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難民患者查爾(化名),帶著一家人一同來看診,孩子們都有氣喘的毛病,特地來拿氣喘藥物。[攝影者:呂錦淑]](/community/./images/community/0487B7909D0511E7B62A648FD056D2E3_0.jpg)
因此,泰國在2017年9月9日在靜思堂,成立第一間常態型義診所,還增加預約式的義診來服務患者。服務對象包括巴基斯坦、敘利亞、索馬利亞、斯裡蘭卡、阿富汗,也擴及越南、寮國等國難民,以及泰國本地的貧戶。
◎義診 及時拔病苦
9月16日是泰國常態型義診進行的第二次義診。儘管九點才開門看診,但在清晨五點多,預約看診的難民已迫不及待地在診間外等候。醫護志工體恤病患有苦待拔,七點陸續抵達診間進行事前準備工作, 九點一到,準時看診。
索馬利亞籍五歲的米亞(化名),昨天中午和七歲姊姊一起吃完木瓜不久,即不斷嘔吐並拒絕喝水進食,到晚間開始發燒。因此,待天一亮,媽媽就焦急地帶著米亞來到診間,跟著預約看牙醫的爸爸一起來,成為今天第一位看診患者。侯診時間,志工趕忙為阿米拉送上退熱貼。
媽媽說:「米亞從昨天開始發焼。不吃不喝,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幸好今天慈濟有義診有醫生,可以幫米亞診治。」在診間,小米亞一直把玩著志工佛珠上上人的法照。米亞靦腆地對志工說:「我好喜歡他。」真是法緣千里一線牽,連五歳的稚童都感受到上人悲心慈愛。
◎感恩 獲心靈喜樂
整個醫護志工團隊非常有效率而流暢地進行診療,在十點多掛號間已完成約九十位患者的掛號手續。
這時來了巴基斯坦籍查爾(化名)一家五口,查爾好感恩慈濟,感受到慈濟增加醫療門診真好,他特地帶二歳的兒子冠倫(化名)來請醫生開氣喘藥,因為冠倫有很嚴重的氣喘,有時一星期發作二、三次。這次正逢藥沒了,特別帶冠倫來拿藥。
「我上星期來看牙醫,因為左邊牙齦發炎,導致偏頭痛,幸好有牙醫替我治療,不然真不曉後果會如何。」查爾有感而發。
一直陪伴在旁的查爾太太,抱著一歲正在熟睡的小兒子,她充滿感謝的說:「我們來泰國三年了,除了冠倫有嚴重氣喘外,小兒子也有同樣的問題。可是我們沒有錢也沒辦法找醫生,所以真的很謝謝慈濟,謝謝每一位志工。」
下午二點多,完成最後一位現場掛號的牙科患者後,圓滿義診活動。醫療志工團隊三十九人,共同發揮良能,為一百二十九位患者及時拔病苦,也令其獲得心靈上的喜樂。


圖左 :索馬利亞籍五歲的米亞(化名),因為持續發燒,幸有難民義診活動及時為她診治,成了今天的第一位患者。[攝影者:呂錦淑]
圖右 :9月16日是泰國常態型義診進行的第二次義診,護士協助患者量血壓等。[攝影者:張惠珍]


圖左 :醫護志工體恤病患有苦待拔,七點陸續抵達診間進行事前準備工作, 九點一到,準時看診。護士正為難民患者測量血糖。[攝影者:張惠珍]
圖右 :慈濟志工陳秀佳(化名),將交通補助費提供給難民患者。[攝影者:張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