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11月0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宜蘭 人醫捨休守護外籍漁工健康

人醫捨休守護外籍漁工健康

E-mail 列印
太陽浮現,海上吹來的冷風,令人錯覺是秋抑或冬!這樣有陽光的南方澳漁港,每一艘停泊的漁船上都有人在忙碌著魚網整理、船艙清潔等等,工作的人黝黑的膚色、憂鬱卻透出炯炯的眼神,他們大部份來自熱帶國家,包括印尼 、菲律賓、越南等來臺灣工作的漁工朋友,遠渡重重每洋,來到異地謀生,終年在海上工作辛苦不在話下,當身體有病痛,離鄉背景又沒有家人照料,他們是如何度過?每每想起,不由得心疼了。

假日的停車場,遊覽車一部接著一部,滿載著遊客參觀祝大漁物產文創館,然而許多藍天白雲的身影卻直接繞過這個熱門的觀光景點,抵達港灣內的南方澳第三拍賣魚市場,在這裡,由移民署、漁業署、勞工處、蘇澳區漁會與慈濟共同舉辦的「外籍漁工義診」已經邁入第五年了,今天(10月28日)有二二六位包括醫護、翻譯、志工以行動一起守護二八○位漁工朋友的健康。

◎福田一方邀善士

有別於往年,今年有志工的家屬、親友及翻譯員的孩子、慈濟照顧戶參與了,他們都想來了解慈濟義診在做些什麼!有的從山的那一邊員山鄉來、也有從海的那一方花蓮來的;為什麼假日還要逺道來服務呢?他們說:「剛好今天是假日!」「剛好時間可以! 」「就答應載人過來!」所以,好不熱鬧的凝聚這麼多人,為漁工朋友付出一份心力。

燦爛的陽光,透過薄杉的冷風,眾人的甘願歡喜,讓多變的秋天,化為溫煦宜人、水波不驚的光暈,慢慢穿透至每個人的心中,成為一股暖流!

◎捨休付出 人醫助義診

今天的醫護人員由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許文林醫師帶領東區人醫會團隊四十一人從花蓮出發北上,結合宜蘭在地開業醫師,有簡再興醫師、仁濟中醫診所劉德才院長、清華牙醫診所溫清華醫師、陳鴻政牙醫師,還有宜蘭區義診全勤醫師黃文通中醫師等共同組成,農委會漁業署葉建宏科長表示:「感恩慈濟與政府單位一起合力照顧外籍漁工的健康,這必定有助於台灣漁業的進步與穩定。」

九點開始的活動,七點半志工就已經各就各負責的工作岡位,香積團隊在羅東聯絡處準備超過五百人的便當、場佈完成、花蓮人醫會志工已將牙醫診療床及器材備妥,牙科、內科、中醫、家醫、推拿等醫療人員就位,藥劑一一排列妥善,掛號、引導的志工、奉茶的靜思小志工、司儀、音控、義剪都在等候需要看診的漁工朋友走進來,我們當以對待家人的心情,給予溫暖的服務。

◎人醫用「心」醫病

人醫不同於名醫,在於不只醫病更醫心,江俊廷醫師十二年前開始在台中慈濟醫院服務,同時打開他的義診視界;四十一歲罹患癌症未期,經過四個月積極治療,奇蹟的趨逐了癌細胞,一場生命之戰令他重新思考生病的緣由與人生意義,與家人的溝通是他面對的最大障礙,所以他來到東北部宜蘭開始一個人生活,罹患癌未他不與死亡妥協,而是選擇面對問題,重新活過,努力用「心」療癒病人,更利用假日參與醫院及慈濟的義診。

一般人重症後無不以多休息、少勞累來休養身體,江醫師反其道而行,他說:「還能活著,是提醒我自己要把握當下,來義診不覺得累,會累的是身體,心不會累,轉換環境反而是放鬆,沒有累的理由,我覺得義診是療癒的好方法,對身體是有幫助,因為身體放鬆了,才能得到修復。」

江醫師認為人會生病大多與心病有關連:「身心是合一的,心開了,身體就好!最好的醫病方式,不在醫生的藥,也不在醫生開的針劑,而是同理病患的心,醫病之間的信任還要解開病人的心結。」

透過義診,江醫師走入了非尋常的百姓家,看見腦袋以外的世界,為了沒有辦法到醫院的病人,他力行「病人走不出來,醫生走進病人家。」

一個月四周的休假,只有一個假日可以自己安排時間,他卻利用在義診:「走出來看看不一樣的世界、不一樣的風光,很放鬆!」即使面對一些不諳中、英文的漁工,比手畫腳的看診,也算另種風情!

