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美洲 加拿大 志工茶會 舊雨新知聚一堂

志工茶會 舊雨新知聚一堂

E-mail 列印
志工「茶會」?到底要做甚麼呢?志工們抱著好奇心來參加。原來,慈濟西多倫多聯絡處一改已往的「志工成長課」,而以「志工茶會」的方式舉辦。

2013年6月2日早上八點三十分,聯絡處二樓已見師兄、師姊們開始供佛,為茶會展開序幕。九點三十分,志工們都陸續到達。「嗨!今天不需要排隊耶!」正談論著,廖純緹 (慈諦)師姊就過來引領大家準備一一入座。

四位志工坐一桌,大家互相介紹,有已經認識,也有剛認識的朋友,三碟精緻的小點心,擺放在桌上,大家邊吃邊談,氣氛也一下子熱絡起來。

第三桌的羅少萍師姊近來參加志工活動較頻繁,女兒已有些微詞,想起上人的開示,「做慈濟事同時要先顧好家庭……」故在安頓好女兒的情緒後,終於可以來參加茶會了。

同桌的麥鴻聲師兄和同修李瑾容,與少萍師姊曾在慈濟的活動中認識,自2004年就開始做志工,希望藉此茶會來分享及鼓勵更多的新志工加入。

◎瀏覽網站 慈濟資訊隨手可得

由唐嘉濱(本濱)師兄致歡迎詞,簡潔地介紹慈濟,是個跨越宗教、種族與國界的慈善團體,踏實地走入窮困貧苦區,為眾生來做善事。

三年前海地大地震,百廢待舉,三年來,當地的天主教聖恩修女會接受慈濟援建學校,希望讓孩子們繼續接受教育,就在今年(2013年)5月17日為完成的三座新校園,慈濟人 前去加了啟用典禮。

接著王贊維(濟峻)師兄播放影片「證嚴上人與慈濟世界」,介紹上人創立慈濟世界,更以四大志業八大法印落實在全世界。

由於科技發達,網絡資訊隨手可得,王贊維告訴大家只要在Google搜尋「慈濟」,就可找到「慈濟全球資訊網」,透過網站導覽,可以瀏覽於慈濟世界,例如:志工早會、衲履 足跡、靜思晨語、大愛電視等等;尤其「社區志工」的功能,在臺灣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中,充分而有效的發揮,非常重要。

西多倫多聯絡處成立十年以來,參與社區服務,範圍也日漸拓增,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部的倫敦(London)市,如今亦有慈濟志工參與。希望有更多的社區志工投入,大家 一起做好事。

◎見苦知福 志工站好修行

在本地的志工站方面,唐嘉濱談及志工皆本著「感恩、尊重、愛」的精神服務社區。

記得十一年前,聯絡處尚未成立,已開始承擔多倫多市中心基督教福音堂傳道會(Evangel Hall Mission)為街友提供熱食晚餐服務,當時在冬季零下20度 C的天氣,以謝培華(慈培)師姊家的車庫作房,煮熱食,其中的辛苦卻讓承擔的志工們覺得幸福滿滿!

接著各志工站站長一一上臺介紹各志工站的特色與服務項目,大家一路做得開心,亦恪守上人教誨「頭頂別人的天,腳踏別人的地,取之於當地,用之於當地」一份感恩無所求的心, 去關懷。唐嘉濱也期勉大家「見苦知福」,知福後要「惜福」,更要「造福」,如此,才會人心淨化,社會祥和!

午齋時間,大家早已被香噴噴的食物所吸引。自助式的午齋,在輕鬆愉快中結束。接著由俞乾秋(慈品)師姊帶領手語「幸福的臉」!大家跟著動了起來,輕鬆的曲調,生動活潑,好 不開心啊!

甫由多倫多人文學校畢業典禮,趕回來的莊立仁(濟禮)師兄和廖純瑩(慈璟)師姊,也一起來分享,參與海地賑災的經驗,令大家感到震撼。他說震後災區一片混亂,人事物怵目驚 心,需靠軍隊手執槍枝,保護著來賑災發放的志工;加上民眾缺乏環境衛生觀念,所以市容的髒亂可想而知。志工不畏困苦環境,就是因堅持著初發心,要幫助災民度過艱苦時刻,趕 快重新站起來。

◎溫馨自在 志工分享踴躍

新移民的于復濤,在中國時已認識慈濟,並知道慈濟人文學校的教學方針,與一般中文學校有些不同,故來參加茶會想更深入了解慈濟。

廖純瑩(慈璟)身為密西莎加人文學校校長,她說:「慈濟人文學校除了學中文外,靜思語教學是一大特色。老師們利用靜思語教導小朋友要口說好話,並讓同學們學好品格和人 格。」

愛心媽媽林青分享:為了給孩子找一所有品德教育的中文學校,遍尋不著,卻在機緣巧合下,找到密西莎加人文學校。孩子們卻萬般不願意去上學。有智慧的她,告訴孩子每個星期六 去學校,只要見一見老師,和師姑師伯問安即可,就這樣一年來,孩子在無壓力的情況下上學去,在學校快樂學習,她和丈夫也在學校當志工!

吳詩師姊對慈濟人幫助「更新人」並提供獎學金,很感動!唐嘉濱補充說明,在學校方面,每年都會提交一份年度報告給慈濟。至今有三位更新人目前已大學畢業 ,並有二十多位中 學生因為慈濟的獎學金,完成了中學課程!

甫自新加坡(Singapore)移居加拿大三個月的盧慧雯與同修林聖傑,分享參加新加坡人醫會的經過,並強調新加坡雖然是個富裕的國家,但仍有黑暗而政府照顧不到的角 落,所以人醫會要做的是事有很多。希望從今起能將自己所學的專業幫助此地人。

來自滑鐵盧(Waterloo)大學的慈青張育叡分享,小時候被媽媽迫去學中文,上了中學,為了義工服務時數,才有機會到中文學校當義工。上大學,加入慈青,學到如何與人 互動以及溝通等技巧。很感恩媽媽當年沒放棄讓她學習中文。

一切「唯心所做」,廖純瑩分享,第一次去老人院,卻很怕那些老人家,因為她覺得他們不是自己的家人。如何突破自已,踏出第一步,一切在我們的心是否「願意」!

李瑾蓉希望大家多付出時間做志工,就如同每月捐款十元,對個人來說是小數目,但集腋成裘,就能做更多幫助人的事。

楊豔和江麗娜師姊有所感動地說,「聽了莊立仁參與海地的賑災分享,覺得很值得用來教育我們的孩子,雖然小小付出,但令我們的生活變得更有意義。」在輕鬆自在的氣氛下,志 工們爭相分享,茶會就在溫馨中圓滿結束。

圖左 : 師姊們準備精緻小點心,並奉茶給志工們。[攝影者:洪淑卿(慈至)]
圖右 : 盧慧雯師姊和同修林勝傑師兄曾參與新加坡人醫會,三個月前移民加拿大,很高興參加志工茶會。[攝影者:洪淑卿(慈至)]
圖 : 麥鴻聲師兄(右二)和李瑾容師姊(中),分享做志工的心得,鼓勵新人加入志工行列。[攝影者:洪淑卿(慈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