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可能發生暴動 延後發放日期
普利托利亞慈濟志工原定於6月27日,針對摩伊普拉社區三千戶居民進行冬令物資發放;然而,慈濟志工在6月25日接到當區警局通知,27日該社區可能發生暴動,希望志工們 中止發放行動。
前不久,南非各地的黑人社區掀起一片排外潮,當地的南非人排拒周邊國家移居南非的外國人,責怪外來移民者搶了當地人的工作機會。慈濟志工接到通知後,除了婉惜發放的事前準 備工作做了白工之外,更擔心社區居民安危。
慈濟志工們早在一個月前就挨家挨戶的走入社區探訪,經過兩星期的訪視,好不容易才取得三千戶名單,希望將籌措好的物資儘快送到照顧戶手中。經過志工們的協調後,發放日延後 至7月11日。
◎感恩臺灣大米 響應竹筒歲月
南非人主食是玉米粉,當地大米都很貴,貧民吃不起,他們領到臺灣農委會藉由慈濟所捐贈的愛心大米,感覺就像是過年一樣歡喜。連續幾年的大米發放,當地居民知道臺灣、知道慈 濟是來自臺灣的慈善團體,因為大米袋上印的「臺灣送大愛」溫暖了他們的心、照顧了他們的生活。
發放當天,現場秩序良好,居民們整齊有序地排隊進場,跟著志工們的引導,分區就座。在發放活動主持人的帶動下,瞭解環保的重要性及愛心助人的意義。當主持人發起尼泊爾震災 捐款時,雖然他們沒有多餘的錢,但還是毫不猶豫地慷慨解囊。
主持人介紹「竹筒歲月」時,認領竹筒的人響應更是熱烈,以至於帶到現場的竹筒不夠發,只好承諾居民們,當志工到社區關懷時再補給他們。
愛心不分種族、不分富貴貧賤。貧窮的人捐一分錢與富貴人家捐一萬錢是同等的高貴,照顧戶們雖然今天手心向上需人幫助,但他們瞭解自助助人的道理,將來有天一定會透過自己的 努力,成為手心向下之人。
圖 : 領到物資後,居民們把大米扛在頭上,歡喜回家,準備過好冬。[攝影者:吳淑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