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12月6日正午時分,十七位素里志工第一次來到蘭里市救世軍(The Salvation Army Gateway of Hope)進行冬令發放。當天有九十二人前來 領取,共送出五十二件防風、擋雨外套,以及四十份生活用品包(牙刷、牙膏、沐浴精、洗髮精、毛帽、毛手套、厚襪子);希望趕在大雪來臨之前,先把溫暖送給需要的人。
蘭里市救世軍是政府贊助的福利單位,以「社區供餐計畫」提供社區獨居老人、低收入戶或家境貧困的人免費用餐;每周的一、三、五及星期日供應午餐,二、四、六日提供晚餐。該 單位的二樓還設有中途之家,提供無家可歸的人短期暫住,樓下有幾間工藝教室,幫助他們學得謀生的一技之長。
◎助學金發放結善緣 放下市長做志工
和慈濟人的邂逅是在美麗的9月,蘭里鄉鎮市長(Mayor of the Township of Langley)傑克‧弗爾斯先生(Mr. Jack Froese),每次想起那次參與蘭里助學金發放,還是很感動。所以一個月前,當素里公關慈濟志工仝戰雲邀他參加救世軍冬令發放時,市長先生一口就答應。
市長傑克‧弗爾斯提及上次參加助學金發放時,對蘭里校區總監蘇珊娜.霍夫曼(Suzanne Hoffman)所介紹的「慈濟」,想要進一步的了解,志工陳慧瑛馬上拿出文 宣小冊子向他詳細解說。志工蔡春枝也解釋「竹筒歲月」的由來,並送上一支愛心撲滿與他結緣,傑克很高興的接受,並允諾會效法慈濟人的精神——「每天發個好願,日存五毛錢, 用來幫助需要的人。」
接受志工邀請,穿上志工背心的傑克顯得很興奮,馬上告訴市議員格蘭特‧沃德(Grant Ward):「我現在是志工,不是市長囉!」格蘭特則回說:「報告市長,我現在也 是志工,不是市議員!」引來一陣大笑。
全程參與發放的市長,感動地說:「很高興你們來這裡,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為他們提供厚夾克與生活用品;我也很高興穿上慈濟背心做志工,真的很開心。從慈濟文宣中,看到你們 為苦難的人所做的一切。我很喜歡其中提到『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句話……」
傑克還允諾,如果以後慈濟在蘭里有任何活動,只要事先知會他,他全部都參加。
◎宗教無藩籬 為善最樂
救世軍主管Les McAuscand說:「我發現慈濟的理念(佛教)與基督教的教義「施比受更有福」(Better to give than to receive) 是同樣的意思,所要表達的「希望、愛與慈悲」是一樣的。今天發放帶給我們的感受是很難讓人忘記的慈悲與關懷,感謝你們所做的一切。」
市議員格蘭特也很感動的說:「零下五度這麼寒冷的天氣,慈濟志工為我們的市民做這樣的發放,真是很謝謝你們。」
◎簡單心願難達成 身在福中要知福
對有家的人來說,很難體會無家可歸的人,對「家」的企盼。
志工葉盈良很感慨的說:「真的有很多感觸。有位四、五十歲的婦人,含著淚寫下的願望是「A Home」,我忍不住給她一個擁抱,她的眼淚就掉下來,我也跟著掉眼淚。這位女 士想要一個家的心情,對我們來講是多麼容易的事,對她來講卻是很困難……」
志工黃麗伶覺得要給他們信心很重要,鼓勵他們做任何事都要有決心,要克服困難,不要被困難克服。黃麗伶的先生陳谷松很慚愧地反省自己:「有這麼多的人需要幫助,上人說要: 『做中學、學中覺。』我覺得自己做的還不夠,還要再努力。」
◎何謂「功德?」
加拿大副執行長苗萬輝與大家分享一則小故事——有人問,什麼是功德?上人說:「給寒冷的人一件衣裳,給飢餓的人一碗米飯,就是功德。」
「就是這麼簡單。只要一個關愛的眼神,一句祝福的話語,讓對方感覺溫暖、感受愛,讓他們有個溫暖的冬天,這就是功德,想必大家今天都積了很多的功德,大家都要感恩。」寒冷 的冬天裡,每一場的冬令發放,都是慈濟人點滴愛心的匯聚。在「見苦惜福」的體悟中,了解到心靈的快樂,就是從手心向下的那一刻開始。
圖左 : 蘭里市救世軍(The Salvation Army Gateway of Hope)[攝影者:吳群芳(慈黎)]
圖右 : 穿上志工背心的蘭里市和市議員,很高興來此當一日志工。市議員格蘭特感動的說:「零下五度這麼寒冷的天氣,慈濟志工為我們的市民做這樣的發放,真是很謝謝你們。」[攝影者:吳群芳(慈黎)]
圖左 : 志工葉盈良幫忙受助戶試穿外套。[攝影者:吳群芳(慈黎)]
圖右 : 素里志工於12月6日,第一次來到蘭里市救世軍(The Salvation Army Gateway of Hope)進行冬令發放。當天有92人前來領取,共送出52件防風擋雨外套,以及40份生活用品包。希望趕在大雪來臨前,能先把溫暖送給需要的人。[攝影者:吳群芳(慈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