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歷經人生無常 貴婦發心佈施

歷經人生無常 貴婦發心佈施

E-mail 列印
8月26日晚上板橋慈濟志工一行十多人前往板橋市「國家世紀館」,除了宣導七月吉祥、齋戒及環保的觀念外,更鼓勵廣行布施,將此功德回向眾生,以達冥陽兩利。張秀春師姊以公司自製蛋糕提供結緣,所得全數捐贈慈善,會眾紛紛響應、法喜充滿。

會後眾人紛紛響應,由秀春師姊(右)提供賑災巴基斯坦的結緣糕點。[攝影者:林永坤]
◎福地福人居 福人居福地

華燈初上,涼風迎面拂來。板橋新站特區內,四處林立著富麗堂皇的豪宅。其中有著巴洛克風格的國家世紀館門口,又再度看到藍天白雲的慈濟志工親切的身影。志工們親切邀請會眾 進入會場,並讚歎他們福報多、功德大,才能擁有如此舒適的居家環境。

寬廣安靜的地下一樓宴會聽,社區會眾扶老攜幼的彼此寒暄,會場坐滿了一百多的座位。呂美智師姊帶領著中正區的10位師姊,隨著意境深遠的歌詞-「…點燃一盞心燈照亮這世 界,看那人間淨土在眼前…一個願無量善緣,菩提心永不退變。」整齊又優雅的手語,柔和的展現出慈濟人文的真善美。

◎施為堅牢船 能度貧窮海

嚴黃靜貽師姊一向好讀經書,善於詮釋上人宏願,引渡不少人間大菩薩進慈濟。她和生性檢樸且茹素的另一半,從婚前要求長輩辦全素食婚宴,到二十多年前得知上人在花蓮建醫院, 因感佩此慈心悲願,從此聆聽上人教誨,改變自己和先生的相處模式,從口才便給的辯婦轉為卑婦,無所不至的侍奉先生。夫妻倆儉僕過日,師兄曾經穿著綴滿補丁的內衣,師姊則去 撿拾菜販丟棄的蔬果,賃屋而居,把大部份的積蓄佈施出去時。夫妻同修,其力斷金,二人陸續圓滿榮董心願。

◎茹素護生 平安造福

影片中上人開示七月是歡喜吉祥月、孝親月,佛教的結夏安居與目犍蓮的供僧救母兩個佛典故事。三塗苦難如救倒懸,需仰仗眾人的虔誠,集中祈禱,虔承供養三寶。現代人殺生祭 祀,大肆焚燒金紙,為三惡道普渡,逆道而行。人們以訛傳訛的長久習俗要返正途並不容易。

「對的事,做就對了。」上人提倡正信與正念,身行正,利濟眾生。人人心存善念,時時虔誠敬天愛地。眾善匯聚,災難自會遠離,若被鬼魅之說影響生活,就是自開鬼門了。真正的 「普度」,應該要發大心、立大願,普遍去愛一切眾生。 ◎順境無常觀 逆境因緣觀

基隆張秀春師姊敘述其師兄正值中年事業發達之時,一日夫妻倆商議偷閒出國旅遊,沒想到隔晨,先生突然心肌梗塞往生。她因驚恐未來路要如何走?長久掉入痛苦深淵,難以自拔。 善緣俱足而巧遇志工以上人法語膚慰,深深體會到「明天先到,還是無常先到」。遂發心佈施且滿心歡喜的做慈濟事,雖較昔日疏於店務,但現糕餅事業反而蒸蒸日上。「福從做中得 歡喜,慧從善解得自在。」讓她走出逆境陰影。

◎一個願無量善緣 菩提心永不退轉

「用父母的心來愛別人的孩子,用菩薩的智慧來教自己的孩子。」科技公司董事長蘇羿恩師兄,自89年作慈誠,一路走來到現在,隨著他參與越來越多的慈濟活動,陪伴慈濟的孩子 成長,對這句話有很深的體驗。高中叛逆期的女兒,曾經是師長最頭痛的學生。而夫妻倆在進入慈濟後,身教的改變,使女兒在耳濡目染下,畢業後變成讓師長最感動的學生。

長期來長輩抱孫心切,期盼生子的壓力下,深深困擾著全家人,身為妻子的更倍覺委屈;也在發願付出,學作菩薩後,不可思議懷有身孕,也參加委員陪訓。今晚可愛的小菩薩亦前來 和大家結善緣。真可謂自造福緣,自得福緣。

張銀珠師姊一向過著很優適的生活,但兩女兒的不聽管教竟讓她得了憂鬱症,亦曾萌生棄世念頭,全家誤信旁人建言,浪費不少時間與金錢。直到慈濟志工引進環保站,「做中學,學 中覺,覺中悟。」現今在慈濟道場中,常見一家大小歡喜付出。

◎善用人生 來去自在

「------為何是我?」電視台節目製作人沈麗玲師姊自從醫生宣判她來日無多後, 常悲傷哭泣渡日。除了不甘心,也滿腹疑惑著!自己正處於亮麗的人生,有摯愛的先生和可 愛的稚兒,且事業順遂,為何無常會找上自己。「順境要有無常觀,逆境要有因緣觀。」上人的法語解開了她的心結。

「能善用時間發揮良能,才是真正有價值的生命。」不想待在病床枯等生命耗竭,她在醫生反對下離開了病房,重回了工作崗位。發誓要重現生命力量,善用分秒時間精進在菩薩道, 沒想到體力反而日漸恢復,連醫生都視為奇蹟。沈師姊現也成功配對骨髓捐贈,祝福她遠離病痛展開健康人生,慈濟道上攜手共進。

經由志工們勇於分享自己的生命歷程,眾人看到一部部大藏經,得以見苦知福,啟發智慧良能,人人惜福再造福,作個真正的富中之富。活動最後在手語隊「幸福的臉」中,劃下完美 句點。會後眾人紛紛響應,由秀春師姊提供賑災巴基斯坦的結緣糕點,彼此法喜充滿的相互祝福與感恩。

圖左 : 社區會眾扶老攜幼的熱心參與,會場坐滿了一百多個座位。[攝影者:林永坤]
圖右 : 志工嚴黃靜貽一向好讀經書,善於詮釋上人宏願,引渡不少人間大菩薩進慈濟。[攝影者:林永坤]

圖左 : 「用父母的心來愛別人的孩子,用菩薩的智慧來教自己的孩子。」蘇羿恩師兄對這句話有很深的體驗。[攝影者:林永坤]
圖右 : 沈麗玲師姊(左)自從醫生宣判她來日無多後,幸好有上人的法語解開了她的心結。[攝影者:林永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