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慈懿會的價值在哪裡?

慈懿會的價值在哪裡?

E-mail 列印
「慈誠懿德會」是慈濟教育志業的特色,也是教育史上史無前例的創舉。慈誠懿德肩負的是身體力行,以身作則的規範,扮演的是輔佐的角色,協助輔導學子們生活禮儀、道德倫理,在他們心理、情緒困擾的時候,適時的關懷、 傾聽、協助。慈誠爸爸、懿德媽媽是學生慧命的啟蒙者,如何扮演好輔導的角色?

新生營典禮前一天(9/4),人文處邀請學務長謝坤叡來分享,慈懿該如何與導師、諮商間相互合作配合、新世代學生的相處方式和技巧。希望透過慈誠爸爸、懿德媽媽的關懷,以及一分亦師亦友的感情,陪伴學子們度過大學歲月,進而培育成具備慈、悲、喜、捨胸懷的現代青年。

◎不要把他當小孩

謝坤叡學務長引用王本榮校長,在新生家長座談會中所說的:「其實來到大學,首先要學習怎麼樣去做大人?也就是通達知識,通情達理的人。」從今天開始,慈誠爸爸懿德媽媽要縮放自如,什麼叫縮放自如?不能把一個大人永遠當小孩,要很明確的告訴他們:「你是要當大人的時候,你就是大人。」但是,需要幫助他、呵護他、關懷他的時候,我們還是保有親情的部分,去呵護他們。

為什麼有些年輕世代,不願意走出家門,不願意跟外面的人溝通?因為他在自己的虛擬世界、在自己建構的世界裡,有最好的溝通。可是要面對外界、新的環境時,他會退縮。為什麼?因為:不熟,不會,不棒。

不熟悉,不曉得會遇到什麼樣的困難,乾脆不要出去好了。不會,要怎麼去做?又拉不下臉來問,或許他就裝不懂甚至不想懂。在他的世界裡,打電玩很棒,很會講笑話,一旦走出來卻無法與人互動,這是現在孩子最大的問題。

學務長懇請慈懿爸媽:呵護小種子、小幼苗,是應該的。不要忘了,很快的他就會變成小樹了,所以還是要給他一些挑戰的機會。來到學校,要學專業知識,畢業之後,有相當的能力,可以成為社會的棟樑。有一些孩子來到慈濟大學,他很有目標,他有方向。也有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邏輯推理跟統合能力不足的,面對面的溝通跟建立關係的能力也不足。

孩子有沒有很好的溝通的能力,不足的我們要引導他去補足。另外,我們跟得上年輕世代的腳步嗎?不需要跟他們一樣去虛擬世界打怪,不用去賺寶物。但是,最起碼,要知道他們現在在做什麼,才能和孩子的頻率接在一起。學務長建議:「先瞭解模式,後摸清細節;先瞭解孩子的作息,他們關心點是什麼?先跟孩子有交集,再變成朋友。」

◎您的價值存在了

「你提供工作什麼價值?工作提供你什麼價值?」這個嚴肅的問題,換來鴉雀無聲。學務長打破沉默:懇請爸爸媽媽想一想,您提供慈濟大學或學生什麼價值?慈濟大學或者是慈誠懿德會提供您什麼價值?慈濟人常說的付出無所求,並不代表不能得到回饋;因為回饋可能是有形的,可能是無形的。

慈濟大學的學生可以提供您什麼樣的價值?慈懿家族的十二個孩子,如果有一個兩個,甚至五個和您交心,這樣的感受就很大。如果,這一個家族,好像都跟我很無緣,怎麼辦?也請您想想,這些和您沒有緣的孩子,有沒有提供您什麼價值?所謂的價值不見得只有正向的回應,對您不好的人,也可能是您的貴人。

孩子們剛離開家,開始學習獨立自主;有的人立刻展翅高飛,有些人還要再跳一陣子,翅膀夠硬才可以飛。學務長給予慈懿爸媽莫大的鼓勵:其實,能清楚並瞭解學生的問題,您的價值就浮現了。就算無法立即或根本解決他的問題,但是有了幫他的那顆心,您的價值就存在了。

◎愛的收穫者

歷年來,新生營的工作團隊都是由各系所二、三、四年級的慈懿爸媽承擔。分配在課務組,醫學系三年級的懿德媽媽陳蘭芳,家庭和睦、孩子乖巧,她謙虛表示,不是自己能力好,是因為環境給予我們,希望有一點點的回饋。加入慈懿會十多年,她覺得:「這個團隊很單純、很溫暖,讓自己發揮能做的,從各種活動中學習;付出學習、學習付出都是相輔相成的。」

