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講師帶領大家向毒品說NO。[攝影者:張嫦娥]
「無毒有我」的校園反毒教育宣導,於6/7、6/8在慈濟教聯會與大愛媽媽的推動下走入新埔國中,兩天下來共舉辦四場,學校九年級二十三個班級共七百七十位師生參加。
當今社會毒品已入侵到校園,而且日益嚴重,為了讓下一代對毒品有正確的認識,不讓毒品進校園,講師精心設計影片,以說故事方式,引導同學認識「毒」,給予正確的防患知識及 拒絕誘惑的方法,遠離毒品的傷害。
「你好我好,大家才能好,一個都不能少。少你一個力量小,少你一個溫暖少,少你一個一點都不好。」同學一進入會場,講師黃薰漪以打油詩,將全場氣氛炒熱,歡樂聲不斷,拉近 了彼此間的距離。
◎棉花糖的誘惑
「什麼東西或事情會引起好奇?好奇是什麼?為什麼會好奇?」黃薰漪以「棉花糖的實驗」影片,讓同學瞭解往往因為好奇,禁不住誘惑,引發一些不可收拾的後果,就如「微笑的糖 衣」,美麗的外表下,卻是隱藏害人的毒品,只要一沾染上,不僅傷害自己,傷害家人,也為社會帶來問題。
一個錯誤的好奇,讓生命從彩色變為黑白的「小美的故事」,因父母忙於事業,經常早出晚歸,小美每天回到家裏,面對的是桌上的紙條與寬裕的零用錢,因為孤獨、寂寞,跟著朋友 上夜店,在毫無防備下,飲料中被偷放毒品,從此深陷其中無法自拔,這也是好奇帶來的後果;黃薰漪更舉演藝圈大家熟悉的一位藝人,他進出勒戒監獄三次,難道他不想戒嗎?只因 為他已吸毒成隱,侵蝕入心越陷越深,終於難逃牢獄之災,讓大家引以為戒。
◎錫箔紙的啟示
黃薰漪以兩團捏皺的錫箔紙比喻大腦神經,說明毒品對大腦的傷害,就像捏碎的錫箔紙一樣,是無法恢復原來的平整光澤,甚至傷害腦部神經;當同學看到小美那雙因吸毒而潰爛的雙 手,以及消瘦凹陷有如骷髏頭的臉頰,台下一陣驚嚇聲,連呼「好恐怖」。
九年十五班洪銣璟及林晴怡兩位同學分享說:「不要因為一時的好奇去接觸毒品,一失足成千古恨,毒品對人體的傷害很大,而且萬一成了吸毒者,不只會失去健康,還會讓家人擔 心,所以要三思而後行,勇敢向毒品說「不」,才能擁有美好的未來。」
九年十二班的林韋聿、于若慈同學看到小美的臉,嚇得直呼「太可怕」,發願絕對不碰毒品,也會盡力告訴身邊的人毒品的可怕。陳彥羽同學接著說:「看到小美的臉以及潰爛的雙 手,我真的被嚇到了,以後會更加警惕,不去不該去的地方,也會盡力勸導朋友,要勇敢的拒絕毒品。」
◎好奇寶寶的省思
「是什麼原因讓人產生好奇?」黃薰漪請同學一起省思,為什麼一開始小美沒拒絕?如果你是小美你會用什麼方法,能夠不傷友情又不受誘惑?黃薰漪教大家反毒招術。
人生的劇本是自己寫的,學習上的「好奇」,讓自己在未來的路上充滿希望,但如對毒品上的「好奇」,則會讓自己在未來的路上充滿著絕望,所以要做對的事。靜思語說「做對的事 是智慧,做不對的事是愚痴。」一定要勇敢的對毒品說「NO-」,不要就是不「藥」。
九年十六班鄭凱鴻、許哲遠同學也說:「國小開始學校就在宣導,但今天的課程與以往很不同,透過影片及說故事,除了學到拒絕招式,也讓我們更容易瞭解毒品是什麼及毒害的後 果,所以一定會牢記今天所學,遠離毒品以策安全。」
◎校長、主任的叮嚀
這次的宣導活動,教務處的玲玉主任一直陪伴同學聽講,結束後說,這次的課程跟平常教學很不一樣,講師生動活潑的帶動讓她收獲良多,她期勉同學要學以致用,千萬不要碰觸毒 品。
張光明校長也針對此次的宣導,叮嚀同學一定要守好自己的心念,不要隨波逐流,他非常感恩慈濟志工們的陪伴,設計如此淺顯易懂的影片,激發孩子的認知力,能有效而直接的做出 判斷遠離毒品。
圖左 : 黃薰漪老師於新埔國中講解無毒有我。[攝影者:張嫦娥]
圖右 : 同學心得分享不吸毒凡事三思而後行。[攝影者:張嫦娥]
圖左 : 張光明校長叮嚀同學不要碰觸毒品。[攝影者:張嫦娥]
圖右 : 同學很專注的想把錫箔紙攤開。[攝影者:張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