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慈濟人醫會韓明元醫師,在現場擔任直譯的工作轉述成中文,演講內容替到,患有阿茲海默症的病患人數相當多。[攝影者:李仁傑]](/community/./images/community/F00D4C102A0011E8B9E23DBF91E2641A_0.jpg)
◎醫學預防講座 嘉惠社區民眾
美國慈濟新澤西分會於3月11日(週日)邀請新澤西州阿茲海默症協會的老年護理經理(Geriatric Care Manager) 雪莉・史坦納(Shelley Steiner),為社區民眾主講「阿茲海默症的預防與長期照護」。
慈濟人醫會韓明元醫師在現場擔任翻譯,轉述成中文。演講內容提到,相關醫學研究報導的統計數字,歲數八十五歲以上的長者,每三人就有一位罹患此症;年齡六十五歲以上,每九人就有一位是阿茲海默症病患。
雪莉強調,遺傳基因運動、生活習慣及社交活動,都是預防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重要的因素,特別是曾經有受過頭部外傷的人,要特別注意也是在未來得到此症的高危險群。因此她宣導:「大家無論是任何的年齡層,在騎乘自行車時一定要戴安全帽,預防頭部受傷。」
年長的父母親患有此症,全家人都需要在身心上做一個重健修護。家屬眼看著自己最親的人,除了智力行為能力衰退,加上幻聽猜疑、喪失安全感,一直到連吞嚥食物的能力都完全喪失,這是一場無法預測估計的歷程。長者需要經歷多少日子的長期照護與陪伴,有可能是十八個月到十八年,都無法斷定。
◎鼓勵人群互動 建立關懷網絡
聖明醫療中心(Holly Name hospital )也在現場提供大家免費的血糖、膽固醇、三酸甘油酯的抽血檢驗。因緣相當殊勝,羅勃屋強生醫院(Roberwood Johnson Hosiptal)的家庭科林偉如醫師,帶領羅格斯大學醫學院(Rutgers University)的四位學生,和兩位來美國短期進修的臺灣慈濟大學醫學院學生陳妍妤、曾培維,一同參與此次的活動,並在旁熱心協助。
這場醫學講座嘉惠當天參與的志工及三十多位的社區民眾,讓他們增長許多的醫學常識,大家受益良多。在會後的Q&A時間,發問的是一對兄弟,兩人專程為了患有阿滋海默症的母親而來請益。當他談起母親的病症,難過的說不出話來,而強忍住淚水,一分為人子女的孝心及其內心的焦急,令眾人不捨。
「當志工對預防阿茲海默症,有很大的幫助。」雪莉指出鄰里間彼此守望相助的重要性,並且鼓勵大家做志工,多與人群互動。


圖左 :來自臺灣慈濟大學醫學院的學生曾培維,熱心參與講座的醫療服務工作。[攝影者:李仁傑]
圖右 :一對兄弟專程為了患有阿滋海默症母親而來,流露出為人子女的焦急與不捨![攝影者:李仁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