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美洲 美國 美國總會 美國總會發展史 編撰責無旁貸

美國總會發展史 編撰責無旁貸

E-mail 列印
2013年10月26日在慈濟美國總會聖諦瑪斯感恩堂,舉辦人文真善美暨文史結集研習會,學習如何做文史紀錄,就像人文志業發展室主任李陳露莎(靜誼)所說:「生命的儲存 槽」把握每一個見證時刻,寫下生命長河中文史足跡如何精準無誤的記錄,編撰者更是責無旁貸的肩負重任,為當事人為歷史負責。

在臺灣、印尼、新加坡的慈濟文史結集已經啟動,也如火如荼的展開作業,美國的慈濟史就「人文真善美共修課程」因緣,來傳遞人文真善美志工對慈濟史的編纂一大事因緣的概念, 傳承與承擔,承諾的覺知起行,在在需要每一位志工弟子挑肩擔負。

秉承「佛心師志」每一位志工,都如現代阿難如實記載慈濟人慈濟事,凡留下痕跡才算走過,人間菩提「見廣聞多智慧開」中,證嚴上人開示:「智慧凡事一目瞭然。」在人群中可以 人圓事圓,道理圓才是真智慧。見證現代的社會人間去拍攝全球每一個國家角落。發揮道德價值「軟實力」擴大範圍影響人間。用心看用心聽自然就「見廣聞多」終身都受用。

「其實我剛開始看到這個課程的時候,我是好奇來的。」加入慈濟不算長的時間對於慈濟發展的過程充滿著好奇心的志工周廷云,藉由參加慈濟的課程來進一步了解慈濟的歷史起源, 這些都說明慈濟史料結集出冊的重要性與急迫性,因為慈濟成立至今進入第四十八年。志工都會想一探究竟,更何況是云云眾生呢?周庭云將來願為慈濟歷史足跡奉獻一份心力,緣於 深受上人所說的話感動,「抽骨為筆,用髓當墨,皮肉為紙」上人心心念念的是弟子慧命成長。

◎上人的憂心 弟子何以為報

在研習會中播放臺灣慈濟大學洪靜原老師對於文史結集的緣起與未來願景的解說,體會生命是走出來的真諦,洪靜原分享,承擔就是一種承諾,做慈濟是辛苦的,漫漫長路中的孤寂辛 苦,也是一種濃得化不開的幸福,惟有慈濟的志工才能領略其中的真滋味。文史結集非為出版展示而做,而是修行教育的規範,提供世人省思與參考價值的依規。

預備於慈濟五十周年時,弟子展現心意敬呈給上人的經藏以及後續的史藏結集出版,「有傳承才不會有斷層」洪靜原老師強調,接棒傳承當務之急的急迫性,經藏結集概況與流程,志 工把早年上人說法的卡式錄音帶轉檔成MP3,接著聽打成文字稿,請資深志工做總聽校,製作成原音逐字稿,最後撰寫成順文稿,經過編輯才能出版。說明文獻載存的重要性。佛陀 法華傳承千萬年不變,上人教法,弟子用心思考傳承千萬年不變。

有鑑於日益增多的慈濟全球史實資料封箱,如果沒有結集出版,終將淹沒於歷史洪流中灰飛煙滅。為慈濟立經藏為時代做見證,已是刻不容緩的當務之急,如何編纂靜思法藏以不失四 十多年來,上人開示堅守依教奉行,矢志貫道始終如一初衷未改,徹行真如實語為原則。編排上為編年體與譜系,出版的規畫為慈濟五十年出版經藏、五十一年出版史藏、五十二年出 版子藏、五十三周年出版集藏。

◎身心安頓就是 「家」

在探討「慈濟美國史的推動」中強調,上人叮嚀:「存真、實道」淺顯易懂生動,人人都懂什麼是菩薩的道理,簡單的事情,深刻的法理,一點就通,成就法脈宗門文史,就像一部臺 灣縮影史(簡史),上人的一言一行天下事,慈濟真人實事近代史,人、事、時、地、物都是經過詳實考證確實無誤的,承載法道弘揚慈濟宗門,弟子依歸心靈故鄉,如是來去如是因 果,如是錯過再回首已是百年身,你我皆是菩提子,擴葉遍林立,本是同根生,海內海外世界大同家。

慈濟人文志業發展室文編組組長曾永莉,針對洪靜原老師的說明進一步導讀解說,「美國慈濟史」的綱目架構,文獻史料的整理編排,校對考證美國各地慈濟的緣起與進程,沒有輔助 資料的追蹤求真,舉例美國的創始包含藍天白雲(慈濟志工制服的因緣)、骨髓捐贈、街頭募款、公立學校品格教育、行願法船、平面媒體的創刊等等的緣起,曾永莉接著說明:「編 纂小組組成後,靜原老師明年會來美國成立文史結集工作坊。」鼓勵與會者立刻開步走,新人新想法新氣象,共同成就歷史上一大事因緣,有困難就把困難克服,如此無他法。

「一位史學家曾經說過,今天不是因為我會寫而是因為我有感情」,來自聖地牙哥的志工也是從事筆耕的李淑如用充滿感情的聲音說著:「文字的力量其實是一個無言的力量。」人生 因為一句話而改變,人腦中的思維是很奇妙的,常常因為想不開而自尋煩惱,但往往因為一句話而茅塞頓開,一切痛苦迎刃而解,文字空間蝴蝶效應,力量無窮不可限量,從今天課程 中吸收到用最簡單的字,寫出最動人的故事。

