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3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精進不只充電 還能夠升級

精進不只充電 還能夠升級

E-mail 列印
「一根木炭往往很容易熄掉,所有木炭聚集在一起,火就不會熄,所以大家齊聚精進,還會更旺!每次都說是回來充電,其實讓我更堅定道心。」臺中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林英超,覺得參與2018年「傳承靜思法脈、弘揚慈 濟宗門」志業體同仁精進共修研習,得到很多新知。

與臺中慈院一起走過篳路藍縷過程的林英超主任,2006年來臺中慈濟醫院報到,就參加第一屆法脈宗門營,2007年受證慈誠委員,幾年後又受證榮董。臺中慈院軟硬體方面,從無到有,一開始二十幾位醫師,到現在近二百位醫師,門診一科一科增設;現在可以做很多高難度手術,林英超覺得自己還需要再精進,要不斷往前走。

◎慈濟智慧庫 人人得新知

林英超喜歡充實新知,每堂課都很認真聽講,他讚賞閻雲校長沒有一張投影片,沒有講稿,可以把心中的話,講這麼清楚。這次來上課,發現有很多很有智慧的人才,他們的經驗讓我們更能夠成長,所以不只是充電,還能夠upgrade(升級)。

「善的經濟」,怎麼樣讓這個善更能發揮它的效能?林英超從閻雲校長的演講得到很好的訊息;同樣會刺激醫師在醫療上,會更加精進。

現代很多科技、AI人工智慧,逐漸要取代醫療的時候,事實上醫師對病人的膚慰,還要更了解病人的身心,幫助他從一個病人到健康的人。醫療這條路走起來,不只是看他的病,還有關心他的家人、他的環境、生活形態;甚至他的心靈層面,醫病又醫心,所以會做得更廣。

從慈善志業副執行長劉效成的分享,可以看到慈濟的慈善很有智慧,慈善並不是隨心所欲,不是只給救濟,有很多方法,有很多程序,不會重複,是經過一系列的規劃。而且可以一步一步真正膚慰到案家的心,甚至幫助他再站起來。

「想起證嚴上人的開導,因病而貧,因貧而病。」林英超更體會醫療跟慈善是分不開的、是結合在一起的;醫療若沒有慈善,做不到那個暖度。「這次收益很多,感受很深!不只是充電,而且還讓自己升級。」這句話讓林英超講了無數次。

在臨床上,林英超遇到很多志工,也會常勸病人去接觸環保,「因為做環保是可以動手、動動身、動動腦,但是不會太勞動,所以對開完脊椎的病人,也是一個很好的復健運動。」林英超總會想到環保老菩薩,一直希望能幫他們做一些事情。

社會長照是一個方式,怎麼樣用這個長照的心,也許需要加強的。坊間有很多醫師在做長照2.0,他們慢慢地也能夠有「同體大悲」的心,這個社會就會祥和。「我有一些朋友,原來都在打球、運動、玩,他們接觸長照2.0後,開始去往診;想要去關心病人。有一次朋友來看門診,很開心知道朋友終於找到自己的方向。」

因為工作忙碌,很少跟著慈濟志工在社區盡一己之力,跟志工比起來自己覺得很微薄,如果有機會希望能出去做,因為感受很深、很受用,就可以與人分享,「在此精進,共知、共識,但回去要共行!而且這個共行真的要行,行是最重要。」

◎溫馨大家庭 可勝任愉快

回想2006年那一年,剛來到慈濟的時候,看到的都是好的,來不及看到不好的,覺得在慈濟有被愛的那種感覺很奇妙,「即使互不認識,可是你對我真的很好。」就會覺得這整個環境是很溫暖,不覺得有什麼辛苦,即使工作很晚、很累,拖著疲憊的腳步,回去還是暖和的。

「能夠服務病人才是福氣,病人給我服務是我的榮幸!」林英超都會盡力把事情做得盡善盡美,「有些時候不能盡如人意,也希望能夠把損失降到最低,這是我行醫這麼多年的體驗,而且我可以做到。」

在慈濟,很開心,頭髮變多了,也變黑了;唯一不變的是體重,大概瘦不來,因為沒什麼煩惱。在慈院十幾年,感覺每個人都很好,有家的感覺,很喜歡,這感覺很好。

談起頭髮,早期還有一段故事。那時林英超覺得蠻有自信的,第一次見到慈濟基金會副總林碧玉時,林副總問他會開什麼刀,他說除了拿血管裡的血栓之外,其他都會。林副總問他的頭髮本來就是這樣嗎?他說不是,是燙的。林副總又說,來慈院就像個道場,你這個頭髮不行。他答應林副總會去把頭髮理好。

但還沒去理髮。幾天後,上人行腳臺中慈院,志工去見上人,當時的陳院長請他一起去見上人,他發現大家都穿藍天白雲的制服,服儀很整齊,只有他穿不一樣。上人有關心問:「那一位是誰?」那時,坐在裡面的林英超還是一頭如鳥巢的頭髮。

那次見了上人,林英超很感動,就決定想要來臺中慈院報到了,會覺得這個環境,無論以後有震撼教育,或是參加精進營、有拜經共修,讓他覺得很心安,就會想要跟著上人。

◎精進收穫多 堅定一念心

這次營隊回精舍出坡的時候,被分配在茄子田拿剪刀採茄子。在臺中慈院,雖然有時候會去種香蕉、種菜、採荔枝,但不是農家子弟出身,會覺得很新奇。「平常都是拿手術刀,拿這剪刀比較輕鬆,不用怕剪錯,而且比較好使喚;平常我就拿手術刀,拿剪刀做起來會隨心應手,有些困難的角度都可以剪。」

每年都很期待來精進,每次有不同的體驗,還可以跟好朋友互相敘舊、展望未來;不認識的人變成認識;跟不熟的人變得很熟;也接觸到慈濟的進步。慈濟一年一年的進步,轉型、升級,藉由一起共修的力量,讓每一位同仁對慈濟的心更堅定。

「這次來是有收穫的,不僅攝受自己的心,還可重新充電得到新的能量;如果自己不充電,永遠都是一些舊訊息,是會跟不上。覺得慈濟在進步,而且這個進步是很迅速的!」林英超主任一再肯定這次法脈宗門營的收穫。

圖左 :林英超主任很喜歡參加法脈宗門精進共修,充實新知,每堂課都認真聽講。[攝影者:邱瑞連]
圖右 :進入慈濟之前,林英超醫師有著一頭捲髮。[攝影者:林英超]
圖左 :第二天的課程,回靜思精舍體驗出坡,林英超主任被分配在茄子田拿剪刀採茄子,覺得不困難。[攝影者:李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