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3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慈青暑假做梯次志工 為人生添加許多彩筆

慈青暑假做梯次志工 為人生添加許多彩筆

E-mail 列印
同樣酷熱的暑假裡,一群十七、八歲的慈青,在即將結束的假期,選擇了最有意義的梯次志工生活營,為自己的人生添加不ㄧ樣的體驗。

來自北、中區七、八所不同大學的慈青們,在同樣的暑假裡,卻有另一層人生的體驗及成長。[攝影者:徐耀明]
同樣酷熱的暑假裡,卻有著不ㄧ樣的體驗;一群十七、八歲的慈青,在即將結束的假期,選擇了最有意義的梯次志工生活營,不僅為自己的人生添加許多彩筆,也替慈院灑下不同的色 彩。共計約有二百八十人參與今天(8/21)在台北慈濟醫院陽光大廳的人文活動,同時讓在場每位病患、家屬及志工們都感受到他們充滿青春的活力和朝氣。

◎切身體悟 奉獻成長

心「靜」而生「定」,由「定」進而產生「智慧」,藉由品茗三好茶,使心沉靜下來,思考周遭的人事物的同時,每喝一口也是給予自己一個祝福。

十五位來自北、中區七、八所不同大學的慈青們,以原住民舞蹈的方式,為大家表演「我們都是一家人」,肢體動作雖然有些生澀,但是年輕俏皮的模樣,卻帶來不少歡樂;接著,還 以數來寶的方式,教導大家雙手的功用,不僅做資源回收而已,還能隨手關燈、拔插頭、關水龍頭……等,以節省能源。

學員長──林承勳同學自政治大畢業後,陸續帶領著學弟妹們參與這樣活動,看著他們在參與過程中盡心投入、心得分享時的自我成長,內心有著和大家一樣的喜悅。他表示,支撐自 己持續參與的動力,則是來自當初離鄉背景,遠從高雄到台北就讀大學,因校園社團博覽會,而與慈濟結緣,感受到如同家人般的溫暖及對待,希望自己將來也能將這份感覺帶給大 家。

來自真理大學的凃宜欣同學,更藉由這次八天七夜的活動中,體悟到平常就要多注意父母親的健康,尤其是生活飲食及日常生活習慣。由於在血壓區幫忙量測血壓,發現有一些年紀較 大且行動不便的老人家,卻無人陪伴就醫,雖有師姑及師伯幫忙,但內心仍感到不忍。

現場還有六、七位身著白色制服護理人員,也貢獻一日當志工,希望能從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角度看待病人的需求,體會到除了身體病痛的苦外,更有心苦;特別是行動不便、無人 隨侍在側的病患們,更需要志工們的協助,事後就算僅是一個眼神的感謝或是手勢的回饋,都使他們感受到不同於上班的快樂。

◎感恩與祝福

汪大德入院到開完刀,才三十六小時就恢復到可以下床走路,他感謝于載九醫師及整個醫護同仁,也感恩台北慈院醫生幫丈母娘做人工膝關節的手術。當時建議醫生用好一點的質料, 卻得到醫生提議用健保的就可以了,同時手術後三天就能下床,三個月後回到高雄,生活就和以前一樣,親朋好友都嚇了一跳,驚訝台北慈濟醫院醫生的醫術及醫德。

工地受傷摔斷五根肋骨的詹大德,在慈院已住院十多天,這些天裡受到比家人還多、還親的照顧,比家人更像家人,醫療團隊的用心使他感動,感恩盤建德醫師及所有的醫療團隊。

在10A病房的鄧大德,現在仍臥病在床,不方便來到現場,所以由兒子鄧先生代為發言感謝大家;特別是醫護同仁,在父親生病情緒不穩,特別怕陌生人靠近時,每當打針或進行其 他治療,都會被拒絕;因此,每逢這種情形,就會接到通知來院處理,除了當場向她們致歉外,也和父親溝通解釋。他特別感恩護士們的諒解,甚至還主動表示想了解老先生的一些狀 況,以便知道如何處理,避免相同情形發生。父親生病已經好幾年,經過陸陸續續的來回複診,已是一個較好的狀態,很感恩十樓的所有醫護同仁,這麼盡心照顧父親。

集結眾人祈禱、祈福的力量是無窮大的,不論是在場或是在病房不方便來到現場的病患大德們,經由志工們的團團圍繞,所形成的琉璃同心圓,將其祝福藉由心燈傳播到慈院每個角 落,祝福彼此身體健康,平安吉祥。

圖左 : 職工們從不同角度體會病患及家屬所需的另一層面,在未來工作上更能有所助益。[攝影者:徐耀明]
圖右 : 肢體動作雖有些生澀,但帶給大家的歡樂卻是無窮。[攝影者:徐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