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見證用愛鋪路的半世紀

見證用愛鋪路的半世紀

E-mail 列印
在音樂總監宋茂生指揮,慈濟北區慈詠隊以〈一性圓命自然〉、〈慈悲的心路〉和〈慈悲喜捨〉連續三首優美的歌聲開場下,位於臺北慈濟醫院國議廳的人文講座正式展開。今天為大 家開講的是文筆優美,因寫作《人間佛國: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紀事》、《看見佛陀在人間:印順導師傳》、《聖嚴法師:最珍貴的身教》等佛教大師傳記而有「佛教文學作家」之喻的 潘煊女士。

◎人類珍貴的資產

一開場潘煊跟臺下一百六十位聽者謙說:「我是長期拿筆寫字的人,不擅長拿麥克風。」接下來她卻是如數家珍、流暢地地敘說慈濟人、慈濟事。她娓娓道來新書的編著、製作小細 節、內容篇章以及她書寫慈濟四書:《證嚴法師:琉璃同心圓》、《潤漬蒼生》、《心靈的故鄉》和《行願半世紀》的因緣。

緊接著螢幕上投射出《行願半世紀》一書的封面,「封面照片是阮義忠拍的,討論時證嚴上人曾經問大家這個動作(雙手相接呈三角)代表什麼?」有人說是「合」,有人說是 「家」。她引用上人在行腳時說過的話,勉勵慈濟人要合要互相關懷,不僅在慈濟內部還要擴及到慈濟人能夠走到的世界上每個苦難的角落。就因為「為佛教,為眾生」這簡單的六字 師訓,五十年來,證嚴上人聚合人間溫暖的大愛,幫助無數眾生從苦難中站起來。

是很多人腦力激盪成就這本書五部、五十個篇章,每章約三千字的內容,要從幾萬字的資料中抽取出貼近上人慈悲大願不是容易的事。她也提到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從2003年編 寫《琉璃同心圓》以來接觸慈濟的感動,「那就是我在慈濟、在和上人身上看到了愛就是人類珍最貴的資產,這個資產可以讓我們去克服任何困難。」

◎慈濟世界的美麗風景

「慈濟是從竹筒歲月、五毛錢開始這樣的慈善工作。」潘煊細數慈濟從花蓮、從臺灣把這樣的精神帶到緬甸、帶到南非和全世界。此外,她也一一舉出慈濟的環保工作、慈悲科技如何 令國際讚歎,其他諸如音樂手語劇以及精舍常住師父的惜物命與自力更生都讓臺下的人感動不已。

帶著早先就已請購的《行願半世紀 證嚴法師與慈濟》一書,從松山來到新店的許惠敏不到一點半就坐定在會場,邊聆聽慈詠隊的彩排,邊翻閱著書。「這本書告訴我們慈濟五十年 來是如何走過來的,回顧歷史,慈濟走到五十年很不容易。」本身是上班族,沒有很多時間看電視,許惠敏透過閱讀來深入證嚴上人的思想體系和慈濟法脈。「上人的每一本書都應請 購,好好讀。」她說。

因為看到慈濟人對被隔離、遺忘在社會一隅的樂生療養院患者的幫助,讓許惠敏開始想要了解慈濟到底在做些什麼,「為什麼慈濟要幫助這些痲瘋病患?還讓這些人成為可以助人的 人?」因為想眼見為憑,「不要被騙了。」惠敏選擇走入慈濟一探究竟,進而成為慈濟委員。十多年來她「盡自己小小的力量,樂在志工的路上」她感恩表示,「很感謝組裡的志工, 平常我們要上班不能出勤務,到了假日就由我們這些上班族來接力。」像她一樣把感動化為行動而加入慈濟志工行列的大有人在,也成為慈濟世界裡美麗的風景。

◎好話一條街到好話大家說

「不要小看自己,因為人有無限的可能。」、「多做多得,少做多失」、「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他們朗朗上口的勵志格言其實是出自由有「紙上風雲 第一人」稱譽的高信疆先生所編輯的證嚴法師智慧語錄──《靜思語》。潘煊提到很多人因為這些話轉變心念,深受啟發,像「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做壞事不能多我一人。」這句話 就曾讓一位萌生搶合作社的年輕人及時醒悟,打消行搶的念頭。

