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3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印尼 脫離「被窩」誘惑 晨起薰法香

脫離「被窩」誘惑 晨起薰法香

E-mail 列印
從地理上來看,印尼與臺灣的距離甚遠,但拜科技之賜,印尼慈濟志工依然能透過網路連線聆聽證嚴上人開示。今年(2014年)4月份,印尼分會開始推展「薰法香」,至今每天 分佈在印尼六個城市共有十二個地點,在不同的時間與空間進行「薰法香」,其中包括雅加達、丹戎巴萊‧卡里孟島、巴淡島、北乾巴魯、棉蘭及東部的比亞克(Biak)。雖然大 部份參與薰法香的慈濟志工聽不懂閩南語,也看不懂中文,但在薰法香之後,瞭解內容的志工便會與眾分享,讓大家能跨越語言障礙天天聞法,日日精進。

◎堅持早起 「小警察」在旁鞭策

巴淡島聯絡處自2013年9月28日就開始展開晨鐘起薰法香。但由於大家難以抵擋「被窩」的誘惑,再加上交通的問題等等因素,使得參加薰法香的人數日益減少,因此薰法香一 度中斷。直到今年(2014年)4月份,巴淡島志工回到花蓮靜思精舍參與海外聯合董事會後,巴淡島志工發願回到社區一定要每天精進薰法香,就這樣大家相約每天凌晨四點(臺 灣時間五點)聚在聯絡處一同精進。

慈濟巴淡島聯絡處負責人呂保璇,每天凌晨三點半背著女兒恩惠到會所開門,「雖然女兒的身體有殘缺,無法自己走路,雙耳也失聰,但是我想她來這裡是來聽上人傳法的,上人也說 過我們聞法是要用『心』。」呂保璇很感恩,也很高興有許多志工喜歡恩惠。

今年十一歲的恩惠,是呂保璇的養女,從小就體弱多病,患有天生疝氣,無法說話、雙耳失聰也無法走路。為了要醫治恩惠,呂保璇到處尋醫,在2003年時得知慈濟新加坡分會舉 辦義診,呂保璇毫不猶豫地帶著恩惠前往義診地點求醫,也因此認識了慈濟。

恩惠自小就會跟著呂保璇參加慈濟活動,她每天看著媽媽天未亮就出門,恩惠也吵著要一起去,最後呂保璇便帶著她一起薰法香。一開始,呂保璇心想每天都要那麼早起床,恩惠應該 不會堅持?頂多參加一、兩次就不會想再跟了吧!但是萬萬沒想到,恩惠每天提早起床,等著呂保璇帶她一起去薰法香。

雖然聽不到、也不能說話,但拜經的時候恩惠都會跟著大家長跪合掌。嘴裡也不知道嘰里咕嚕的在念什麼,眼神難掩虔誠的神情。此外,薰法香時恩惠也扮演起「小警察」的角色,她 會坐在一旁觀看其他的志工是否有專心。若有遲到的志工,她都會比手畫腳地提醒他們:「遲到了,下次不能這樣喔!」恩惠也會提醒大家寫筆記,專心聆聽上人開示。恩惠的堅持, 讓參與薰法香的巴淡島志工更把握因緣,精進入法,呂保璇也非常感恩女兒一路來的陪伴。

◎面對無常 聞法安然祝福

另外在丹戎巴萊‧卡里孟島的(Tanjung Balai Karimun)志工,也是自4月份起就開始薰法香,其中志工高如心邀約其他志工一起來,雖然起初參與的人數甚 少,但她從不氣餒。依舊堅持每日凌晨三點半起身,四點就騎著摩托車從家裡出發前往會所。

剛開始,高如心也難以做到早起的習慣,但慶幸也是慈濟志工的丈夫卡爾多諾(Kartono)的鼓勵與支持下,每當高如心起不了床,她的先生就會成為「鬧鐘」提醒她。

「就像上人所說的,睡覺就像是小死。那為什麼我們要『死』那麼久?假如今年我七十歲了,每天睡八個小時,那麼我已經睡了二十多年了,所以我們為什麼要花這麼多時間在睡覺 呢?」高如心引用上人話勉勵自己,把握時間不再讓自己睡下去!

由於高如心的住處較偏遠,而且家中有兩個孩子,所以一般她到會所參與薰法香,丈夫就必須留在家裡看家。高如心一回到家後,再與先生分享薰法香的內容。久而久之,丈夫計劃在 離家較近的環保站也能視訊連線,除了自己能夠聞法,連住在附近的志工們也可以一起參加。願有多大,力就有多大,自此丹戎巴萊‧卡里孟島便又多了一處薰法香的據點。

今年8月19日高如心的父親離開人世,體會佛法的高如心學會安然祝福,因為她明白無常是每個人遲早都要面對的事。殯儀館守靈的高如心經常很晚才休息,但隔天一大早她依然到 會所準備薰法香,讓志工們能不間斷地聞法,她認為這是她的使命而不是個負擔,再累她也會鼓舞自己不能缺席。

四年前(2010年)高如心正式受證慈濟委員時,她曾向上人發願要做一個好弟子,慈濟道上遇到任何困難,只記得做就對了!她堅定地說著:「師父是我們自己選的,上人並沒有 勉強我們。印順導師給予上人六個字『為佛教,為眾生』,奉獻此生;而上人只給我們四個字『佛心師志』,弟子更要精進殷勤。」

她也認為,上人要弟子們吃素,那就棄葷吃素;上人要弟子們薰法香,那其中一定有他繫念的地方。高如心不知道上人會陪伴弟子們到何時,她則發願,「要趁上人還在時,把握這段 因緣,認真薰法香!」

(翻譯:黃夏雲;改譯:黃曉倩)

圖左 : 慈濟巴淡島聯絡處志工精進地聞法。[攝影者:Santoso]
圖右 : 戎巴萊‧卡里孟聯絡點志工高如心(右一)向民眾解說竹筒的故事,民眾紛紛掏出錢想募款捐錢。[攝影者:Anand Yahya]

圖左 : 戎巴萊‧卡里孟聯絡點志工高如心(右一)每天薰法香,還積極參加義診活動。[攝影者:Anand Yahya]
圖右 : 戎巴萊‧卡里孟聯絡點志工高如心與大家分享薰法香的經驗與心得。[攝影者:Pica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