◎蝴蝶效應號角響起 無量無邊不孤獨

文發室製作中心組長范婷特別從紐約飛來分享主題為「人文人的觸動」,慈悲胸懷的人本磐石,固若金湯的使命感,在溢滿人文本懷的驅使下,范婷當時勇猛闖赴海地九天,不曾睡覺 闔眼的專題即時報導。

桑迪颶風時的斷水、斷電、斷汽油,在天寒地凍中,范婷一聲號召下,團隊忘卻疲憊,忘卻夜行歸路,在沒有攝影設備下,只用iphone手機拍攝的即時報導,在在展現團隊的凝 聚與堅毅,「只要有一個人受到報導,啟發觸動潛沈的心靈,心燈被再次點燃。」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這就是做與不做的不同,做與不做的效應,淚眼婆娑中范婷說著。

研習會後又再風塵僕僕的飛回紐約,范婷心情澎拜伴著淚眼簌簌的慷慨說著:「一張照片見證這一切」,志工林晉成無私參與賑災,用父親往生後所留下的一小筆錢買了相機,並用這 個相機見證了「桑迪」颶風風災,拍下了歷史性的一刻,記錄當時紐約分會香積志工,在沒有電的廚房中用手電筒照亮來烹煮熱食,提供發放時的照片「慈濟志工在黑暗中煮飯」,這 張照片後來參加攝影展,另外並被紐約市立博物館挑中展出。

「當我在拍照的時候,感覺到父親與我同在。」林晉成訴說那份對父親的想望深情與無限的思念,這也讓對所有與會者,以及分享的范婷淚水潰堤,撼動來自因為真實,因為看見,因 為走過,因為親身經歷。李陳露莎動容滿懷上前擁抱范婷,一路走來相知相惜,萬般不捨與感恩,一切的一切,又豈是三言兩語可道盡。

當思緒還深陷在人本悲情中,接下來的「文字的力量」將眾人在感性中,拉回到現實的研習課程中,「佛經中曾言有朝一日,所有經文會在瞬間忽然不見。」乍聽下學員們馬上回神, 講師志工王純瑾繼續說明,因此白紙印刷是有其必要性,人生因為一句話而改變,因緣成熟讓我們找到回家的路。

王純瑾在「文字的力量」專題的研討中分享臺灣志工涂鳳美的小故事,涂鳳美曾經自嘲:「生平只有兩件事不會,就是這個也不會,那個也不會。」但是涂鳳美卻是在慈濟全球資訊網 「說故事的人」專區裏,成為說故事的人之一,筆能興衰,文史的運用與留存,記錄製作程序,社區活動屬性分類辨識,王純瑾詳盡說明。

◎社區道場「心靈居」 厝邊隔壁作伙來逗陣

美國慈濟網站慈濟世界,是會所慈濟人,也是社區「心靈居」的心靈糧食,社區心靈交流,大小事情的記錄完備,以為未來史料功能與運用價值。王純瑾鉅細靡遺的說明大藏經運用價 值與編輯,緣起與說明字詞辨正,活動分類的記錄,敏銳的洞察力,微足以道,文以載道,始終整合完整記錄。

王純瑾並就「人文的舊法新知」中分筆耕篇、圖像篇、影視篇、慈濟網路資源,回首當年來時路,科技產品訴說著歲月的變遷,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全世界三千多人的真善美志工。上 人表示,「守護舊法更需要利用新知」善用科技傳遞善法,例如行動藏經閣「電子書」空中現妙有,妙有真空人間天地間。

非常感恩這次參與課務並擔任司儀的志工王純瑾,恰如其分的將每個定位角色做好,王純瑾表示:「真善美志工能夠參與文史結集是一個非常殊勝的因緣,從回顧歷史的過程中收穫最 多的是自己,上人告訴我們要法入心法入行,從歷史借鏡告誡省思,學習與警惕。」

王純瑾接著說:「站在一個社區志工的立場上,我們多麼希望我們這個社區道場,成為這個社區的「心靈居」,不是「新鄰居」喔!我們希望社區道場是每個社區心靈的歸依,而這些 都有賴於我們所有的人文志工把大家在社區的美善足跡傳播出去,社區分享啟發愛心,而文史結集正是給我們一個最大的契機,我們一個最大的動力」。

最後的研習時段「三合一的運作方式」志工徐銘焜講解上傳平臺,人文真善美出班表的填寫,在Q&A中學員提問互動熱絡,如何申請調閱資料,慈濟文稿刊登於社區的報紙,照片參 展須知,志工填寫著作權同意書,慈濟志工的共識默契,每一次的研習共修都是一次的再精進,停止學習就是「文盲」。

就像上人所拍的第一張照片「精舍中的貓咪伸出手要抓住玉米葉」,上人按下快門的那一剎那,開啟記錄慈濟歷史的序幕,接著有無數的人文真善美同仁志工也「喀嚓、喀嚓」的按下 快門,引發千千萬萬的動人的照片。在菩薩道上踽踽獨行時其實並不孤單,生命之美來自傳承,文史公義,道德結集讓世界亮起來。

圖左 : 文發室編輯組組長曾永莉說明「美國慈濟史的推動」。 [攝影者:陳雪美]
圖右 : 放映台灣慈濟大學洪靜原老師解說慈濟全球文史結集編篡建構慈濟宗門靜思法脈。[攝影者:陳雪美]

圖左 : 風塵僕僕特從紐約飛來研習會分享的製作中心同仁范婷至情至性,付出與感同深受的「十在心路」,撼動來自因為真實。 [攝影者:陳雪美]
圖右 : 課務與司儀志工王純瑾「文字的力量」蝴蝶效應,社區道 場「心靈居」心靈的依歸。[攝影者:陳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