◎手心由上翻下 圓滿助人心願

勞工處吳志宏處長提及:「宜蘭縣的外籍勞工有15,000人,其中漁工有2,500人,南方澳就占了1,300-1,500人。」小小的南方澳漁港有來自印尼、菲律賓、越南與大陸的漁工,在這國際性的場合,要聽懂對方所表達語言又能不引起誤解,翻譯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現場的語言翻譯大多由移民署及勞工處派遣,今天印尼籍的新住民鄭安娜卻是自願且歡喜的主動參與。

20歲嫁來台灣,公婆相繼往生後,家道迅即中落,陪伴身心狀況不定的丈夫,身兼多職,生活依然困窘,慈濟適時介入關懷,感念慈濟人的陪伴,並在經濟與孩子獎助學金上支持,回饋的心一直在醞釀,遇到志工邀約,很歡喜的答應承擔翻譯,她說:「不論是印尼同鄉的人,或台灣、其他國家的人,我只要有小小的力量都願意付出,這是我的心願!」能夠翻轉手心,已然是貧中之富!

◎百轉千迴護道種

為了承擔義診司儀工作,排除萬難的新加坡慈濟志工陳蘇姍,從第二次義診開始,她都自假、自費搭飛機回台灣承擔任務,今年蘇珊接受位在塞浦路斯的新公司業務培訓,為義診得提前兩天結束培訓,身為新職員,且還沒正式上任就想請假?此舉挑戰著老闆的觀感!

時間迫近、蘇姗愈是心急,是婉拒?是請假?這可考驗了她的抉擇!經過一翻思量,終是鼓勇氣,面對未知的新制度她向陌生的塞浦路斯籍老闆提出請假:「只要給我搭飛機的時間就好了,義診結束我馬上回來,」她覺得:「因為善的種子已經播下,需要繼續澆水才有萌芽的機會,而且一年只有兩次,如果不來澆水很可惜!」意料之外,老闆認為這是善事所以破例准許,只是:「在這麼迫切之下提出,下不為例。」

究竟讓蘇姍為什麼堅持來臺灣承擔司儀?她說:「每次我都和漁工朋友聊天,感覺上他們都把我當作朋友,像熟悉的老朋友般會主動找我,要求拍照、把竹筒交給我!」

「今年的上半年義診停辦,這次他們會很期待,而我就像是來見老朋友一樣,他們沒見到我也會失望,一次一次給他們慈濟的訊息,像今天就跟他們分享菲律賓這個時候也正在辦義診,我就告訴他們,您在這裡接受義診,菲律賓也正在辦義診,我給他們看影片,他們很感動慈濟在他們的國家幫他們的家人。」

◎存小錢做好事 漁工朋友不落人後

每一次義診,蘇姍就會向漁工朋友提醒存小錢、行大善的竹筒故事,今天菲律賓籍可利梭(IBONG CRISOS TOMO)又帶來竹筒,因為慈濟幫助大家,他也要幫助其他人。蘇姍告訴漁工朋友,好事是有心人的參與,不是有錢人的權利,一點點小錢也可以幫助人。

除了自費自假,還要長途飛行來回新加坡與台灣,這番的體力折騰,值得嗎?

蘇姍表示:「 上人教導我們付出要無所求,感恩我有不錯的生活與工作,應該要回饋,一點點、一點點的把愛的種子灑下,不能把錢看太重,要能捨、要散播愛,讓這個世界更淨化更美好,這很值得!」

漁工朋友常在海上工作,當李美靜師姊在宣導海洋環保時:「看一下我們對海洋造成哪些破壞!」許多漁工朋友都趕緊探頭去看螢幕簡報,如同蘇姍所言,這群漁工們是很善良與可愛的,是需有人給予正確引導。

「我的心,在靜思中感恩…」隨著祈禱聲,大家以各自的宗教方式祈禱,有人低頭、有人胸前合掌!義診告了段落,每個人都得再度回到自己的生活軌道,這份虔誠,雜揉在天清水藍的港岸邊,凝聚成一幅祥和、寧靜的畫面,期待彼此再度的相聚!
圖左 :活動前,翻譯人員跟隨志工逐一向停泊在港岸的漁船上的漁工邀請前往義診。[攝影者:許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