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 七年薰法精進
開場是以生動活潑的方式,仿效大愛電視臺《大愛人物誌》的節目,主持人「阿芬」(志工蔡淑芬)以輕鬆的口吻說:「歲末活動事情多,阿明非常忙碌,今天由我阿芬來主持!」在 舞臺下的民眾,會心一笑中,阿芬專訪蘆竹區志工林簡招、呂曾素梅,近七年來不間斷,力行「晨鐘起‧薰法香」的經過。志工林簡招自2002年受證以來,每日清晨四點半準備就 緒,便在家看大愛臺,並跟著禮拜《法華經序》。當2008年桃園靜思堂開啟每日清晨五點半,與花蓮靜思精舍連線,同時間不同空間,志工一起聞法,聆聽證嚴上人講經開示。自 小沒讀多少書的簡招,便邀約呂曾素梅一同前往參與。
2005年志工呂曾素梅因喪夫之痛,到蘆竹環保站做志工,想藉此沖淡失去摯愛的苦。因為從前是開設自助餐店,每天都早早起床備料,後來不做自助餐了,清晨三、四點便習慣醒 來,她不知該如何打發時間,所以當接到簡招的邀約,她心想能開車載人到靜思堂拜經很好,更發心「既然要開車,就要坐滿一臺」,盡力邀約志工一道前往,以響應上人提倡的節能 減碳愛地球,有一段時間常常一車坐滿五人。
素梅坐下來就會打瞌睡,為了克服這一點,當聆聽上人開示時,她利用回收的紙張,專心努力抄寫筆記。這樣的的習慣,讓她養成一聽上人開示,就覺得「手癢」要馬上記下來。素梅 的筆記不僅讓自己收穫滿滿,還度了志工林周珮宸。
她們是每周三、農曆每月初一、十五,到桃園靜思堂參加晚課時認識的,接近三年的時間,素梅都會去接珮宸。當珮宸知道素梅有薰法香做筆記的習慣,就借回家抄寫,一段時間下 來,七十多歲的她不僅練就了一手好字,工整的筆記也激勵了素梅,於是素梅開始整理筆記,不懂的字、經文,會先查字典,小本的查不到,就翻大本的字典;再查不到就上網搜尋, 將近七年來,薰法筆記已經超過兩千一百篇。
也是搭乘素梅菩薩車,一同到靜思堂薰聞佛法兩、三年的陳愛蓮,一年前搬到臺南居住,10日專程與先生蘇祥榮返回桃園參加歲末祝褔,分享薰法香心得。現在,雖然他們臺南的住 家,距離拜經的共修地點較遠,不方便前往薰法香,但她還是每日清晨在家收看大愛臺的《靜思晨語》,聽上人講解《妙法蓮華經》。
◎靜思法語滌心垢 觀看演繹發願力
當了二十多年會員,長久護持慈濟的彭春香女士,退休後四、五年,年年參加歲末祝褔,晚場祝福會七點才開始,她五點就蒞臨現場。回想去年,她是由外籍看護推著輪椅回來,今年 能自己走進來,她很感恩上人的法,才能在病危時,轉念接受治療。
2012年12月春香罹患突發性腰椎細菌感染,醫生告訴她必須馬上開刀,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五十,且開刀的時間安排在半夜三點,當女兒晚上九點告知時,她心裡很煩惱:「因為 自己年紀大了,而且又是在半夜三點開刀,這個時間很陰,手術能順利嗎?」
頓時,上人的靜思法語「日日都是好日,時時都是好時。」「把身體交給醫生,把心交給菩薩。」浮現在腦海裡。因為上人的這些法語,讓自己的心定下來了,想想自己一生謹守本 分,在電力公司上班為民服務,也沒做壞事、害過人,自1991年開始繳慈濟善款,至今二十餘年,自己的善心善行,相信手術一定會順利,還好平時會固定收看「人間菩提」、閱 讀《慈濟月刊》,時時領略上人的法,才能讓她在生死關鍵時,破除迷思,毅然下定決心接受手術,做出最明智的抉擇。今晚看到蘆竹薰法香團隊的分享、「大白牛車」與「八正道」 的經藏演繹,志工們道氣十足,堅定的道心令她很懺悔,她發願自己也要出來當志工。
◎全球四季大藏經 撼動心靈起善念
現場還有一行人,原來是江瑞春帶著六歲女兒及三位朋友一起來參加,繳善款七、八年,幾乎每年都會來參加歲末活動,她很喜歡參加歲末祝福,因為從每年播放的「大藏經」影片, 可以了解到慈濟對全世界的援助,都讓她非常的感動,也能深切體會證嚴上人所說的「來不及」,因此只要有需要幫助的,她會立刻去做,有力量會盡量隨緣布施,有時間也會出來做 志工。
瑞春六歲的女兒,從兩歲就開始來參加,平時也沒有參與任何慈濟的活動,每年只來參加一次歲末祝福,但孩子對於《無量義經》「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無量 法門,悉現在前,得大智慧,通達諸法。」的經句,居然能夠琅琅上口,瑞春感到十分訝異,更體會帶孩子來「善的環境」,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只要到歲末時,她都非常期盼來參 加,女兒也都很高興一起回來這個「善的環境,心靈的家」,讓她覺得非常欣慰。
圖左 : 彭春香(右一)看到蘆竹薰法香團隊的分享、「大白牛車」與「八正道」的經藏演繹,志工們道氣十足,令她很懺悔,發願自己也要出來當志工。[攝影者:王志立]
圖右 : 江瑞春(右一)只要到歲末時,都非常期盼來參加歲末祝福,女兒也都很高興一起來,今年還帶三位朋友來參加。[攝影者:王志立]
圖左 : 志工透過「啟航 靜思‧淨斯 」經藏演繹傳揚佛法。[攝影者:陳玉萍 ]
圖右 : 志工透過手語演繹《三十七道品》-〈八正道〉傳揚佛法。[攝影者:陳玉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