教育無法立竿見影,馬上看到成果,陳蘭芳戰戰競競,一屆又一屆地承接,十多年來有很多令她難忘的回憶。去年還參加了第一輪社工系孩子的婚禮,她很欣慰:「那個孩子的媽媽,從臺南親自拿帖子到臺北來邀請我去參加,事先也沒告知,卻要我上臺代表家長感謝來賓,真的很感動。我們一點小小的付出,讓家長這麼肯定我們,這是很值得的。」

想起那個孩子,陳蘭芳笑了:「她到花蓮讀四年書,哭了三年,而現在回到醫療志業體大林慈濟醫院服務,還能單獨去訪個案,成長很多,這應該是在慈濟大學的人文和整個大環境的薰陶。」

醫資系四年級的懿德媽媽方麗雲,會參加慈懿會最主要的是:陪伴這些孩子度過離家、適應新環境的失落感,讓他們有一個愛的歸宿。和孩子互動需要製造機會、一些方法和時間,才能累積愛的能量,當然不會馬上有成果。她勉勵新手慈懿爸媽:「當你用心去陪伴的時候,孩子會有所感受,到了二、三年級,會慢慢得到孩子愛的回饋;那時候你會覺得你不是付出者,其實是愛的收穫者。」

◎最好的後備團隊

終於可以坐下來和導師說說話了。沿著和敬樓左手邊走到底,轉個彎就是A102教室,空氣中透著淡淡的柚子香,敲門進入教室,是英美系的導師和懿德媽媽的溫馨時刻,林谷靜老師帶來一大袋她父親種的麻豆文旦,送給媽媽們品嘗。英美系的懿德媽媽除了劉淑真,其餘都來自臺中。

臺中到花蓮,路程其實很遙遠,每個月都會到慈大,他們替老師著想,很努力的幫忙關心學生;更重要的是,代替導師跑臺北、跑臺東、臺中進行家訪;讓家長更瞭解慈濟體系對他們的關懷。懿德媽媽也會隨時轉達,每一位同學家的情況,在慈濟適應得好或不好。

有時候,有些同學心裡有事,不見得會直接告訴老師,反而願意和懿德媽媽談;有了慈懿爸媽這個系統,老師就可以提供學生更好的協助。林谷靜老師彎腰鞠躬送上柚子:「感恩懿德媽媽,你們是我們最好的後備團隊,給我們很大的支援。」

當了十二年懿德媽媽,因中風中斷一年,今年接續第四輪的劉淑真:「一直想要趕快好起來,所以我一、三、五做復健,二、四、六針灸治療,復原得很好,還要繼續復健。」除了右手比較不靈活,其餘都很好,她信心十足地:「我可以復原的。」

劉淑真急著回到慈大當懿德媽媽,因為在互動的當中,她學到了把別人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還有呢?她想了想說:「我第一輪帶的孩子,到現在我們還有來往喔!」那一年,家族孩子發生車禍,老師打電話給淑真,她剛好到花蓮慈院當醫療志工,志工服務結束後,留下來陪伴這個孩子到出院,她才回家。「我們感情變得很好,他結婚我也有去參加。」淑真開心作結論:能夠發揮良能是一件很美的事情。

誠如學務長謝坤叡給予慈懿爸媽的鼓勵:其實,能清楚並瞭解學生的問題,您的價值就浮現了。就算無法立即或根本解決他的問題,但是有了幫他的那顆心,您的價值就存在了。

圖左 :醫資系四年級的懿德媽媽方麗雲(中),在新生營典禮前的課務團隊會議。[攝影者:張嫦娥]
圖右 :醫學系三年級的懿德媽媽陳蘭芳(右),在新生營典禮前的課務團隊會議。[攝影者:張嫦娥]

圖左 :人文處教育組劉議鍾組長和課務團隊,進行新生營流程和工作項目的說明。[攝影者:張嫦娥]
圖右 :人文處活動組田淑琴組長,為大一懿德爸媽說明班級活動的默契。[攝影者:張進和]

圖左 :人文處邀請劉登下爸爸,帶領一年級懿德爸媽練習團康的帶動,希望帶入班級和新生互動,及早破冰、凝聚。(右起:劉王秀梅、劉登下、張嘉澍、謝坤叡)[攝影者:張進和]
圖右 :一年級懿德爸媽、課務團隊,跟著劉登下爸爸練習團康的帶動。[攝影者:張進和]

圖左 :林谷靜老師帶來一大袋她父親種的麻豆文旦,送給媽媽們品嘗。英美系的懿德媽媽除了劉淑真(右),其餘都來自臺中。[攝影者:張進和]
圖右 :人類發展暨心理學系的師長和懿德爸媽,為迎接新生交換帶領孩子的心得。[攝影者:張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