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菲律賓 菲靜思書軒首屆小小講堂 欣見幼兒啟善心蘊人文

菲靜思書軒首屆小小講堂 欣見幼兒啟善心蘊人文

E-mail 列印
4月13日,慈濟菲律賓分會靜思書軒首次為四到九歲的孩子,舉辦一個「小小講堂」的活動。每週二和週四共兩節課,為期一個半月,主要是透過故事內容,建立正確的觀念,培養良好的行為。

慈濟志工以書軒的童書作為教材與孩子們分享[攝影者:莊純仁]
上人在《美的循環》一書中提到:「愛要從小培養起」,天天看到這些小菩薩長大,天天看到一群群天真無邪的孩子,就覺得我們的下一代很有希望,未來的社會一定會更好。

為了引導幼童,讓他們走向正確的道路和在他們的心中播撒愛的種子,4月13日,慈濟菲律賓分會靜思書軒首次為四到九歲的孩子,舉辦一個「小小講堂」的活動。每週二和週四共 兩節課,為期一個半月,主要是透過故事內容,建立正確的觀念,培養良好的行為。

「小小講堂」希望培養兒童對閱讀的樂趣,及讓他們從故事中得到啟示,成為他們成長的養分,將來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擔任上課的老師和說故事的慈濟志工,也傳達應遵守的紀律和良好的習慣,如排隊守秩序、正確坐姿、參與課堂的討論,和學習同儕間的人際相處。

剛開始靜思書軒只計畫收十到十五個學員,由於受到家長們熱烈歡迎,要求讓他們的孩子也能參加,結果開始上課時學員增至二十三名。

這些孩子被分成四組,分別是猴子、鴕鳥、烏龜、野牛四組。在每堂課前,學員會先穿上由一位慈濟志工所捐贈的可愛綠圍裙,在十五分鐘的時間內製作手工藝。從製作手工、繪畫和 圖稿著色等活動中,孩子可以盡情發揮創造力,應用他們的想像力。

在最初幾堂課,志工說了一個「諾曼烏龜」(Norman the Turtle)的故事,是關於一隻悲傷的烏龜,因為受到「天使們」幫助而找到快樂的故事。在故事裡他們學 習到仁慈和謙卑的價值。

在十二節課程中,志工們說完了五個故事,而這些故事書皆可在靜思書軒請購。這些故事也在上課時經常復習,以加強先前故事中所傳達的良好道德觀念。而對於正確回答課堂提問的 學員,志工也會給予獎勵,因此,所有小學員都熱切參與課堂討論。

除了課堂上的樂趣,志工們也教導一些慈濟人文,像是慈濟使用環保碗筷的用意,和教手語歌,如「幸福的臉」,孩子們很快樂在模仿著。

志工也把慈濟基金會的創辦人,證嚴上人的靜思語分享給學員們,如「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

在慶祝母親節期間,靜思語「對父母要知恩、感恩、報恩」,深印在5月6日參與小小講堂的年輕學員心裡。

在那一天,慈濟志工教導他們如何對母親或是祖母表達愛,像是送小點心或傳簡訊,甚至是在炎熱夏天幫她們扇扇子也可以。

除了要愛自己的雙親,慈濟志工也希望這些孩子成為有愛心的人,藉此鼓勵他們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慈濟志工們同時也向這些孩子推廣素食,教導他們素食除了有益身體外,也可以保 護地球。

「在第一堂課中,從以一口餅當點心,在接下來的課堂上推介後,就陸續準備各種素食餐點作點心。」一位負責工作坊的慈濟志工說。

「我的孩子本來就很負責任,可是在參加工作坊後更加負責任。她會要求我幫她做素食餅乾,也變得更喜愛吃素食了。」三十四歲的吳金珠(Marilyn Bea)、洪芬妮 (Stephanie Bea)的母親高興地說道。

她同時也說,她很高興她女兒先前能告訴她有關吃素食的好處。雖然有時她的解釋並非那麼完美,她從未嘗試誤導她的孩子關於吃素食的觀念。

三十七歲的張秀滿(Anna Tiu),也分享她孩子的改變,「我的兒子習慣去欺侮他的兄姊們,可是在上了四堂課後,他的行為改變了。他不再和他的兄姊們打架了。」之前她 未曾想過會有這麼大的變化。張秀滿也很高興慈濟志工向小朋友介紹素食的好處。

課程結束時,慈濟的志工和學生及家長們,都對未來抱着更多的期待。

「剛開始時,我們對即將到來的課程反應是否良好感到緊張;結果,卻令家長和孩子都感到喜愛。」慈濟的志工蘇梅珍師姊說。

就和其他學員的父母一樣,吳金珠琳和張秀滿都很感激慈濟的努力,重新塑造了他們的孩子,也希望未來有更多課程讓他們的孩子有機會再來快樂學習。

圖左 : 慈濟志工教導學員龍口含珠,鳳頭飲水[攝影者:陳美莉]
圖右 : 孩子們學會唱「幸福的臉」[攝影者:娜卡米]

圖左 : 孩子們為表達對父母的感恩,親手餵父母吃點心[攝影者:娜卡米]
圖右 : 小小講堂全體工作人員、學員和父母合照[攝影者:娜卡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