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年紀最小11歲的騎士也咬著牙用八小時堅持完全程。[攝影者:朱澤人]](http://tcit.tzuchi.net/community/ESA01/2/E260ADBB3D0E8D8948257CED0057FDEA/s2014650020302.jpg)
儘管才周日早晨七點鐘,一般人都在睡夢之中,慈濟騎士們已整裝待發。紐約慈濟是第三年參加五大區自行車暢遊,從第一年約三十三人爆增到今年的七十人參與。有夫妻檔、母女 檔、家庭檔和朋友檔;有桑迪風災的感恩戶、人文學校家長與孩子、為參加車隊發心募捐一千元的善心人士。
◎為募善款 各個摩拳擦掌
騎士們對單車做最後的檢查,幫孩子或同伴別上號碼標誌,各個摩拳擦掌,意氣風發。眾人在慈濟長島支會負責人蘇煜升帶動下喊出「一為健康,二為救地球,三為愛心」的車隊口 號,一個個雄糾糾氣昂昂地踏上征程。
2012年加入慈濟的林凱星和雷佩玲兩夫妻,帶著上大學的兒子作為家庭檔參加單車隊。林凱星表示,慈濟是五大區自行車暢遊主辦單位選出的四十三個合作慈善組織之一,能自行 發動募款,他去年一個人就為慈濟募到一千六百元,今年看到一名同伴為慈濟募集到二千元,他也積極勸募,打電話鼓勵周圍的人捐錢給慈濟做善事。
今年首次參與慈濟自行車隊的雷佩玲信仰佛教二十多年,她表示,過去只是跑道場和誦佛經,不知道經中講些什麼,參加慈濟後,透過證嚴上人「用白話講經,才懂得把佛經用在日常 生活中」,而參加慈濟活動不但讓心情變得開朗,看到志工用心付出,自己做人也就更廣闊。
五大區自行車暢遊路程約四十哩,最大挑戰包括通往維拉札諾大橋的陡坡和起起伏伏的278號公路高架橋,然而慈濟騎士們三次集訓,平日也勤加練習,最快的不到五小時已抵達終 點,年紀最小十一歲的騎士也咬著牙用八小時堅持完全程。
前十名完成挑戰的慈濟騎士陳自清表示有些疲累,卻有親友沿路熱情支持給予力量,只要到休息站發手機短信通報位置,收到信的親友就會守在路旁加油打氣;他說,住在臺南的外婆 去年(2013年)往生,平時受人愛戴的大家長騎著自行車的身影,深深烙印在腦海中,為了緬懷外婆,他主動透過慈濟,爭取需要募款一千元的VIP名額。
陳自清自豪地把寫有「慈善」(Charity)字樣的VIP牌子掛在脖子上,「過去來到慈濟華埠會所,都只是買泡麵,這次參加慈濟單車隊紀念外婆,發現慈濟人都好友善,領 隊蔡逸杰非常有耐心,有問必答;蘇煜升也很幽默,炒熱氣氛。」
隊長蔡逸杰感恩騎士們發心募款,他說,在扣掉主辦單位對每位VIP收取二百五十元的費用與每人參加費後,慈濟共募到一萬五千元。多名單車隊員們透過臉書傳達勸募消息,目的 就是希望宣導愛護地球的理念。車隊去年曾途經桑迪颶風重創災區,目睹滿目瘡痍的大地,接受慈濟慰問金發放的兩名感恩戶西恩(Sean)和唐娜‧霍根(Donna Hogan)得知單車活動後也參與車隊,一同呼籲人們重視溫室效應,多騎單車減少碳足跡,響應慈濟呵護地球。


圖左 : 慈濟騎士人 人頭戴藍丶白兩色長汽球,代表「藍天白雲」,浩浩蕩蕩從曼哈頓聯絡處出發。[攝影者:朱澤人]
圖右 : 頂著藍天白雲汽球的慈濟騎士在三萬名騎士間穿梭。[攝影者:林晉成]


圖左 : 大量騎士行經紐約五大區各個大橋,沿途許多人加油打氣。[攝影者:林晉成]
圖右 : 清晨時分,香積志工便在曼哈頓聯絡處準備早點,讓騎士精神飽滿的出發。[攝影者:朱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