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1月2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妙手妙法妙迴向 轉換心境傳大愛

妙手妙法妙迴向 轉換心境傳大愛

E-mail 列印
在師姊們陪伴鼓勵下,慢慢走出喪夫之痛的呂媽媽,不斷參與慈濟各項活動,雖七十七歲高齡也一樣做環保,連女兒都感覺到現在的媽媽真的不一樣了。

慢慢走出喪夫之痛的呂媽媽,在師姊們陪伴鼓勵下,不斷參與慈濟各項活動,連女兒都感覺到媽媽心中現在所充滿的都是大愛。[攝影者:江延彬]
戶外綿綿細雨不斷,加上中國傳統三大節日端午佳節即將到來,內心多少總是顯得有些煩悶,於是志工們更努力地邀約院內的病患與家屬們,希望藉由活動感受到溫暖與關懷,讓煩悶 心情因走出病房而得到舒緩。包括病患、家屬及醫院志工,今天〈6/12〉「陽光、溫暖、愛」人文活動,竟有將近一百六十位參與。

◎環保之愛 妙法迴向

不同以往的手語演出,這次是一群新店中央社區的志工們,在謝淑鳳師姊平日手語教學下,年齡從十九歲的小女生到七十七歲呂彭秀英女士〈人稱呂媽媽〉第一次上台表演,大家不但 勤記手勢及歌詞旋律,並克服緊張與不安,只為將最好的「人生圓舞曲」呈現給大家。淑鳳師姊說:「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故事,如何將自己的人生編成一支支圓滿的舞曲,尤其當會 眾們失去信心,更可藉由社區志工們及呂媽媽的另一種鼓勵方式,讓病患及陪伴的家人們走出自己的信心。」

慢慢走出喪夫之痛的呂媽媽,在師姊們陪伴鼓勵下,不斷參與慈濟各項活動,連女兒都感覺到媽媽心中現在所充滿的都是大愛,而不再是私人之愛,雖七十七歲高齡也一樣參與環保。

二十年前上人「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的一句話,環保一路走來,所參與的志工從社會各個階層到年齡層都有,大家從自身及周圍環境做起,現在更從陸地力行到海洋,單單遠洋漁船 作業出海就是半年,所累積的電池將近二百公斤。以前是丟入海裡,現在則是原船帶回,不僅如此,還會將海面上的垃圾撈回做分類。這些環保志工們不僅體會上人的法,更身體力 行,所發揮的那一分妙用,成果回饋到大自然,讓地球減緩其暖化程度。

◎溫馨醫病情

手因工作而意外受傷,連神經、肌腱、大動脈都斷掉的高大徳,經大醫王及醫療團隊細心照顧後,神經順利接上,手指也活動自如,他感恩醫師高超的醫術,讓他能恢復如此良好,只 因自己學歷不是很高,不知如何表達內心的感謝,只有感恩再感恩。 因發高燒且發冷而來到急診處就診的官先生,從發病到現在已經痊癒,特別感謝有這麼好的醫師及如此精湛的醫術,還要感恩八樓病房的護理人員熱心照顧及慈濟志工們的關懷。

或許不敢當眾表達感恩之情,就用感恩卡傳送自己的心意,其中一封卡片中敘述著從發病到治癒,已經轉了好幾家醫院,卻始終找不出病因,不僅耽誤病情,還多受幾天痛苦的折磨, 幸而遇到慈濟醫院醫師們及時診斷出病因,對症治療,才能早日出院,感恩良醫良能與十樓病房的醫護團隊,感恩大家是名符其實的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的白衣天使。

在活動過程中,一旁的沈先生不時詢問爸爸會不會累,並不斷地鼓勵爸爸:「待會兒,有節目表演及眾人祈禱祈福喲!」原來父親本身行動不便,但看到今天的茶會活動很高興,遂在 志工的協助下,一起陪同下樓來參與活動,想藉熱鬧的氣氛,讓父親也能感受到一些溫暖及快樂。

六十八歲的陳阿嬤,照顧九十二歲的父親,在活動中看到七十七歲呂媽媽手語演出,覺得有些慚愧,主持人謝淑鳳師姊鼓勵她,可以用這雙手先將自己的父母親照顧好,再一起出來做 環保,因「百善孝為先」、「行孝、行善不能等」所以要好好把握。

醫院不僅要有妙手、妙法、還要有妙人醫,其中的妙人醫所代表的就是,將病患視為自己的家人或親人般的愛護,而慈濟醫院的醫療團隊就是本著如此的精神,將每個人心中那份永遠 不變的情,藉由大家所圍起的琉璃同心圓,用誠摯的心化為最虔誠的祈福,把這份圓滿祝福滴滴不漏,給自己也給家人祝福!
圖 : 台北慈院期待藉由每週六下午的人文活動,帶給院內的病患與家屬們溫暖與關懷,讓煩悶心情因走出病房而得到舒緩。[攝影者:江延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