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印尼 奶罐作成凳子 引起對環保的重視

奶罐作成凳子 引起對環保的重視

E-mail 列印
2月12日,Duta Pertiwi地產行政部副總的弗朗斯(Frans Karyadi),與來自金光集團旗下的幾家社會責任機構(Lembaga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Sinarmas)的二十二名人員,到金卡蓮大愛村參訪。其中,見到環保站裡用大型的嬰兒奶罐作成小凳子,人們眼中的「垃圾」成了有用的東西,參訪者都相當讚歎,也更體會到環保的重要。

呂慈傑師姊與慈濟當格朗的一名志工,正向參訪者詳細解説能回收與不能回收的物資。[攝影者:Himawan Susanto]
弗朗斯(Frans Karyadi)與其他來自金光集團旗下的幾家社會責任機構(Lembaga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Sinarmas)的二十二名人員,正在全神貫注地聽著慈濟當格朗負責人呂慈傑師姊關於資源回收的講解。

◎不要丟掉,還能重複利用

2010年2月12日(週五),呂慈傑師姊與慈濟當格朗的一名志工詳細解說不能回收的物資,其中提到的是保麗龍,就算真的要讓它腐爛,也需要百年的時間。

當午,呂慈傑師姊也示出能回收與重複使用的物資,如大型的嬰兒奶罐可以重複使用成容器,甚至製成舒適的凳子,又輕便又實用,還很牢固。

埃斯特迪婭(Estetia)對於一張小凳子感到很稀奇,想要試試坐一坐。「可以試試,請坐。」呂慈傑師姊便把凳子放在地上。其他的參訪者都面帶懷疑的神色,不相信這樣的 凳子可以承受得起人的體重。呂慈傑師姊看到後連忙說:「試試吧,肯定行。」

埃斯特迪婭坐下來後,凳子果然完好無損。「挺堅固的啊!」其他參訪者紛紛說道。大家都很好奇凳子是用什麼做成的,於是把凳子的上面打開。「哦,原來是大型的嬰兒奶罐,當然 是牢固啦!」另外的學員說。「對呀!因為是用奶罐做的,當然是牢固且耐用。」呂慈傑師姊表明道。

凳子的製作法是把三個奶罐合在一起組成三角形,之後在周圍貼上五顏六色的回收紙,奶罐上下也用更厚的回收紙覆蓋著,為的是坐時較舒適。

學員們都感到驚奇不已,那些垃圾在適當的人的手中竟然能成為有用的、經濟實惠的東西。

◎環保人文,落實工作環境

身為Duta Pertiwi地產行政部副總的弗朗斯,這次的參訪讓他覺得像戶外課堂。實際上,大家都已懂得如何保護環境清潔,但他說:「好像政府或大家本身早已一直呼籲 要環保,然而實行卻沒有那麽容易。為什麼呢?也許是因為我們的人文吧,哦對,我們還沒有落實愛清潔的人文,我們的人文還沒有達到環保人文。」

然而,弗朗斯卻觀察到慈濟對從紅溪河邊搬遷到大愛村的居民所做的一切。「原來一切都可以,只要肯做,只要肯學,只要把它當作一種習慣。」他補充道。

他把慈濟的做法比喻成種樹,只要施與肥料,就能開花結果。「不管花費多久的時間,只要有好的種子,適當的肥料,就只有等它何時開花結果了。」

除了參訪環保站,參訪者也有機會看到慈濟學校的學習氛圍,當中的幾位參訪者還藉機與一名教師交流。

巡視學校後,一行人也參訪慈濟醫院和手工坊。在手工坊裡,他們看到幾位家庭主婦正在把紙做成各種文具品等,這是她們的固定工作,以此能補貼家庭開銷。

看了回收過程與垃圾的重新使用後,弗朗斯暸解到了應該要愛護環境,更何況在地產行政部上班,這使他更有機會向相關部門積極推廣環保意識。就像帶動小攤位老闆、顧客,或者是 公司內部人員,使他們更要保持環境清潔,也教導如何做垃圾分類以便於回收。

弗朗斯覺得教育大家要重視環保是最難做的事,但經過此次參訪後,他說:「垃圾分類一直以來以倡導方式進行,之後要發展到更具體的手法,像準備分類的垃圾桶和做宣導。」
圖左 : 參訪者對手工坊裡的家庭主婦製作的文具品甚感興趣,於是紛紛買來當拌手禮。[攝影者:Himawan Susanto]
圖右 : 參訪者個個以專注的神情,仔細地聼著志工的講解。[攝影者:Himawan Susanto]
圖左 : 參訪者向一名慈濟教師發問,這名教師也樂於回答他們提出的問題。[攝影者:Himawan Susanto]
圖右 : 除了參訪慈校、環保站、手工坊,參訪者也藉機參訪慈濟醫院並與病患交談。[攝影者:Himawan Susan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