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歡喜做慈濟 天天開心
慈濟加拿大分會在大溫哥華地區的志工服務站共有四十六個,提供包括老人院關懷、食物銀行發放、弱勢兒童早餐、掃街及救世軍煮餐等服務,目前仍在陸續增加中。不只平日在街頭巷尾為社區居民服務,在每一個重大災難的現場,也都可以看見慈濟志工彎著腰雙手奉上物資的身影。
「付出無所求,還要說感恩。」這是每個慈濟志工的座右銘,代表慈濟特殊的感恩文化。從影片中,加拿大志工看見各區的慈善活動,還了解到1991年中國大陸華東水患時,在證嚴上人的教導下,慈濟志工開始學習用謙卑的心和姿態面對災民,深深的一鞠躬,包含無盡的感恩之意。
除了播放影片,還有心靈交流時刻、頒發結緣品及話劇演出等活動。
二十五年前,慈濟加拿大分會執行長何國慶舉家移民,來到這個最適合居住的楓葉國度,開始另一段新生活。二十五年後,何國慶依然活力十足,這一天還帶來一份小禮物,送給所有的志工—─「開心」!
做志工,為什麼開心?何國慶說:「做志工賺到開心,體會到付出後的喜悅。在志工站付出無所求,還要說感恩,感恩對方示現苦難,教我們珍惜擁有。因為可以幫助到人,表示我們還有能力,所以我們得到的是快樂。這是我今天要送給所有人的一份禮物,祝福大家天天都開心,每個人都可以來領取這份禮物。」
1999年加入慈濟,資深志工曾樂心今年八十四歲,越做越年輕,越來越開心。在臺上收下志工致贈的結緣品,曾樂心說:「到老人院服務,看到很多被我服務的人年紀比我還輕,就覺得我很有福報。謝謝何師兄送的『開心」禮物,我要天天來領取,直到拿不動為止。」
本拿比志工演出話劇《歡迎你來做慈濟》,劇情描述一位富太太在志工邀約、陪伴下,逐漸改變驕慢的習性,最後加入慈濟志工的故事。志工幽默風趣的對白及誇張的演出,贏得在座熱烈的掌聲,現場笑聲不斷。
◎微笑開心門 期待再聚
喝茶,溫哥華志工Michael說,雖然聽不懂中文,但是參加的每一場慈濟活動或志工站服務,都甘之如飴。Michael說:「微笑是打開每道心門的鑰匙。我喜歡這裡的環境、這裡的人,所以語言不是問題。」這次他還邀請媽媽來參加,要讓媽媽知道有這麼好的一個團體。
看見每位慈濟志工無私的付出所得到的笑容,多麼難得!本拿比志工胡雅清也表示:「我來自中國,因為朋友介紹,就好奇地想來了解慈濟。來了之後,發現慈濟是個雪中送炭的行善團體,平時點點滴滴的善行、慈濟的人文,令人感動。尤其是慈濟寬以待人,嚴以律己的自律精神。」
有一次,胡雅清到食物銀行服務,結束後工作人員告訴大家,可以帶一些剩下的草莓回去。每個人就很高興地包了一些,但又不知道這樣對不對?胡雅清就去問一位志工,志工告訴她:「我們不提倡。」慈濟志工間的默契,讓胡雅清印象很深刻。現在,她每天都到學校參加早餐服務計畫,帶給每個弱勢學童充滿活力的一天。
活動最後,志工組以「環保棉質手帕」與大家結緣。志工郭慈愉邀請大家一起揮動手帕,響應環保愛地球。「讓我們的愛心,溫暖你寒冷的手;讓我們的愛心,照亮黑暗的角落……」帶著滿滿的收穫和開心的笑容,各區志工離去前,不忘彼此祝福,期待下一次相聚的時刻!
圖左 :志工管惠美帶動團康活動,大家度過一個歡樂的假日。[攝影者:王少雄]
圖右 :心靈交流時刻,大家分享彼此的人生故事與服務經驗。[攝影者:王少雄]
圖左 :郭慈愉代表頒贈結緣品,表揚資深志工曾樂心不因年長而停止到志工站服務,反而更積極把握每一次服務的機會,盡心去做。[攝影者:王少雄]
圖右 :郭慈愉邀請大家一起揮動環保棉質手帕,響應環保愛地球![攝影者:王少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