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重拾願力 我們一起受證了

重拾願力 我們一起受證了

E-mail 列印
「我們約定要在同一天受證成為上人的弟子。」來自新加坡培訓委員鐘翠屏、陳俐潓、林珮珮三人,今年如願的回臺參加「2016年三重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2000年他們在新加坡參加慈青社(慈濟大專青年聯 誼會)相識,在年少懵懂的歲月,三人有共同成長的記憶,共同的信念,這股信念卻隨著物換星移逐漸淹沒……。

「我是被師姑、師伯愛進來的。」鐘翠屏非常感念當時被疼愛的感覺。就讀大學時在馬來西亞認識了幾位慈濟的朋友,之後就跟著慈濟志工一起去訪貧,因家住偏遠,無法常常回家,所以她把慈濟師姑、師伯當成自己的父母親,也感受到如親人般的愛。直到1995年參加檳城慈青,才開始真正的認識慈濟。2000年到新加坡認識了陳俐潓及林珮珮,三人結下如姊妹般的情誼。

◎因緣不同 信念一致

三人當中最年長的林珮珮,長得瘦高白淨、濃眉大眼,她二十三年前接觸慈濟,是因為哥哥在臺灣唸逢甲大學參與慈青社,後來回到新加坡就常常利用放假時,帶著她參與慈濟活動。

而另一位個兒最小、年紀也最小的陳俐潓,有一次在無意中經過牛車水會所時被建築外觀所吸引,剛好看到慈青在籌備第一屆的慈青會議,經過慈青的介紹,加上自己也想當義工,就這樣當了三天的工作人員。當時因為女生較少,很自然地就擔任生活組,後來擔任總務的工作。

三人進來慈濟的因緣不同,但對慈濟的信念確是一致,他們在慈青培養出革命情感,雖然後來各自成家立業,家業事業兩頭燒的情況之下,慈青學長知道陳俐潓的狀況,便鼓勵她如果無法參加活動,也可以在家收看大愛電視臺。也為讓孩子可以受到大愛電視的薰陶,為此陳俐潓還特別在家中架設第四臺。

「媽媽以前也是慈濟人喔!」陳俐潓每次收看大愛電視臺時,就會想到在慈青的日子,她總會這樣告訴孩子,但小孩都會反駁她說:「又沒看到妳穿藍天白雲。」就這樣她被小孩刺激到,於是她跟鐘翠屏及林珮珮說:「我們是不是該要重出江湖了。」過去,人雖然暫時離開了慈濟,但心卻是一直與慈濟連結在一起,也因此三人常常互相鼓勵,也約定要在同一天做證嚴上人的弟子。

三人不僅在慈濟有相同理念,連在教養孩子時都以慈濟的理念來教育孩子,林珮珮生活上為了孩子難免會起些煩惱,後來帶小孩參加慈濟的親子班看到證嚴上人開示,當下心裏想:「為什麼當初要離開、為什麼不守著,如果守著她相信現在的路一定比現在更順、平坦。」想到自己沒有因為孩子愈大問題會減少,也沒有因為孩子長大出來做慈濟。遇到問題時聽到上人開示,好像上人在跟自己講話一般,林珮珮常常自責覺得當初不應該離開。

有著同樣問題困擾的鐘翠屏,離開慈濟有五年的時間,她看到慈濟走的路更寬更廣,覺得自己需要慈濟多過慈濟需要我們。「已經離開這麼久了是該承擔的時候了。」2015年鐘翠屏決定要承擔訪視幹事的工作。在新加坡這個繁榮的國家,表面上物質都不缺乏,但精神方面還有很多需要幫助的人,尤其是當遇到小挫折時,人們很容易失去方向,所以很多個案的狀況都是因為憂鬱症,每次訪視回來她都會跟家人分享,並希望在訪視這個部份能夠走的更踏實。

