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端上四攝法 英文志工細膩嘗

E-mail 列印
慈濟德州分會慈濟人以歡喜心迎接,首次在休士頓舉辦的「英文志工精進資源研習會」,活動從3月23日至3月25日,八十六位志工早已將會場整理就緒,誓讓來自全美九大合心區,五十六位華、美、越、拉丁、印度及緬甸 裔的學員,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研習會主題「建立菩薩家庭」,主軸來自「大愛共伴有情天、寸寸鋪路護大地」的延伸,內容以「四攝法」為核心,融入慈濟志工參與四大志業的分享,讓學員學習後,能夠落實在日常生活中,走入人群,啟發更多人同行菩薩道,以期達到佛法生活化,打造菩薩家庭為目標。

◎勇於承擔 營隊展現年輕

特別的是,今年研習會的課務團隊成員,主要為慈青學長及年輕志工。透過年輕人的精進力與創意力,將「四攝法」以活潑有趣的遊戲,及體驗活動等方式,引導學員體認其精神與內涵。

十九歲即隨著母親參與慈濟,年輕志工江子毅是勇於承擔此次研習營的總協調。他在工作之餘,分秒不空過,齊心與團隊夥伴策劃活動,深刻體會到,「不管有多大的挑戰,都有慈濟家人陪伴,因此勇氣倍增。」

江子毅曾在去年(2017年)負責全美慈青營隊生活組。他認為那是他遇過的最大挑戰,卻也獲益良多。他相信,只要真心真意地去做,那就對了,所以也沒什麼可怕的!

慈青學長范聖宗,承擔德州奧斯汀聯絡處慈青幹事,是位悲智雙運的牙醫生,平日常以「醫人醫心」提醒自己,依照病人的需求,及經濟狀況規劃治療。這次承擔課務長,希望透過適合美國本土年輕人來設計課程,可以接引更多非華語社區的英語志工。

◎打破籓籬 法繹廚師上菜

美國幅員廣大,籌備工作都是透過網路或電話進行,彼此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營隊前一天,工作人員就提前抵達會場,培養團隊默契,期許將課程更完整呈現。所以見面時候,立馬熱情地彼此擁抱、互道感恩,為研習營課程開始充電與暖身;德州分會執行長黃濟恩也向全體工作人員,表達至誠的歡迎與感恩之意。

學員們抵達機場,即使彼此不曾謀面,也因著熟悉制服,親切感油然而生。菩薩家庭的氛圍,從相見的第一秒起就感受的到。回到慈濟德州的家,透過破冰活動相互認識,「歡笑」拉近彼此距離,旅途勞累旋即拋諸腦後。

來自加州的戴比拉(Debra)藉著助行器,克服行動的不便,跟著團隊出班入班,參與課堂活動。她精神奕奕,隨時面帶微笑,完全感受不出因為關節炎,舉手投足都是痛的困擾。她說:「一聽說有研習會,第一時間就報名參加,也歡喜分享透過志工服務,感受到付出的幸福與法喜。」

開營典禮上,課務長范聖宗一身廚師裝扮來介紹課程設計,將「四攝法」如四道菜般串聯,循序漸進,提醒大家隨時隨地都可布施,彼此之間皆需愛語,要合和互協共同利行,把握機會教導人群利他同事度;若能將這「四道菜」--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精髓,徹底吸收及實踐,人人都能建立菩薩家庭;平易近人的引導方式,和幽默逗趣的裝扮,巧妙地為「法的饗宴」揭開序幕。

來自聖地牙哥的潔西卡(Jessica),曾經苦惱因為自己是拉丁裔,找不到一個可以接受多元文化的團體,而產生自卑感。直到大學時加入慈青社,重拾信心,並圓滿幫助弱勢族群的夢想。參與慈濟活動中,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敬老院帶動長輩們比手語,即使長者們已經失聰也無法講話,但透過手語的無聲演繹,拉近彼此心靈的距離,她支持用「愛語」來對待自己以及身邊人。

◎晨起薰法 分秒皆不空過

天光未亮,學員在靜思堂前整隊入班,且依序不急不徐地入座,閉目調養生息,在呼吸間享受片刻的「靜寂清澄」;聆聽證嚴上人開示的「四攝法」,學員更容易吸收研習營課程內容;再做做「大地和風」晨間早操,活動筋骨,可以整天精神飽滿地迎接豐富的課程。

「四攝法」中,「布施」為先。愛語、利行與同事,皆可視為布施的一種;因此第一堂課先探討布施的奧秘。學員親自參與演出,飾演施者、受者,體驗布施不是有錢人的權利,只要用心,一個擁抱或一個微笑,都是善的布施,感受三輪體空(無我相、無人相、無物量的相)的真正意涵。

來自印第安納州的馮柏齡,協助緬甸難民課業輔導,真心無私地協助學生在生活上及各方面學習。有四位曾接受課輔的學生,因此深受感動,以他為生命中典範,並付諸行動走上菩薩道,從受施者成為布施者,偕同參加此次研習營。

馮柏齡從慈善工作的財施,到教導精神理念的法施,進化到給予學生們勇氣,加入團隊的無畏施,這一切皆是從誠信為基礎;所謂「信為道源功德母」,他在付出中體悟到「三輪體空」的真實意,心念真誠地拉近居民彼此間的距離,成就社區菩薩大家庭。

來自印第安納州的緬裔學員孝(Shaw),在筆記上寫著馮柏齡力行「四攝法」,建立菩薩家庭,讓他們從受施者成為施與者,是他們心目中的楷模。對於馮柏齡不間斷的無私付出,孝無法用言語來表達,感恩淚水瞬間潰堤。

