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體驗災後無助 慈少遊戲中知福

體驗災後無助 慈少遊戲中知福

E-mail 列印
農曆年過後,本週日(3/7)松山聯絡處這學期的慈少班開學了,本月主題為「愛與關懷──國際賑災」。特別安排學員透過「大風吹」遊戲,親身體驗未獲救、只剩下自己在地震中成為孤獨無助的人,體認用同理心去助人、愛人。學員何緯倫說:「被救助那一瞬間,覺得自己很幸福、很幸運。」

中場下課後,學員向陳淑敏師姊(圖左一)詢問國際賑災的情形。[攝影者:林有政]
農曆年過後,本週日(3/7)松山聯絡處這學期的慈少班開學了,天氣雖是溼冷,但慈少成長班的學員、教聯會老師、慈濟師兄師姊及志工們,還是一大早就到東區分所聚集共計一 百四十一位,熱情的學員們完全不受天候因素影響,準時參與活動。

本月主題為「愛與關懷──國際賑災」,因全球氣候異常國土危脆,地、水、火、風之災難不斷,為了讓學員們瞭解天災地震的可怕,特別安排學員利用遊戲來親身體驗,先請學員們 圍成甜甜圈,以「大風吹」的遊戲方式找到自己的家,無法找到家的學員被處罰以金雞獨立(單腳站立),並與其他人相互扶持,體驗未獲救、只剩下自己在地震中成為孤獨無助的 人,過程中讓人心生恐懼渴望找個安身立命的地方,學員體認用同理心去助人、愛人。

學員何緯倫說:「被救助那一瞬間,覺得自己很幸福、很幸運。」

徐秋霞師姊說:「身為慈濟人能將手心向下,並用最大的力量去救助他人是很幸福。」

活動策劃人之一的徐靜鄉師姊說:「天災的可怕,如果只用講的或透過畫面呈現,還是很難讓學員完全體會,因此利用遊戲參與,才能讓學員們親身認同,見苦知福更要感恩、知福、 惜福、再造福。」

接著,陳淑敏師姊談國際賑災的情形,引起學員們熱烈的迴響,故事內容說到:在大陸安徽箬笠中學一群學生求學故事,有二十五位同學擠在小斗室內,不論吃飯、睡覺,甚至讀書都 在這個斗室內,床鋪是用硬木板拼裝出來的,上面只鋪上一件薄薄的老舊棉被;讀書時為了節省電費,以蠟蠋取代電燈,而伙食呢?則由家中攜帶過來的麵粉做成「饃饃餅」果腹,三 餐過著如此清寒的日子,這群同學都有「唯有唸書才能脫離貧窮」的信念,所以人人都堅持到學業結束。

看到這樣的景象,朱泓宇學員說:「看到他們三餐只能吃麵米糰,對於食物根本沒有選擇權,想想自己真是個最有福的人。如果有機會,一定要與師姑去國際賑災。」

現年八歲的簡幼祥,與就讀國中的姊姊來參與慈少班,他在分享中說:「那個床硬硬的又有蟲蟲,真是很苦啊!以後一定不再吵媽媽買名牌了,要幫助這些苦難的哥哥姊姊們。」

王勻蓁現年是國一生,他說:「自從參加親子成長班一路到慈少班,從小午餐都是由家中帶便當去學校,看到有些同學吃學校的營養午餐吃兩口就不吃了,並將剩餘食物倒掉,很浪 費。如果可以給那些苦難的同學吃,她們一定會覺得很幸褔。」參加慈少班可訓練及學習自己獨立性與用心聽課的智慧心,為每位學員帶來很多的收穫與成長。

活動還安排「虛實之間一念心」遊戲,遊戲中請學員想辦法將三個搖晃的罐子排列在同一位置,並清楚看到瓶子上貼著文字,其目的在於讓學員體驗「一念心」,有了念力、定心,萬 事皆容易。 國三生劉耀夫分享:「活動中知道用心的重要,那種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幾乎超越自己的想像。」

近來,全球各地接連發生大災難,海地地震及智利地震,皆造成多人生命死傷及生活上的巨大變化,上人曾示:「人生首要少欲知足,即能打開智慧之門,即使家庭經濟窮困,心境即 能永遠富樂;只要敞開心門扭轉心念,有心、有願、有力、就有福;雖有貧病交加的磨難,最後終能安然度過。」本次安排課程也期許學員們如靜思語所述:「凝聚眾人愛的力量才能 拔除苦難,能付出愛心就是福,能消除煩惱就是慧。」
圖左 : 學員們圍成甜甜圈,以「大風吹」的遊戲方式找到自己的家。[攝影者:林有政]
圖右 : 小小年紀的簡幼祥,上台分享上課心得。[攝影者:林有政]
圖左 : 學員靠「一念心」,讓三個瓶子呈一直線。[攝影者:林有政]
圖右 : 慈大研究所高煜翔同學(圖左)與父親高明興(圖右),今天都來擔任志工。[攝影者:林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