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會議第一天,慈濟、美國關懷基金會(AmeriCares)和美國天主教慈善院(Catholic Charities U.S.A.)主辦「天災、貧窮及永續發展」講 座。美國慈濟總會的曾慈慧擔任引言人,關懷基金會的古德溫和奧特克說明他們協助社區持續發展的計畫;天主教慈善院的布爾戈和奇諾分享在貧困社區的急難救助工作與準備,並以 統計數據說明氣候變遷造成天災倍增,而且受災程度加劇;慈濟美國總會執行長漢魁透過桑迪風災投影片,介紹慈濟在社區持續發展上的貢獻,包括環境保護、綠色科技、志工奉獻及 急難救助。
慈濟代表隨後出席不同的座談會及互動圓桌會議,其中有座談會討論加勒比海的替代性和變革性教育,演講者分享減少侵犯人權的方法和暴力行為後果的例子和研究。
三天的互動圓桌會議圍繞四大主題:消除貧困、持續發展、人權及氣候變化。第一天以消除貧困為主題,慈濟代表出席「打擊經濟、社會、政治和環境的不平等」會議,探討內容有男 女不平等、每個人平等參與決策制訂的重要性、評估資料不足、評估決策機制的可信性、結束暴力的障礙與如何改善資料收集等。
另外,慈濟代表在多場會議上,瞭解資源如食品、飲水、衛生與能源的關係,討論善用資源的挑戰、企業與政府及非盈利機構合作創造善用資源新文化、擴大地域視野解決資源問題、 平等接受不同人士意見及資源管理來吸引各國齊創和平。
會議鼓勵非政府團體以十七個與討論主題具連貫性的持續發展目標,提出建議,慈濟提倡促進「日食八分飽、兩分助人好」,以及建議成立一月十一日道德進食。
會議最後一天,曾慈慧受邀「信仰的進步價值──促進人權」座談會演講,介紹證嚴上人、解釋宗教意義及大愛無國界。她指出慈濟志工在社區裡行菩薩道,與其他宗教團體合作,例 如在海地建造聖恩修女會三所女子學校。發展可持續的社區應由本身做起,如慈濟開發環保紡織廠,將垃圾回收再生,積極投入氣候變遷改善個人生活模式。
圖左 : 代表慈濟出席聯合國新聞部與非政府組織年度會議的人員合影。[攝影者:曾慈慧, 譚可欣]
圖右 : 慈濟參與展覽的環保海報。[攝影者:譚可欣]
圖左 : 座談會主講者來自慈濟、美國關懷基金會和美國天主教慈善院。[攝影者:譚可欣]
圖右 : 慈濟代表撰寫對「2015後發展議程」的二項書面宣言建議。[攝影者:曾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