◎愛語潤滑 團結力量更大

瞋恚的話語會使人不舒服,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愛語」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起歡喜心;因此愛語就如同人與人之間的潤滑劑,可減少彼此摩擦。課堂上先透過練習,體會到言語中傷的威力,再練習用愛語回答,用柔和忍辱的方式化解傷害。一來一往中,學員們感受到謹言慎行的重要,也藉事練心培養不輕易受傷害。

希望能更認識慈濟與瞭解佛法,來自密蘇里州的柯林頓(Clinton),第一次參加研習營;參加後受益良多,他覺得「愛語」很適合用在家庭與工作上,尤其是和家人相處,也認為布施的第一步,是給予對方當下需要的陪伴;認識自己,學習面對未來挑戰,柯林頓期許自己一天比一天更好。

志工李彬綉是德州休士頓大愛幼兒園園長,對現今社會面臨少子化,及孩子在家過度受寵的挑戰,她以愛語及耐心來教導孩子,用誠心與家長溝通,不但獲得孩子的喜愛與家長的讚歎,也為幼兒園締造良好的風評。

探討「利行」的課程從「雙贏」遊戲開始。規則以小隊為一組,隊員們一起比手勢;若手勢不同,少數人得分;若大家手勢一樣,全隊一起得分。透過行動中練習取捨,體認自利利他及共同成就的歡喜;遊戲結束後,學員分享這樣的活動,體會到自己猶如生病的船師,即使自己身體不健康,卻有一份力量來成就他人到達彼岸。

「同事」課程的體驗遊戲「跨越河流」,讓學員體會在面臨災難或重大事件時,如何發揮自己及強化他人的良能,甚至是自認微不足道的付出,也能整合大家的力量,找到解決的方式,共同度過難關;並且從中滋養個人的特質及超越挑戰。

◎齊心合力 同事幸福饗宴

下午是茶語飄香的點心時刻,志工卻精心準備各種顏色的蔬果,作為料理大賽的食材,讓學員有更多的發揮空間;因為這次研習營的亮點之一,就是學員藉由討論,一起完成料理食物,將「四攝法」的精神融入食物及團隊互動中。

整個幸福饗宴的規劃,也考驗工作團隊的合和互協;從材料、廚具選擇、人數、天氣來不斷修改,最後選定在中庭舉行;食材會放置於中庭的大白牛車上,展現傳統農家的氛圍,也藉此譬喻團體活動如大白牛車,引導眾人離開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火宅。

學員先分組挑選食材,但如何慎選食材,確實做到不浪費,而且組員間融合彼此的選擇,這對於不下廚或是烹飪高手而言,都是一種挑戰。

休士頓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陳家彥處長與夫人,來到研習營晚會現場,與學員及參加營隊的兩個女兒一起同樂,體驗蔬食美味料理。陳家彥特別提及前不久,與慈濟合作辦職涯規劃,除了協助當地年輕人與臺灣來的留學生知道慈濟精神,也鼓勵他們事業成功後要回饋社會,造成良性循環。他還希望日後有更多的機會與慈濟合作,幫助僑胞,集合眾人的力量,將服務的範圍更擴大。

來自亞特蘭大的印度裔志工拉胡(Rahul)說,在「幸福饗宴」晚會中的「鐵人料理」,學習到團隊的建立及合作,及組員之間互相補位,共同完成一件事的精神,這就是他要帶回去與當地志工分享的重點。他非常開心可以來參加營隊,獲得正能量,讓他充足了電,最重要的是體驗「同事」過程中,獲得的法喜。

「四攝法」的能量,透過寓教於樂的遊戲或實作體驗,深入學員六識(眼、耳、鼻、舌、身、意),轉變成智慧資糧,也讓2018年的英文志工精進資源研習營,特別有意思!

圖左 :休士頓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陳家彥處長與夫人,來到研習營晚會現場,與學員及參加營隊的兩個女兒一起同樂,體驗蔬食的美味料理。[攝影者:王際舜]
圖右 :來自印第安納州的馮柏齡(圖中),協助緬甸難民課業輔導,真心無私地協助學生在生活上及各方面學習。有四位曾接受課輔的學生,因此深受感動,以他為生命中典範。[攝影者:蔡蕙菁]

圖左 :來自印第安納州的緬裔學員孝(圖左二)對於志工馮柏齡不間斷的為他們無私付出,無法用言語來表達,感恩的淚水瞬間潰堤。[攝影者:王際舜]
圖右 :來自亞特蘭大的印度裔志工拉胡(圖右一)分享,在「幸福饗宴」晚會中的「鐵人料理」,學習到團隊的建立及合作。[攝影者:王際舜]

圖左 :瞋恚的話語會使人不舒服,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愛語」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起歡喜心。[攝影者:王際舜]
圖右 :來自加州的戴比拉(Debra)(圖左二)藉著助行器,克服行動的不便,跟著團隊出班入班,參與課堂活動。她說:「透過志工服務,感受到付出的幸福與法喜。」[攝影者:陳宗坤]

圖左 :探討「利行」的課程從「雙贏」遊戲開始。透過行動中練習取捨,體認自利利他及共同成就的歡喜。[攝影者:王際舜]
圖右 :整個幸福饗宴的規劃,從材料、廚具選擇、人數、天氣來不斷修改,最後選定在中庭舉行;食材會放置於中庭的大白牛車上,展現傳統農家的氛圍。[攝影者:王際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