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3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日本 日本人醫會 寫下歷史新頁

日本人醫會 寫下歷史新頁

E-mail 列印
牙科、皮膚科、婦產科……,民眾平時難以啟齒的疑難雜症,這一天來到日本分會的獨立空間中,都可以得到充分的解答。「來日本二十多年,這是我第一次有機會用中文看病。」來 自中國的菊池史華開心地說,「自己用日語,不能表達的那種心情,(現在)可以用中文,簡單的和醫生就可以有個溝通,對自己來講就會很放心。」

在保險及醫療制度完善先進的日本,醫療概念已走向預防。從活動前,志工布施惠原本擔心,「我要用什麼方法,什麼態度,去迎接這些大醫王,我怎樣去說服他們,這是我自己最苦 惱的地方。」最後,大家決定藉由專業諮詢,進一步貼近民眾的需求。

◎快樂健康同學會

3月21日上午,七位專業的開業醫師犧牲假日一早就到陣,提供了包括了身心醫學科、婦產科、耳鼻科、眼科、皮膚科、牙科的諮詢服務,地點是在日本分會去年改裝完工,一間一 間完整區隔的社區活動教室,「這樣的場地很理想,民眾在諮詢時不會受到干擾,也不會有隱私曝光的問題。」曾經在日本分會提供過諮詢服務的小坂三千雄醫師說。

民眾一到分會,首先由志工協助醫師量血壓與驗尿。此外,還有布施醫師剛購買的骨質疏鬆測量機,這日先搬來分會提供免費測量。「哇,我的骨質比實際年輕十歲!可能是我有吃素 的關係。」「我的骨質比實際年際還要大,怎麼辦?」難得有這樣的機會一起檢查身體,檢測後民眾們七嘴八舌,互相較勁,比比看誰的骨頭最年輕,像是來到了快樂健康同學會!

小坂醫生是這天唯一的日本醫師,諮詢時「用一半中文,一半日文,總算可以應付」他說。小坂醫生的太太是分會志工呂瑩瑩,也一起推動了這日的活動,她表示,七位醫師都是開業 醫師,要在同一天齊聚一堂,真的很不容易,這次能夠把大家的力量結合起來,「日本人醫會真的跨出了一大步!」

十多年來常在日本華僑總會舉辦的醫療諮詢中,服務僑民的牙科醫師曾根培文表示,在日本「預防醫學很重要,很有意義,今天這個時間,可以慢慢聊,在牙科上,有什麼問題,可以 問得很清楚,我可以解釋。」平日忙碌的醫師們,樂意透過這樣的機會,提供民眾進一步問診與保健常識。同樣擔任牙科諮詢的蔡東海醫師說:「最重要的是給予正確的知識,去保 健。」,並對於「能夠幫助僑胞解決了,平日與日本醫師溝通不良的地方」感到開心。

◎志為人醫 安身更安心

醫師的開心,來自病人的歡喜,「我們都是外國來的,壓力很大,如何舒解這個壓力?」身心醫療科的原田慶堂醫師希望靠慈濟的力量,以及專業的知識可以幫助解決這樣的問題,所 以像這樣的活動「能夠持續最好,一個活動一次兩次是不夠的。」他主張應該讓活動持續,並讓更多的人知道。本身也是慈濟會員的他,這天不只是義務前來,活動結束時還順道繳交 自己每個月的例行捐款。

先進的醫療是身與心不分家,「除了能夠提供醫療專業以外,更重要的是因此讓病人安了心」,皮膚科醫師蕭悧悧強調,而這也是她覺得最有意義的地方。她並表示目前雖然時間有 限,但是退休之後,一定會找更多時間投入這樣有意義的志工活動。

這天,從上午到下午三點近六十位民眾,每位民眾都可以和醫師暢所欲言,暢所欲問,得到超值服務。「我和醫師慢慢聊天,住在哪裡什麼的,然後就打開心房了,講我們家的事情給 醫生聽,再開始問診,醫生問得很仔細。」志工羅文伶沒想到能夠得到這樣親切的服務,覺得既溫馨又感動。

「來日本二十多年,這是我第一次有機會用中文來看病」,來自中國菊池史華開心地表示能在海外用中文看病。同樣在日本住了二、三十年的林素華表示,日語不是不懂,但就有許多 一知半解處,今天因醫生們講華語,而且說明很詳細。由於平日使用日文無法和醫師深入溝通,這天她得到了平日無法以日文問得徹底的解答,「今天真的收穫很多,很感恩慈濟。」

◎人醫仁醫 歷史傳承

其實,日本人醫會籌備小組由來已久。早在2001年日本分會志工陳慧珍與郭拓志曾舉辦中醫義診,2001年6月3日在福井,同年在新瀉、群馬、阿蘇山都有志工前往配合。 2003年馬來西亞人陳樹碧在日本生病,又因不符居留資格而無法就醫,慈濟人關懷多日協助重新申請護照,並由林昭棟醫師為她義診後回國。2004年,日本分會首次舉辦醫師 聯合茶會,有五位醫師參加。同年,林昭棟醫師回臺參加國際人醫會年會,並開始推動日本成立人醫會。

2006年9月10日,日本分會首次舉辦醫療諮詢由劉漢星醫師擔任外科、整形外科;林昭棟醫師擔任內科、泌尿科與腸胃科的醫療諮詢。2007年日本正式成立人醫會籌備小 組,由志工河田瑞穗擔任召集人,之後不定期舉辦醫療講座。2012年志工布施惠接任人醫會籌備小組召集人至今。

為了主辦這次諮詢服務,首先是在2月11日這天,志工布施惠與先生布施政庭醫生,熱誠邀請七位醫師前來,一起思考在福利及保險制度完善的日本,能為社會貢獻甚麼?當天聯誼 茶會中,除了透過活動讓醫師們認識慈濟以外,在溫馨的茶會大家取得了共識,決定聯手提供醫療諮詢,幫助日本大眾進一步得到正確的身體密碼,將疾病擋在醫院的門口。

這一天活動之後,不論是來諮詢的民眾或是被諮詢的醫師,需求者與被需求者都感恩於這一刻!多位醫生異口同聲表示,透過今天活動感受到,提供個人式醫療諮詢對民眾的幫助頗 大,這是最令人感到開心的。人口進入高齡化女性平均壽命高達八十六歲的日本,提供保健與諮詢不只是守護身體健康,也守護心靈健康,同時也是減少醫療浪費的有效途徑。

活動後的感恩茶會上日本分會執行長張秀民說:「我們總算完成歷史性的今天」,期許今後日本分會能舉辦更多的活動與醫學健康講座,服務更多民眾。日本人醫會籌備小組召集人布 施惠,代表志工感謝所有醫師的付出:「就像是美國太空人阿姆斯壯的一小步,因為小小一步,可以改變很多。」這一日的醫病交流,為日本人醫會寫下了歷史的新頁。

圖左 : 分會一樓報到處,先請民眾量血壓,再依報名科目分別前往。[攝影者:陳文絲]
圖右 : 原田慶堂醫師說,海外華人大多生活壓力大,所以心理諮詢對他們來說很重要。[攝影者:陳文絲]

圖左 : 布施政庭醫師是知名婦產科醫師,不但提供新購的骨質測試儀器,還親自為會眾測試骨質密度。[攝影者:陳文絲]
圖右 : 小板三千雄醫師曾多次提供諮詢服務,同時也幫助日本分會雙月刊進行日文校稿工作。[攝影者:陳文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