◎面對考驗 永不退轉

雖然平時在外面關懷別人,但對於至親的家人鐘翠屏往往束手無策,因為吃素,爸爸就很有意見常常唸她:「你們上人吃素就好了,為什麼你們要吃素,孩子還這麼小需要營養。」因知道父親的個性,鐘翠屏不以言語反駁但郤堅持茹素。

三年前她帶孩子到花蓮靜思精舍,聽到常住師父說:「你們不要把動物的屍體吃進肚子裏。」師父輕輕地說,孩子們卻重重地聽到心裏,回到新加坡之後,小孩也開始茹素。現在小孩就連吃糖果都要仔細地看看有沒有動物的成份,孩子的悲心讓她感到欣慰,所以當他們聽到外公激烈的反對聲音,覺得為什麼外公要講這樣的話時,她都會跟孩子解釋因外公對吃素不了解,外公也是出自關心,來化解孩子心中的疑惑。

「我吃素不是為了宗教、不是為了上人,而是為了環保。」同樣吃素的林珮珮她採用讓孩子自由選擇的方式,她告訴孩子:「我希望你們自己決定是否要吃素,我不會強迫你們,但只要在家裏一定是吃素。」很慶幸,孩子在外面大部份都選擇吃素。雖然阿嬤有時會故意炸雞來吸引孩子,但孩子都會看著媽媽,但她總是告訴孩子,你自己決定。後來阿嬤漸漸地也開始認同,現在也會煮素食給他們吃。

而陳俐潓就沒這麼幸運了,每二個禮拜是家庭日,為了不麻煩媽媽另外準備素食,她選擇吃鍋邊菜,但媽媽還是不開心。她不想因自己茹素而讓媽媽造口業,後來每到家庭日都自己準備素食帶過去,但媽媽還是不高興。她想:「要媽媽接受自己,一定要先改變自己。」她也在《水懺》經藏演繹時發願要改變習氣,尤其看到目鍵鏈救母的故事之後,害怕媽媽也變成那樣,總希望媽媽少造口業減少業力。

「媽媽對我的那套制服特別敏感!」為了避母親耳目,不讓她為此而造口業,她會穿便服出門再換上制服去參加慈濟活動。因母親身邊認識一些慈濟人,讓她看到不完美的部份,她常會說:「妳們慈濟師姊……」為了改變媽媽對慈濟的誤解,她會跟媽媽解釋說很多慈濟人也是正在修行,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媽媽,我跟隨的是證嚴法師,我要學習的是上人的德行。」「上人有那一點讓您覺得有做不對的事情嗎?有我不應該學習的嗎?」平時受到媽媽指責時,她總是靜靜聽著不予回應,但她覺得如果不做些正面的回應,似乎這種現象不會改善,她自己很清楚,度媽媽將是她這輩子最大的功課。

陳俐潓知道受證後未來的路會更艱辛,但她覺得這是使命的承擔,也認定這是一定要走的路。她感恩之前所經歷的一切,她說:「遲來的因緣不見得不好。」把使命當作自己的功課,期許自己在修行會做得更好這樣才能更踏實,並且不辜負師姑、師伯對她們的期望,把慈青帶好,為學弟妹們樹立一個典範。

圖左 :鍾翠萍師姊的父親,因為茹素問題反對她做慈濟,但她的小孩,自從參加慈濟活動後就茹素了。[攝影者:林苑雯]
圖右 :林珮珮在生活上為了孩子難免會起些煩惱,後來帶小孩參加親子班看到上人開示,當下心裏想:「為什麼當初要離開、為什麼不守著,如果守著,她相信現在的路一定比現在更順、平坦。」[攝影者:林苑雯]

圖左 :陳俐潓師姊為了不讓媽媽因為反對她做慈濟而屢造口業,所以說到此事而激動的落淚。[攝影者:林苑雯]
圖右 :在受證準備時,林珮珮師姊(右二)想到終於可以讓上人親手授證,百感交集。[攝影者:林苑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