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愛的傳遞與延續
發放不只是物資的給予,還有著全慈濟人的愛與祝福,也是愛的延續與傳遞,因此每一場的發放,志工都會把握因緣,介紹證嚴上人的慈悲、慈濟的緣起、克難慈濟功德會及五毛錢也 可以救人的竹筒歲月理念,鼓勵大家一起付出愛心。也提醒,天災人禍苦難示現,見苦知福喚起眾人的愛心與悲心。
同時也分享德本志工走入社區關懷,照顧愛滋孤兒,這些人以前也是跟他們一樣來領取物資一群人,從手心向上,到現在手心向下為社區付出。
◎愛啟發善念 種下菩提種子
一場愛灑結束後,所呈現出來是一幅感人的畫面,讓志工更堅信人間有愛,愛與善被啟發,相互將愛心投入竹筒,付出一點心力,為數不多,但是充滿愛。
分享後,照顧戶原本應該排隊領取物資,但回頭一望,一群人坐著沒起身。志工走過去了解原委,原來他們想學德本志工,想為社區付出,可是不知該怎麼做,希望志工願意教導方 法。志工發現菩提種子已種下,很欣慰,當場留下聯絡電話,相約後會有期。
◎和合互協 成就因緣
每一次的活動,背後總是有一群人默默的付出,尤其是大型的活動,時間較長,一群女眾志工們用心準備午齋,男眾們則提供車輛。
至於本土志工,當得知冬令發放訊息,把它當成盛會一樣,期待把握付出的機會。無論訪視與造冊,無非是希望能將物資轉送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中。
為了發放順利,在尋找發放場地過程,總是考量感恩戶領取物資便利為主,尤其六百戶的發放所需場地較大。
經本土志工奔走,還是找不到適當的場地。雖有一籃球場但經詢問須付費,志工們認為做好事應邀約一起付出,可惜未獲認同,只能說因緣不俱足,只好改為利用社區空地作為戶外發 放。
在有限的空間擠滿六百多人及大批物資,考驗著本土志工與華人志工們,也給大家學習的機會。
從愛灑帶動,看到本土志工們整隊,協助發放物資,忙中有序。發放時都以最虔誠恭敬的心,將物資送到感恩戶手中。
事實上,從搬運物資到發放圓滿,處處可見本土志工,用心安排與規劃,讓六百戶及四百戶兩場大型發放順利完成,人人歡喜付出且充滿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