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盡良能組緬甸人醫 窮所學留慈濟史蹟

盡良能組緬甸人醫 窮所學留慈濟史蹟

E-mail 列印
患有心臟病及糖尿病的緬甸醫師Tin Mar Htet,因為納吉斯風災的義診而踏上慈濟道,至今時常邀約醫師朋友參加當地慈濟活動,發願要組成緬甸人醫隊,為貧苦病患服務;而在緬甸補習班教中文的華僑蘇金國,在加入慈濟後,則表示他學了一輩子的中文與佛法,原來就是為了迎取上人的法,來緬甸推動慈濟,更立願要承擔記錄慈濟緬甸歷史的任務,接引當地志工。

在緬甸出生的華僑蘇金國與緬甸醫師Tin Mar Htet,交流彼此的慈濟心得,並分享自己承擔慈濟志業的宏願。[攝影者:蕭嘉明]
馬來西亞第一顆種子葉淑美師姊,雖然身體不適,但不捨緬甸風災災民的苦,接受濟緣師兄邀請,積極投入賑災。回憶當時的急難救助,緬甸出入國簽證申請較為困難,幸好有曾至緬 甸義診的台北慈院副院長協助,才順利成行,並募到緬甸第一顆種子林淑華居士,牽引了更多在地菩薩進入慈濟。

目前,緬甸慈濟志工共有十八位,其中十七位將於明年(2011年)受證,她感受到身為佛教國家的緬甸人,對上人的法是那麼的求法若渴。此次,回到台灣的菩薩,都是在地接引 的志工菩薩。她滿心感謝當時來自各國的慈濟人,因為慈濟人相互協助,才能有緬甸賑災的圓滿,及現在遍地開花的結果。

Tin Mar Htet是罹患心臟病及糖尿病的緬甸醫師,因主管常常引進上人的法,讓她對慈濟這個團體留下好印象。後來,因緬甸風災義診而踏入慈濟道上。葉淑美師姊形容 她是用生命在做慈濟。Tin Mar Htet女士曾經跟兒子說:「這一輩子都要做慈濟,做到老、做到死。」

她表示,最讓她感動的是慈濟人的身影,因為慈濟人把病患當做自己人。她舉一例,有個嘴唇受傷的小女孩來看病,慈濟人在一旁看到,不捨地哭出來,她知道這是出自慈濟志工最真 誠的悲心。

她提到當地慈濟活動很多:讀書會、義診、發放、關懷感恩戶……,她常常邀約許多醫師朋友參加,介紹慈濟事蹟,接引了不少醫師朋友。她發願要積極邀約人醫,希望有一天在緬甸 組織人醫隊,為貧苦病患服務。

在緬甸出生的華僑蘇金國,學了一輩子的中文和佛法,卻始終無法與人分享。前年納吉斯風災過後,在補習班教中文的蘇金國,被志工邀請來翻譯靜思語和訊息給當地的志工。

剛開始因為對慈濟不是很了解,擔心翻譯的不好,讓他覺得有一點壓力。去年十一月,回花蓮參加營隊,買了上人的書回家深讀,且在家裝了大愛台,對慈濟才有了深刻的認識。

甚至有一次聽到志工分享,看見路旁的乞丐不能把錢直接丟過去,而是要恭恭敬敬地把錢交到他的手上,當下他聽了很感動,「慈濟人把乞丐當成是家人般的尊敬」,更可證明上人是 一個大智慧者,讓他投入慈濟的心更堅定。

目前,他把補習班的時數減少,將時間抽出來翻譯慈濟的文件、海報和成立社區讀書會。他說:「我對中文和佛法有興趣,但親戚、朋友都不願意聽我說。現在我發現原來所學的這一 切,都是為了迎取上人的法,來緬甸推動慈濟,我感覺很有成就感。」

當了二十多年的老師,現在因承擔翻譯志工的幹部回來上課,蘇金國成為一位學生,他感到很高興。他說:「這幾天的課程收穫滿滿,甚至都溢出來,我很想把所有課程帶回去好好消 化,尤其早上人文真善美的那堂課,我很有興趣,很想回去也可以承擔紀錄的工作。」

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路遙遠,今年六十六歲的蘇金國表示,回緬甸後,除了繼續帶動社區讀書會外,也要做真善美志工,為慈濟記錄緬甸史蹟,更發願要讓身邊有緣人來參加慈濟,學習 上人的法,進而找到人生的真義。

圖左 : 葉淑美感受到身為佛教國家的緬甸人,對上人的法是那麼的求法若渴。[攝影者:蕭嘉明]
圖右 : 馬來西亞第一顆種子葉淑美師姊,滿心感謝當時來自各國的慈濟人,因為慈濟人相互協助,才能有緬甸賑災的圓滿。[攝影者:蕭嘉明]

圖左 : 今年六十六歲的蘇金國表示,回緬甸除了繼續帶動社區讀書會外,也要做真善美志工,為慈濟紀錄緬甸史蹟。[攝影者:蕭嘉明]
圖右 : Tin Mar Htet是罹患心臟病及糖尿病的緬甸醫師,她跟兒子說:「這一輩子都要做慈濟,做到老、做到死。」[攝影者:蕭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