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慈青進偏鄉 義診體悟深

慈青進偏鄉 義診體悟深

E-mail 列印
印尼萬丹省西蘭市(Bojonegara Serang)鄉下,村民就醫不便,也缺乏醫療觀念,位於當地孔雀港工業區的海洋造船公司(PT. Samudra Marine Indones)一直想回饋村民,當知 道慈濟要辦義診活動時,公司與慈濟合作,跟八個村長說明活動內容,希望協助推動義診,嘉惠村民。

全球慈濟大專青年國際人文教育交流,印尼團第九天行程,8月12日清晨,雅加達天空還灰濛濛,一行人,坐著大巴士,駛上孔雀高速公路,往雅加達一百公里外的萬丹省西蘭市前進,要去參與義診服務。經一個半小時的車程,抵達義診的第三公立小學。

◎聯合義診 用心籌備

西蘭市村民除少數靠耕種、抓魚維生,大部分都在附近的海洋造船公司工作。這次義診,是海洋造船公司第一次和慈濟合作,廠長譚祝順說:「我們老闆很有心,想回饋村民。這裡醫療設施缺乏,村民就醫的情況也不好,聽呂蓮珠師姊說慈濟要辦義診,我們就極力聯合辦理。」

因為義診團隊需要用水、用電,造船公司也事先準備了發電機,並接洽大水車,共運了二趟水車,確保義診時,水和電都沒問題。

八個村莊的義診人數,原預期內科有一千人、牙科二百人,因此印尼人醫會動員八十位醫護人員,印尼志工出動八十人,加上造船公司二十位員工及慈青成員等,超過二百人來守護鄉親健康,給鄉親愛與關懷。

◎慈青唱跳 帶給歡樂

陽光普照,天氣相當悶熱,九點義診開始前,老弱婦孺的村民陸續到來,報到領取號碼牌後先在帳篷下坐著等待,志工也適時趨前關心問候。慈青們在現場先和村民熱情互動,再帶動手語「Ho── He Ho Ee Eh Oh , Ho ──He Ho Ee……」輕快的〈地球的孩子〉歌曲,接著印尼慈青帶動旋律活潑的〈Gemu Famire〉歡迎歌,帶給大家歡樂,也熱絡了義診現場。

在大帳篷下,進行開幕儀式,警察局、村長等代表,都來感謝慈濟和海洋造船公司聯合舉辦的義診,造福村民。造船公司總經理李光強說:「公司多數員工都是附近的村民,期待他們有健康的身體,感恩慈濟一起來照顧村民的健康。」

印尼人醫會正式成立於2002年11月10日,交流團領隊張政慶也說,慈濟在印尼已經二十五年,從1999年開始進行義診,至今超過一百七十次的中大型義診,來守護鄉親的健康、守護生命、守護愛,「只要慈濟人走得到、看得到的,都願意為鄉親服務。」

◎因有義診 鄉親心安

義診的空間,安排有三間教室是內科,二間是牙科;牙科又分拔牙和補牙區;藥領的藥局在內科隔壁。印尼、臺灣慈青和慈大同學,負責引導村民看診、拿藥、翻譯,並協助牙科醫生傳遞器具等。

造船公司員工Maksum,第一次帶著牙痛女兒來看牙醫,女兒蛀牙兩年了,只知牙齒有個洞,卻沒有去看醫師。人醫會醫師Dg Novita說她牙齒已嚴重蛀到牙根,先為她處理補牙,建議仍要再去牙科診所繼續治療。

Dg Novita醫師嘆道:「大部分病患都拖了很久才來看牙醫,有的要補牙,有的已經蛀到神經了。」小孩的牙齒衛教重於治療,平時就要保健,較能免於蛀牙。

另一位七歲小女孩,牙齒長到牙齦裡面。「要拔牙喔!先打麻醉針。」醫師在拔牙過程中,小女孩很害怕,雙手緊緊抓住椅把。慈青呂祉葳先拍拍她的肩膀,握起她的手,感覺她的手漸漸放鬆了,醫師也順利拔完牙齒。

「快!弟弟很害怕,去安撫他。」在牙科診間傳來的聲音,慈青楊程貴很想和小弟弟說些安慰的話,因語言不通,有口難言。呂祉葳說:「雖然我們之間語言不通,一個小小的動作,可以讓小朋友感受到我們的溫暖,讓醫生順利拔牙,小朋友也感覺不那麼痛了。」呂祉葳感受付出的歡喜。

還有一位女孩要拔牙,楊程貴協助醫生拿照明燈,只見醫師拿著麻醉藥針筒直接刺入牙齦……沒拔過牙的楊程貴,還以為麻醉針是打在手臂上,這下讓他驚訝不已。「拔牙時,看見牙齒蛀到只剩半截在牙齦裡,醫師從牙齦的深處挖……」經歷了拔牙「全紀錄」,感恩醫護人員的付出,更學到要好好刷牙,來保護自己的牙齒健康。

第四次參加印尼人文教育交流的慈青賴勻汝,在牙科也幫忙醫師傳遞器具、拿照明燈。「醫師跟我說要給他甚麼器具,因為語言問題,我只能重複口誦,請旁邊的印尼慈青拿給我器具,我再拿給牙醫師。」所以賴勻汝仔細觀察需要哪些工具,並利用牙醫師休息的時候,自己記在筆記本上,記住工具的印尼語,多做幾次就比較上手。賴勻汝覺得可以幫醫師的忙,很開心。

