟每個宗教的目的都一樣,那就是締造祥和社會。穆哈默德也趁此次與臺灣慈濟人會面的機會,展現一、 兩句中文學習的成果。

三年苦練的中文終於派上用場,讓他非常興奮,他期待日後還有機會見到臺灣慈濟人,更希望能親自見到證嚴上人,他很佩服上人救濟的大愛精神,他微笑地說:「證嚴上人看起來很 瘦小,但他的大愛卻是無與倫比的!」。

(黃曉倩 翻譯)

圖左 : 3. 奴魯伊曼習經院學生輔導人烏蜜•瓦黑達(Umi Waheeda), 表示很感恩有機會讓習經院的孩子參訪靜思堂,並與從台灣遠道而來的精舍師父們及志工學習。[攝影者:Anand Yahya]
圖右 : 2. 除了聽大家分享之外,習經院的學生們也在午齋後在精舍師父及慈濟志工面前,帶來最具有慈濟人文特色的手語。[攝影者:Henri Tando(真善美志工)]
圖 : 4. 在這一天的分享中,習經院的孩子們將帶回滿滿的心得給無法到場的學生們分享。[攝影者:Henri Tando(真善美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