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說與做合一 環保帶動地球村

說與做合一 環保帶動地球村

E-mail 列印
「人們生活在幸與不幸的兩端世界,我是幸福的這一端,理所當然的要為另一端著想,更要為環保盡心力。」環保志工陳秀妙參加7月16到17日在臺中分會舉辦的「環境教育師資 培育研習會第十期第一階段」兩天課程後,深深覺得不用講太多理論的環保觀念,而是行動經驗的分享。

◎三義有機茶園耕作 學員汲取妙法良方

「環境教育師資培育研習會第十期第一階段」課程進入第二天的「教學演練」,負責三義茶園的慈濟志工陳忠厚主講「三義茶園生態分享—使命與承擔」,學員們在他草根性十足的輕 鬆氣氛下,不時傳出愉快的笑聲。

「以前,我分不清烏龍茶、紅茶的區別,只知道熱水沖下去,茶湯會變色,茶喝下去會睡不著。」近七十歲的陳忠厚認真說著,這是他接手管理茶園前對茶的認知。

三義茶園過去幾十年來在化學肥料荼毒下,土壤硬化貧疾不堪,陳忠厚接手時,茶樹製出的茶,竟然被茶商笑稱「只有烏龍,沒有茶。」

於是,他著手土地改良,將園區狀況較佳的茶樹一半留著,其餘砍掉,讓土地休養,有暫時呼吸的空間。茶園不施化學肥料,微生物增多,地表鬆軟,雨水滲透到土壤深層,可減少旱 害。以自然農法轉型朝有機耕作努力,全臺各地環保站以菓皮製作成的環保酵素,無限量供給,茶園土質得以改善,轉型為自然生態園區,生產健康茶,園區白鷺鷥常駐足點綴綠色大 地。慈濟三義茶園已獲得中興大學及多個單位的有機茶認證。

陳忠厚彎腰用心做環保,挺腰誠心說環保,一念心,一個方向,將慈悲與友善的耕作胸懷及護地養生理念,實作傳經驗。

來自福建廈門的學員段春蓮頻頻點頭稱許:「用心就是專業,一個對茶葉是門外漢的陳忠厚,也可以將一塊由放牛班似的貧瘠地變成資優生般的有機沃土。」

聆聽陳忠厚與證嚴法師的「師徒茶緣」分享,段春蓮立願:「我回廈門會更有自信說環保,說我所做,做我所說;宗教處同仁陳哲霖師兄發願講一千場環保講座,有願就有力,現在超 過有一千兩百五十一場,也是我學習的典範。」

◎ 天氣燠熱難耐 省思環保急切

「我是毫不猶豫地來了,我真的想做,打定主意廣傳環保。」來自昆山的李經協懇切地對著一百三十七位學員分享心中的感動。

前不久強烈颱風尼伯特登陸福建省,為當地帶來巨大的洪災,李經協帶著八歲女兒一起到慈濟會所打包整理救災的大愛感恩科技毛毯,小女孩汗水流不停,濕透了衣服。

李經協看了心疼,想打開空調的當下,也思考著:「記得小時候夏天不曾如此酷熱,現在卻是暑熱難熬,小孩子真是無辜,是我們大人不珍惜環境,造成地球四大不調,高溫頻頻破 表,禍延下一代。現在要把握機會彎腰做環保,挺身說環保,盡一己之力,珍愛地球。」因此他毫不猶豫撇開忙碌的工作,來臺參加研習。

學員劉寶金家住廈門,早期經營服飾店,亮麗的外表一臉傲氣。三年前來臺灣參訪關渡環保站,滿心歡喜地跟著做環保,當下她不覺得是在做垃圾分類。回到廈門隨即將自家的倉庫改 成環保點,且每週清洗住家大樓公共樓梯。

劉寶金說:「剛開始鄰居會指指點點,說我頭殼怪怪喔!我不管人家怎麼講,還是堅持地做。」水,一桶一桶的提;梯,一樓一樓的洗,這老闆娘的身影,終於感動鄰居,彼此在互動 中說環保,也帶動鄰里一起做環保。

今年年初,一同做環保的志工看著她,有所期待地問:「寶金!你如果不賣衣服,會有經濟壓力嗎?」當下沒覺得怎樣,可是當晚到廠商處批貨,竟然拿不到自己想要的高檔貨,她頓 時心頭一驚:「我賣的都是屬於想要而不是需要的衣服,使用週期短,衣服的製程從原料到成品,到底消耗地球多少資源?」