◎愛心微笑 傳遞溫暖

在內科,有一位八十五歲、駝背的奶奶走路蹣跚,由兒子陪來看病,醫師說她血壓高、咳嗽嚴重、有肺氣腫。兒子說:「媽媽是三個月看一次病,我以機車載客賺錢,一天只可賺三到五萬印尼盾,而看一次醫生,要花八到九萬印尼盾。」

這次村長通知有義診,兒子立即帶媽媽來看診。兒子感恩地說:「回教過年時,去年(2017年)年底,慈濟有來發放,我知道慈濟人很善良,來幫助我們沒能力的人,我們相信慈濟。」

黃智筠也一起牽著這位奶奶量壓血壓,她說:「就像看到自己的奶奶,我付出一點點微笑,奶奶也開心對我微笑,這就是我在服務中的最大收穫。」而幫奶奶量血壓的年輕男護理師很親切,總是笑瞇瞇,他很驚訝慈濟可以把各行各業的人融合一起展現大愛,已參加慈濟義診兩次的他說:「只要慈濟有義診,就一定參加。」

◎披星戴月 有愛不累

在小學的校園角落,印尼當格朗區的慈濟志工,為提供三百多人的餐食,前一天先運來瓦斯桶、爐灶、工作檯、鍋、碗、瓢、盆……幾乎將廚房的用具全搬到學校來。

大熱天,掌廚的窗口賴貞月,在帳篷下揮汗如雨,拿著大鍋鏟在烹調食物,其他香積志工忙著又洗又切,並為接近中午看診的村民準備飯包。飯包有滷蛋、豆腐、長豆、高麗菜……菜香四溢,讓大家飢腸轆轆。

也事先準備人醫團隊和志工們的早、午餐,為了保新鮮,志工呂蓮珠和香積團隊,於前一晚到批發大市場採買新鮮菜蔬,因為量多冰箱無法存放,呂蓮珠就將所有食材搬到她家,讓它們「入住房間吹冷氣」。

忙到很晚才就寢的呂蓮珠,翌日凌晨二點就起床蒸粽子,要給大家當早點。她說:「身累,心不累,有願就有力。」她也勉勵慈青要精進不懈,扛起天下米籮的重任。

而其他當格朗的香積志工,在凌晨三點左右,披星戴月趕往義診地點做準備。中午前,香積志工將煮好的飯菜做成一包包的飯包,送給來看診的鄉親當午餐,呂蓮珠表示,「我們有吃,也要讓看診的鄉親有得吃;煮一份素食給人歡喜,讓大家知道素食好吃。」

◎首次辦理 習取經驗

來義診的村民不如預期踴躍,只有二百九十六人,動員那麼多志工,做了這麼多準備,呂蓮珠深感可惜且不捨,「不捨很多村民不了解自己需要就診,他們也擔心檢查出來有病,而無法接受醫療。衛教及相關醫療宣導,是未來可以加強的部分。」

造船公司的廠長譚祝順表示,「這次聯合義診,是第一次,經驗較不足,因為去年底慈濟發放時,來了很多人,以為這次也會有眾多人數,畢竟義診與發放的屬性不同,之後會好好規劃。」他期待下次的義診可以為更多鄉親「拔除病苦」。

透過海外義診服務,慈青們也上了一課,了解「人生最苦是病苦」,唯有保護自己身體健康,才能發揮生命的良能。

圖左 :慈青賴勻汝,在牙科幫忙醫生傳遞器具、拿照明燈,賴勻汝覺得可以幫上醫師小小的忙,很開心,也要學習醫師義診無私奉獻的精神。[攝影者:張如容]
圖右 :義診開幕儀式中,海洋造船公司總經理李光強,致詞感恩有慈濟一起聯合義診,來照顧村民的健康。[攝影者:張如容]

圖左 :在內科引導的慈青黃智筠,對長者不時用微笑表達關心,當付出一點點微笑時,奶奶也會開心微笑,黃智筠覺得這是她最好的收穫。[攝影者:張如容]
圖右 :負責引導的印尼慈青施美君(左),在診間外關懷病患的同時,還幫忙確認病患領藥單號碼與名牌要相符,從中學習做事要謹慎。[攝影者:張如容]

圖左 :在內科診間,慈青劉筱愛關心就診的小朋友,雖然語言不通,傳遞一個小餅乾,小朋友都會很開心。[攝影者:張如容]
圖右 :小女孩要拔牙,需打麻醉針,慈青楊程貴(左)從她看醫師的眼神,能夠感受到她對醫師的信任。[攝影者:張如容]

圖左 :病患就診出來後,慈青呂聿嵐一一核對,親切地引導他們到藥局領藥。[攝影者:張如容]
圖右 :12歲的施勇胜是印尼慈青施美君的弟弟,中文流利的他,協助義診翻譯,同仁賴郁文為他別上「環保花」,感恩他用心付出。環保花於臺灣行前總集訓時完成,大家帶來這一分真誠感恩每一位後勤志工及醫師、護理人員無私奉獻。[攝影者:張如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