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協調李安鏵師兄問大家,「來馬來西亞難民您知多少?」「難民心苦的良藥,唯有一樣,那就是大愛。」[攝影者:黃宗保]](/community/./images/community/333AAE00A11C11E8B298C170B2C4C3B3_0.jpg)
在桃園機場候機時,慈青們把握時間加緊練習手語,靜靜地比著手語歌,形成一個特殊的景象,來往的賓客目光望向這群可愛又有活力的慈青,做了一次最好的國民外交。
桃園的天空陽光普照,炙熱的陽光從飛機往窗外看到美麗的陽光與藍天白雲,晴朗的天空一幅美麗的景象。每一位家人都是帶著期待雀躍的心情踏上前往馬來西亞的行程,搭乘早上8:50分中華航空班機前往馬來西亞,一路上飛越千山萬水、於下午1:30分來到吉隆坡。
從窗往外看,一整排翠綠的棕櫚樹映入眼廉,「馬來西亞雪隆分會我們回來了!」馬來西亞的家人已經在吉隆坡機場接機,因為遊覽車往機場的路上有些狀況,因此延宕近兩個小時,隨即驅車前往雪隆分會,於下午六點時分抵達雪隆分會吉隆坡靜思堂。
◎用心感受
兩地家人們彼此介紹雙方相見歡,在活潑熱情的氣氛下進一步的了解團員,接著跑這幾天的簡易流程。
「教學可怕嗎?」慈濟志工李安鏵問慈青們,大家有些沉默,一時無法回答,「與其說教學可怕,更怕教完了課程,連一個學生都不認識?」有慈青回饋怕英文教學有些困境。
李安鏵告訴大家:「我們要知道,我是為什麼而來?了解難民孩子到底需要什麼?我們能給他們什麼?他們又能從我們身上得到什麼?剛剛有同學說他害怕英文教學,不用擔心許多難民學生也會說中文了,其實用熱忱去感動他們,就是最好的教學。」
他提醒慈青夥伴們,到學校我們要跟難民孩子多溝通、交流,去了解孩子心中的苦,而解除心中的苦相信只有一樣就是「大愛」。
葉添浩醫師也是這次的領隊,他分享來到馬來西亞雪隆分會,希望臺灣的孩子們,能體會在馬來西亞的生活環境,多與馬來西亞慈青學習互動。
藉由這次的活動能夠讓馬來西亞慈青從學習中互相成長;從課程的相互研討,讓他們到Harmony和Unity難民學校來帶動孩子。
在帶動孩子的過程中,能夠知道孩子的生活型態,能夠融入他們的生活、體會難民小朋友心裡的苦,藉由這樣的見苦知福,能夠感受到身在臺灣的孩子們是多麼幸福。葉醫師希望能藉由這次的活動將愛傳出去,希望難民小朋友也能收到滿滿的愛。
◎用菩薩心與媽媽心陪伴
來自台南區的懿德楊順理媽媽,一開始做慈濟時、因為在學校的廚房工作,只上半天班,下午就會有時間,因此她義不容辭地接下懿德媽媽的工作,去年有機會來馬來西亞參加慈青交流團,讓她對馬來西亞慈青與家人有深刻的印象。
她很開心的是在半年前就有預約,如果可以再來的話就報名參加,今年再度踏上馬來西亞的土地,讓她有很深的感動,她覺得陪伴孩子就是用一種媽媽心來陪伴孩子,出來是把這些孩子當自己的孩子來照顧,其實她覺得有時候反而是孩子們在照顧她,大家互相學習相互照顧,以平常心來對待他們。
就像證嚴上人說的要用菩薩的心、媽媽的心態來照顧他們,她回想去年來是很緊張的,是抱著很歡喜的心情,想再見到那些馬來西亞的孩子,看他們有沒有長大一點。


圖左 :清晨五點半桃園靜思堂馬來西亞與印尼兩地交流團隊前往桃園國際機場。[攝影者:黃宗保]
圖右 :2018年全球慈濟大專青年國際交流馬來西亞團浩盪隊伍,展現莊嚴威儀,令機場群眾投以讚嘆眼光。[攝影者:黃宗保]


圖左 :總務黃福全師兄總是默默地在團隊未到前,打包清點物資,出團前更趕在團隊早齋時清點物資行李。[攝影者:黃宗保]
圖右 :在地慈濟家人與慈青夥伴活潑律動的鼓舞,盛大的列隊,歡迎臺灣交流團的到來。[攝影者:黃宗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