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在慈濟月刊擔任記者的范姜惟詠,第二次參與法脈宗門精進共修,收穫很多, 平時很容易忽視小細節,以為完成,事實上卻沒有做好,印證了上人說的,要多用心。[攝影者:楊文道]](/community/./images/community/F6D1F7B0D06511E8B298C170B2C4C3B3_0.jpg)
在慈濟月刊擔任記者的范姜惟詠,第二次參加「傳承靜思法脈、弘揚慈濟宗門」志業體同仁精進共修,10月13日她跟著大隊來到靜思精舍一起體驗精舍師父們「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農禪生活。
在簡報室一隅,長相甜美可愛,個子嬌小的范姜惟詠,正使勁移動窗戶,卻發現窗戶的軌道歪掉,關不起來,用力移動,終於順利關上,「我們很容易忽視小細節,以為完成,事實上卻沒有做好,印證了上人說的,要多用心。」兩扇窗戶偏掉的軌道,令范姜惟詠體悟不偏離軌道,才有正確的方向。
收穫很多,每次參加都有收穫,平時聽聞上人的法,可以很快將佛法融入生活中,「這兩扇窗的軌道要調整好,凹槽才不會藏有塵垢,開關時才不費力氣。」上次出坡是鋪被子,「要舖平上輩子,做好下輩子」范姜惟詠對於兩次的出坡,都有新的體悟與學習。
范姜惟詠也談及課程中,印象最深刻是「許孩子一個希望的未來──從921重建道減災工程」,學校都是鋼構,是一個安全的建築,那時常常看見從組合屋的上課到學校興建完畢,經歷這麼多年,都還記得這件事。
曾有一所希望工程學校得到教學卓越獎,校長上臺領獎時把握一分鐘的機會,表達對慈濟的感謝。九二一大地震已十九年,雖然事隔多年,大家仍將那份感恩銘記在心,令人感動。
高中開始參加世界展望會活動,大學有機緣加入慈青社,與慈濟的緣分再度連結。畢業後,范姜惟詠有機會進入慈濟志業體服務,這善的種子幼時已植入心田,因緣成熟,自然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