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學員藉 由探索教育課程提升本身基本核心理念、活動帶領及課程規劃等。旨在讓更多人體會「團隊動能」之美,並產生回應、自省、感動,進而觸動自覺,提起勇猛精進心,學習承擔與配合;同時透過彼此回饋分享,增進學習效益。
探索教育課程分為動態與靜態。從「了解自己─人際風格」、「轉法輪機器人」、「心電感應」、「馬戲團」、「海狸修水壩」到「生命之河」。每個遊戲體驗完,都會留給小組討論時間,培養團隊的精神與默契,學習互相激勵,互相支持,展現熱情,形成共識。學習大愛的精神,有使命感與責任心,能做好人間菩薩的角色,經由慈濟人文,讓法入心、法入行。
◎自我認知與人際風格
首先登場的是由訓練員陳映月老師帶領大家「自我認知與人際風格」。自我成長的方法:一、自我認知,做到自我觀照。二、遇善知識,從他人回饋中自我反省。三、發露懺悔,從自我坦露中了解自己。四、聽聞正法,走向終身學習的道路。五、多做好事,多種福田。六、持誦經典,藉此培養定力。七、供養三寶,學習真誠待人。
學員聽了之後,如獲至寶,覺得很受用。接下來映月老師準備了四十八道題目,要大家輕鬆的應答,再分類出自我的人際風格與行為傾向。分別為四大類:表現型、平易型、分析型、駕馭型。
課程中依人格特質分成四組,進行討論後,在紙上寫下優、缺點和與人溝通的方式,再上臺和大家分享團隊討論的結果。
南投區學員張淑純分享,她的人際風格竟然是屬於駕馭型,深感意外啊!尤其二十幾個學員中,多數的人是屬於表現型和分析型,唯獨她是駕馭型,當下她真想一走了之,因為自覺自己並不是駕馭型,更不喜歡在團體裡被凸顯,她說她比較喜歡隱藏在團體裡,默默的欣賞團隊的運作,但事與願違,只好面對。另外,還發現自己一人必須獨立完成分析表,真是一大考驗,感覺自己無所遁形,要把自己的優缺點開誠佈公,真是一大難事,但她還是克服困難完成了這件事。大家給予熱烈掌聲鼓勵,稱讚她勇氣可嘉。
另外一位,也是南投學員的曾美慧,上臺和大家分享表現型的特質上的優缺點及如何跟他人溝通,明講、說重點、態度良好、動作快、得到回應,最重要的就是要尊重大家的決定,逗得大家笑聲不斷。
草屯區學員何家筠也和大家分享,性格沒有好壞之分,要看每個人的優點跟特質,了解及學習用他人所希望被對待的方式對待他人,建立信任,及運用自己的優點,不使用過當,調整缺點,控制過當。
老師引用鄭石岩的《覺•。教導的智慧》一書中,說到「每個人生來都是一塊寶,每個人生來都具有實現生命的潛能,那是唯一的、獨特的、值得父母去珍惜、值得教師去疼愛的、值得自己去肯定和自豪的。」
◎遊戲探索 寓教於樂
除了「自我認知與人際風格」是靜態課程外,其餘皆為動態課程。動態課程以遊戲探索為方法。「轉法輪機器人」,菩薩所緣,緣苦眾生,苦既拔已,復為說法。近年來,四大不調,天災人禍頻傳,慈濟人秉持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胸懷,深入災區進行勘災與關懷,平時常用的書面溝通,口頭溝通,發揮合和互協的團隊力與四攝法的領導力,才能做到救災的直接、重點、及時等原則。
演練開始,訓練員請大家模擬目前在海外有一個大型災難,要大家現場勘災,機器人代表災民的需求。團隊成員有勘災、後勤、採購組三種角色,如何做好規劃,順利製造出災民需要的轉法輪機器人是主要的任務。
埔里區吳秀銀口述還用心加上手勢傳達機器人是如何組裝。勘災組人員只能在災區勘察,擔任勘災人員仔細看及討論所見的機器人,了解與掌握災民的需求。並以雪花片組合的模型代表物資需求,透過溝通,告知後勤組正確的數量、形狀及顏色。後勤組將訊息告訴採購人員,採購人員購買材料後,由後勤組組合完成好的機器人,送交品管區確認,才算達成任務。
南投學員王燕妮分享,活動設計的非常真實,深刻體驗到溝通真的非常需要耐心。只採購十六個零件,就要溝通半小時,過程中,不起煩惱心也很難。不過更體驗到要多從經驗中累積智慧,否則在分秒必爭的救難行動中,如何成功救援?