「我最喜歡『太陽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氣大。』這句話。」對靜思語很有感覺的張嘉芬,從十四歲在書店看到當時由九歌出版社的靜思語,毫不猶豫地買下來,一路伴著 她在近三十年的漫長歲月中對抗身心疾患。

對現場很多臺北市文山區的志工來說,靜思語在全臺灣各社區、街道被大量看到,跟他們發起的「好話一條街」有著莫大關係,因此當潘煊提到時他們格外感到親切。志工陳寶貴話說 當年,分享「好話一條街」的發想來自深坑區志工陳麗玲,麗玲帶著志工自製靜思語標語,拜訪商家、學校,把靜思語貼在櫥窗、布告欄並定期更換。曾經跟著陳麗玲一起投入的林瑞 媛也是參與者之一,那段經驗一直深刻印記在她心中。

慈籃世組教練楊彬笑說當年曾固定帶著球員在木柵地區推廣、張貼時,因為小朋友嘴甜、有禮貌還會口說好話:「老闆、阿姨祝您你生意興隆。」讓老闆很歡喜,常準備糖果餅乾招待 這些小志工。

「好話一條街」讓看到的人了心生良善,帶動美善的循環;臺中地區志工進而推動「好話滿街跑」讓精死跟著各種運輸工具散播;菲律賓慈濟志工更跨國界地以四種語言把靜思語送上 飛機,讓「好話滿天飛」。慈濟志工在全球灑播善的種子,希望能達成證嚴上人「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無難」的心願。

◎擔荷如來家業的慈濟人

在《行願半世紀》書中的五十章裡有二章特別不一樣,「大家知道是哪二章嗎?」潘煊問大家。答案公布,是第一張和末章,在這二章裡有很多以標楷體呈現的內容,因為那是證嚴上 人原汁原味的談話,談慈濟志業的發展到對弟子「擔荷如來家業」的殷殷期許。回到一開始提到的封面照片,潘煊認為除了「合」和「家」,她覺得上人的手勢也有「山」的意涵, 「靜思精舍是全球慈濟人的心靈故鄉,更是慈濟的『靠山』。」慈濟人發菩薩心在全球付出,藉著簡報她以「感恩全球慈濟人,臺灣最美的風景。」向在場的慈濟人致敬,全場也報以 熱烈的掌聲。

曲終人未散,場外,靜思書軒準備的內有書畫志工彩繪的《行願半世紀》被熱情請購,大家也把握請潘煊女士簽名的機會,有的人拿著書在大型看板前留影,有的人等到最後與作者合 影機會,與會者以能參加這場盛會而欣喜,也願慈濟人的慈悲喜捨能被了解。

林瑞媛表示,「晚上我們有組隊聯席,我要藉由這本書跟大家分享慈濟五十年來是如何走過。」聞法、說法、傳法,她要傳遞法音、法緣和暖流,鼓舞已經投入的慈濟志工並接引更多 人間菩薩,擴大愛的能量與力量。

圖左 : 帶著早先就已請購的《行願半世紀 證嚴法師與慈濟》一書,從松山來到新店的許惠敏(右二)不到一點半就坐定在會場,邊聆聽慈詠隊的彩排,邊翻閱著書。[攝影者:林坤泰]
圖右 : 慈濟北區慈詠隊以〈一性圓命自然〉、〈慈悲的心路〉和〈慈悲喜捨〉連續三首優美的歌聲為「人文講座」開場。[攝影者:林坤泰]

圖左 : 潘煊女士和佛教大師很有因緣,《看見佛陀在人間:印順導師傳》就是由她編寫,也因此接觸慈濟。[攝影者:林坤泰]
圖右 : 曲終人未散,講座結束後,《行願半世紀》被熱情請購,除了請潘煊女士簽名,有的人也在大型看板前留影。[攝影者:林坤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