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分會 沒有被忽略的愛 慈濟志工定人心

沒有被忽略的愛 慈濟志工定人心

E-mail 列印
6月22日約凌晨四點,位於馬來西亞峇株巴轄,著名白沙湖水上樂園(Wet World)鄰近的馬來甘榜( Taman Tasik ),發生嚴重風災,約三十戶民宅受到 影響。慈濟志工當天即刻前往勘災,傍晚時即進行發放與慰問。

◎挺進災區 即時勘災發放

上午七點多,志工黃莉香從中江開車前往峇株吧轄愛群學校,這一天約好在學校家長日舉辦靜思文化展銷活動。途經巴力比拉(Parit Bilal)時,黃莉香看見路邊大樹已 連根拔起倒在地上,她便馬上聯絡當區當月負責的張國添師兄。

張國添邀約志工與社服前往勘察,發現災區範圍超過方圓五公里。上午十一點,慈濟志工從較為嚴重馬來甘榜的巴力崗貢地區(Parit Kangkong)及花園住宅區的進步 花園,開始視察災情,分兩組進行,一組人員往巴力崗貢,另一組則在進步花園,同時記錄災民資料。

進步花園住宅區超過六十戶住宅受到颶風影響;巴力崗貢三十一戶民宅和一間鐵廠受災,較嚴重的屋頂已被颶風刮走,留下殘破的天花板,屋內四處積水;其餘的受損程度各有不同, 有些屋頂部分被刮走,也有房間屋頂或廁所鋅板、屋瓦損壞等等。

有些災民已經開始清掃房屋,紛紛將屋內濕透的床褥、沙發、被單等搬出屋外晾曬,希望能趕快恢復舒適的居身之所;有些已經在做修繕工作;有些仍然不知所措,等候政府單位的援 助或親人的建議。除此之外,當地消防局也在清晨時出動,協助清理路面倒下的樹木。

志工評估討論,當天先從巴力崗貢區的馬來甘榜開始,以挨家挨戶方式發放,每戶發放馬幣二百元慰問金及兩包香積麵和兩包餅乾的靜思禮包;進步花園受災戶 ,則再擇日發放。

◎無情風災 災民從容面對

傍晚召集志工分五組再度回到災區,每一組約四名志工協助慰問關懷,填寫印領清冊,提領慰問禮包等事項。高齡八十一歲的哈莉瑪(Halimah)說著,「二十多歲就住在這 裡,首次經歷如此嚴重和恐怖的風災。」

羅厘駕駛員莫哈默加利(Mohd Kalid Bin Abdul Rahim),當時正在丁加奴與關丹一帶工作,留下妻子和三歲的女兒在家。妻兒還在暖暖的被窩中熟睡, 孰料一場風災竟然把他的家摧毀。

颶風不但吹走屋頂上的鋅片屋瓦,擊破廚房的玻璃百葉窗,瓦斯爐被吹倒在地上,鋒利的玻璃碎片割破瓦斯爐的塑膠喉管,造成煤氣洩漏,而家中唯一的廁所也只剩下四面牆,往上看 就是一大片的天空。雨水把屋裡弄得濕答答的,家具、床褥無一幸免;廚房的自來水管破裂,水不斷地四處噴射,造成屋內溢水增加。

由於是租借的房屋,所以莫哈默加利正等候與屋主商量修繕事宜。晚上也許再到臨近母親家或隔壁鄰居借宿。妻子蘇莉占(Surizan Binti Selamat)表示, 「雖飽受驚嚇,但最重要的是孩子平安。三歲大的孩子當時睡得正甜,醒來時雖有受到一些驚嚇,但我以簡單的說明來扶慰孩子。」

遭受風災的洗劫,依然從容面對和接受,莫哈默加利(Mohd Kalid Bin Abdul Rahim)淡定地說,「apa boleh buat, terimalah bencana。(能夠怎麼做?只有接受。)」

◎愛的膚慰 賦予安定力量

志工持續關懷,來到另外一位災民的家中,雖然屋子的毁損程度不及隔壁家的嚴重,但見她心靈飽受驚嚇與撕裂似乎不减。「當時的感覺如與死神搏鬥,在生死刹那間,唯一能做的就 是集合所有孩子們,緊緊擁抱,祈禱,希望平安無事。」諾莉占(Norizan binti Silam)說著當時的情景。

腦海裡依然深深烙印,這輩子相信不能輕易忘記的災難,諾莉占表示,「takut masih ada lagi。(心有餘悸)」天災無情,人間有情,志工用心聆聽,舒緩災 民們的心境。慈濟的到來,讓她有了不一樣的感覺,「orang tak biarkan kita , tengok ,support , rasa tenang。 (沒有被忽略,來關心,鼓勵,感覺安定些。)」

鄰近的一户人家,他們善用剩下的半間屋子來做生意,「吾家有智障兒,上帝憐恤,所以逃過風災的劫數。」坐在床上陪著孩子的媽媽,欣慰地表示。大約晚間七點半,志工結束所有 發放與慰問,許多志工放下自己手邊的工作,在第一時間前進災區膚慰災民,走訪二十九戶,嘉惠一百二十人,總計發放馬幣五千八百元。志工無私付出,在苦難中見證慈悲,奉獻溫 情。

圖左 : 颶風將樹幹連根扳倒。[攝影者:葉俍輝]
圖右 : 此次較嚴重的災區在巴力崗貢馬來鄉區。[攝影者:葉俍輝]

圖左 : 除了發放現金馬幣二百元,也奉上淨思禮包。[攝影者:葉俍輝]
圖右 : 志工勘災後馬上開會評估議決。[攝影者:余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