了解溝通的重要性及人員是否適才適所。透過「轉法輪機器人」的遊戲,讓大家知道與別人溝通時,需表達清楚,讓對方真正聽懂,才能使事情順利進行。
下午的課程有「心電感應」、「馬戲團」、「海狸修水壩」、「生命之河」。這些遊戲都讓學員當主角,帶領實際演練。
「心電感應」,先讓學員排成兩排,兩兩相對,再找出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動作;挑選其中三個,再請大家兩兩互相背對背。訓練員喊「心電感應」的「應」時,轉身做一個動作,若兩人動作一樣,可以互相捶背或擁抱,代表彼此默契十足;若動作不一樣,就互相握握手,再接再厲。
「馬戲團」遊戲,讓學員們排成立體琉璃同心圓,把幸福快速送到最後一個人手上。「海狸修水壩」遊戲,設計為一至三十號的號碼牌等待被修復,要依序修復不得跳號;由一個人身體的某一部分碰到號碼牌,就算修復完成,學員們合和互協完成修復。大家學習小海狸堅忍不拔的精神,快速衝到岸邊修築水壩。
◎了解自我 也了解他人
南投學員劉宜蓁分享,要讓自己積極勇敢主動挑戰,入寶山不空手而回,當她第一個主動舉手出去演練講解遊戲規則與帶動時,才發現訓練員真的「沒有三兩三,無法上梁山」。她坦誠要認真聽老師教的規則、內容、順序、細節,還要有發自內心的熱情與笑容。所以她告訴自己「內心一直吶喊著:宜蓁加油!加油!已跨出勇敢的第一步了。」
南投學員蔡玉燕也說「心電感應」的體驗練習活潑有趣;「馬戲團」的演練,有立體琉璃同心圓運用,快速完成任務;「海狸修水壩」,雖以前練習過,但要帶領體驗就要熟悉遊戲規則,表達明確清楚。
「生命之河」的遊戲體驗過程中,每個人取得法寶-海綿墊,利用海綿墊來協助大家過河。「海綿墊不得離開身體,記得我們是生命共同體,讓學員們依序安全到彼岸。」信賴的建立,社會的責任,更責無旁貸。
埔里學員吳秀銀說,當個訓練員,真的不容易,必須頭腦清晰、條理分明、充分了解遊戲規則、口條清楚、情境鋪陳要適當、目標要明確,才能承擔「遊戲說明演練」工作。 她說:「從三位訓練員的身上,以及承擔演練的學員們在演練過程中,讓我學習到當訓練員要如何說明遊戲的原則,以及要注意說明遊戲時常犯的錯誤,讓我收穫滿滿。」
一整天的課程中,有歡笑聲、讚嘆聲、討論聲,更讓大家了解遊戲是生命共同體,從遊戲中體驗教育的真義。不只自己好、小隊好、一定要大家共好。探索自己,也探索團隊,學員們個個收穫滿行囊。
圖左 :演練「轉法輪機器人」時,埔里區吳秀銀(左一)口述還用心加上手勢傳達機器人是如何組裝。[攝影者:張正佳]
圖右 :「生命之河」的遊戲體驗,每個人取得法寶-海綿墊,利用海綿墊來協助大家過河,海綿墊不得離開身體,記得我們是生命共同體,讓學員們依序安全到彼岸。[攝影者:林世淵]
圖左 :「心電感應」先排成兩排兩兩相對,再找出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動作,挑選其中三個,再請大家兩兩互相背對背,訓練員喊「心電感應」的「應」時,轉身做一個動作,若兩人動作一樣,可以互相捶背或擁抱,代表彼此默契十足;若動作不一樣,就互相握握手,再接再厲。[攝影者:林世淵]
圖右 :「馬戲團」的演練,學員們排成立體琉璃同心圓,把幸福快速送到最後一個人手上。[攝影者:林世淵]
圖左 :1~30號的號碼牌等待被修復,要依序修復不得跳號 ,由一個人身體的某一部分碰到號碼牌,就算修復完成,學員們合和互協完成修復 。[攝影者:林世淵]
圖右 :「海狸修水壩」,大家學習小海狸堅忍不拔的精神,快速衝到岸邊修築水壩。[攝影者:林世淵]
圖左 :「轉法輪機器人」的演練中,擔任勘災人員仔細看及討論所見的機器人。[攝影者:張正佳]
圖右 :南投區曾美慧(右四)解說表現型的人格特質上的優缺點及如何跟他人溝通並強調最重要的是要尊重我們的決定,逗得大家笑聲不斷。[攝影者:張正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