她思考後,毅然決然收掉服飾店,想為環保盡一分心力。平常生活,一水多用,今年的夏天氣溫即使高達三十多度,她也沒開過空調吹冷氣。劉寶金以「疼惜大地愛護地球」為試講主 軸,分享自身的故事,增強說環保做環保的力量,贏得熱烈掌聲。

◎環保教培演練 學員勤精進

「北極熊瘦了!」臺北區學員廖碧珠以一張圖片說明地球暖化。只能這麼講嗎?講評老師建議:「我們可以說『天氣熱,吃不下,北極熊瘦了!』來詮釋地球暖化。」

講評老師舉例說明:簡報的呈現,對國高中同學可以用數據、事實、影片來佐證,用感受力來引導;對幼小兒童則以輕鬆、活潑,甚至卡通來帶動,例如環保三寶(杯、碗、筷)就以 實物來分享;環保五R(不用、少用、重複用、維修再使用、回收再利用)則以朋友同學間相互交換玩具、故事書來說明,比對著小朋友念口訣,說服力道更強。

臺中區學員莊雅荃,耳聞講評老師相當嚴格,讓她緊張到睡不著,夢裡環保十指口訣不斷出現。但是第一天課程,聽了慈濟基金會宗教處同仁甘萬成、柳宗言、陳哲霖三位輕鬆感性又 專業的分享,讓她緊繃的心放鬆多了。

莊雅荃了解環保不是只說給自己聽,而是要讓小孩到老人都能聽得懂,又能歡喜接受,願意投入做環保,所以她體會到自己所做的每一張簡報,都要考慮聽眾的心靈感受。她呼籲著: 「臺灣的淨土在花蓮,世界的淨土在臺灣,我們一定要將感動化為行動,在社區廣傳環保理念。」

北區陳秀妙聽到要試講,差點打退堂鼓,來了讓她大開眼界,慶幸自己有機會來學習。柳宗言分享「大時代的環保願行」,舉生活中常用的敷臉面膜,內含微小顆粒,洗臉後透過下水 道來到海洋,被魚類吞食,人類捕食魚類,最後塑膠微粒又回歸到人類身體內,故事很震撼。

「人們生活在幸與不幸的兩端世界,我是幸福的這一端,理所當然的要為另一端著想,更要為環保盡心力。」陳秀妙當眾發願。兩天課程中,她自我檢討:「對孩子不用講太多理論的 環保觀念,而是行動經驗的分享,試講中時間把握得不好,所以後面重點沒法呈現。」

「今日的吃食,子孫的未來;今日的餐桌,明日的世界。」一張張圖片敘述著人類生存的危機,高雄學員余吉以不流利的國臺語雙聲帶,緊張說著:「吃出全球暖化,糧食危機,氣候 變遷;日日減碳,子孫不怨嘆。」簡報播出時間點與講述進度搭得不理想。講評老師鼓勵他:「回到社區多做環保外,更要多說環保,兩個月後的進行第二階段的研習會,一定還要再 來,你會更進步。」

今天研習結束後,學員回到社區進行實作教學,2016年9月9日將再進行第二階段研習,彼此分享成效和觀摩教學的經驗。

慈濟基金會嚴謹的培育過程,是希望讓學員成為一個會說會做的講師,期待整合環境教育資源、整齊慈濟人文素養,為臺灣及全球培育更多種子講師,帶動地球村的子民一同為保護藍 色星球而努力。

圖左 : 環境教育師資培訓研習會第十期第一階段,志工陳忠厚主講「三義茶園生態分享—使命與承擔」,他一念心,一個方向,將慈悲與友善的耕作胸懷及護地養生理念,輕鬆傳遞給一百三十七位學員。[攝影者: 羅勇輝 ]
圖右 : 家住廈門的劉寶金(右一),平常生活,一水多用,今年的夏天氣溫即使高達三十多度,也沒開過空調吹冷氣。她以「疼惜大地愛護地球」為試講主軸,分享自身的故事。[攝影者: 羅勇輝 ]
圖 : 聆聽陳忠厚與證嚴法師的「師徒茶緣」分享,段春蓮立願:「我回廈門會更有自信說環保,說我所做,做我所說。」[攝影者:簡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