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生命中最深刻的記憶

生命中最深刻的記憶

E-mail 列印
「老了,什麼事都做不來囉!」資深慈濟委員王美雲拄著拐杖,一步步慢慢走,邊看海報邊說著。這天是2014年4月25日慈濟周年慶,母親節之前,王美雲來到玉里靜思堂;同仁黃麗雲聽了安慰說:「您就是玉里靜思堂的 寶,只要站在這兒,就是莊嚴道場啊!」讓八十四歲的王美雲笑得很開心。

在玉里地區,早期的委員已年邁,且下一代的年輕人都外出工作。「還好這兒有麗雲,環保站要靠阿龍(林玉龍)運作,麗雲可說是這兒的常住囉,我們年紀愈來愈多歲,都沒法度了……」王美雲搖搖頭有感歲月流逝,身體機能退化,心有餘而力不足。

◎玉里首富之女 行善不為夫知

王美雲出生於臺中縣清水鎮,受過日本教育,小時候,她的父親舉家來到民風淳樸的花蓮縣玉里鎮安居、開創事業,因父親有經營生意的本領,在鎮上開碾米廠、做檳榔生意,也投資石油事業,而成為玉里鎮的首富。

家庭富貴、生活無虞,但父親卻很勤儉,在鎮上人人知曉。父親每到農家去收稻時,總帶著一個簡單的便當出門,做為自己的午餐;王爸爸過著簡樸生活,農民們看了都很讚歎,口耳相傳成為地方上的美談。

王美雲結婚後,與先生開店經營汽機車零件批發生意,育有三男三女;除照料家庭生活及照顧孩子之外,需忙著店裡的事業。自小從父親的身教耳濡目染,平常懂得節省生活費用,做生意有了收入,她從收入中悄悄存下一筆私房錢。

「是六千元或是六百元?已不記得了,想不起來啦!」王美雲努力追憶往事,仍是記憶模糊,她幽默笑著說:「那些錢,沒讓先生知道啦,是我當時所有的積蓄,也是第一筆善款,交給鴻德醫院曹醫師的太太。」

慈濟玉里分院,在1999年3月之前是鴻德醫院,家住玉里靜思堂對面街道旁的王美雲與曹太太自然很熟識,一開始,她只知道曹太太(陳靜枝師姊)一直為花蓮的師父證嚴上人收功德款,每月交給師父做善事。

「我收到這筆善款,高興得睡不著覺。」王美雲引述當時曹太太收到這筆款項的喜悅心情;也因這分善心,曹太太帶她前往花蓮靜思精舍面見證嚴上人,這是她第一次見到上人。

看到上人慈悲的身影,聽到開示柔和的聲音,王美雲受上人感召,回來後決定幫上人募心募款。「上人對我說了哪些話?真的記不起來!他給我的感受很深。」想了許久,王美雲哽咽說:「看到上人,我淚水直流就是了。」

◎幫籌建院經費 義賣三寶

記憶力因隨著年齡增長而退化,有些事情已記不清楚,也因於2010年心臟植入心律調節器,王美雲有時候會滿臉紅咚咚,行動不如前。「甚麼是建院三寶?還記得嗎?您不是很會包粽子嗎?」黃麗雲像女兒撒嬌媽媽一樣,問著她。

「義賣的建院三寶,有玉里五穀粽子,義賣一百多萬元、還有三民的草仔粿、瑞穗饅頭啊!」黃麗雲這段話,勾起了王美雲的回憶:「有啊,我有幫忙洗粽葉、包粽子;在秀枝師姊家,還有專門炒餡的,也有負責炊粽的。」黃麗雲接著說:「大家分工成一條龍,還義賣到南非、日本喔!」

說起建院三寶,王美雲想起父親與上人興建花蓮慈濟醫院的因緣、上人建院的艱辛,她又紅了眼眶,用雙手擦拭忍不住的淚水,但她內心卻充滿感恩與喜悅,這也是她這輩子記憶最深的一件事。

◎女兒悲智雙運 父親發心

「每當回花蓮聽到師父(上人)建醫院的困境,大家都眼淚直流,我將師父蓋醫院的訊息帶回家告訴父親。」父親聽了卻很懷疑地回一句話:「哪有可能?一位女眾師父哪有能力蓋醫院?」

玉里地區的委員也都覺得很不可思議,「這需要很多錢呀!不是小數目。」可是大家看到上人要做的事,都不忍心讓上人自己一人負荷這麼重的擔子,所以大家決心要幫師父來完成這件事。

每次回去靜思精舍開會,上人提及建醫院的事情,很多委員聽了都眼淚直流,上人會說:「有願就有力。」那時,看到花蓮精舍的師父們靠做鞋子的工資過日子很感動,回來就到處去募會員,但大家能繳的款項不多,一次收五十元,要收多少才能建醫院啊!

為什麼上人要在花蓮蓋醫院?王美雲將上人的理念告訴父親:「因東部地區醫療資源缺乏,我們這兒的居民生病就需送到北部就醫,遇到緊急狀況交通不便又路途遙遠,假如花蓮能有一間大醫院,是我們的福氣!」

「如果花蓮師父真正做對的事,我就出三十萬元。」王爸爸雖樂善好施,做事卻不輕舉妄動。王美雲很有智慧地引導父親進一步理解,她說:「慈濟是講因果,師父說有願就有力,師父是為佛教、為眾生。」

父親為了說出口的三十萬元,便開始默默觀察慈濟的情況,內心就已有了打算。經過一段時日後,王美雲再對父親說:「師父已經開始蓋醫院囉!您可要出錢了。」父親心服口服地告訴女兒:「我一次布施十萬元,會分三次圓滿功德。」王美雲談到此事,露出燦爛的笑容。

在民國七十年代,能捐出三十萬元算是大發心,難能可貴的富中之富,當興建醫院時,王美雲的父親已生病,後來他知道醫院要啟用了,很是高興。為了幫助建院,王美雲一直很捨得:「先生的錢,就是我的錢,我主動付出就是啦!媽媽給我的玉鐲子,還有經書的木架,也拿出來義賣。」一提起早期的慈濟事,王美雲兩眼發亮高興說:「有次接到電話通知,上人來了,我再忙都要放下工作,趕快過來了。」

◎願行慈濟路 輕安自在

在旁的黃麗雲再提醒王美雲,除了幫師父建醫院,年輕時還有做過訪視喔!「對啦,最為感動的個案戶,他住的房子很破爛,我與曹太太看了很心疼,我們就拿出身上的錢幫助他,我知道不行這麼做了,要開會提報。」

那時,去看個案,大家都跟著訪視幹事張澄淇一起出去關懷,從以前到現在,他一直都是訪視幹事。在玉里地區大家都很讚歎張澄淇八十歲才學電腦,到目前玉里區的資料,張澄淇一字一字鍵檔,歸類得很清楚。

每當颱風過後,下大雨,王美雲怕個案戶家裡受損,要去災區訪視,需走過搖搖晃晃的鐵橋,「走在鋪有木板的鐵軌,往下看,真害怕,就是害怕也要去!」黃麗雲解釋這條「樂合橋」,已改為腳踏車步道,位於玉里鎮樂合里。

停歇一會兒,王美雲輕輕說了一聲:「最小的女兒已往生了。」關於小女兒的事,她不願意多提。而談起孫子看阿嬤做慈濟做得高興,也投入慈濟志業,進入大愛電視臺工作,讓她很欣慰。時分已近中午,在大女兒的陪伴下,王美雲拄著拐杖的背影,「前腳走,後腳放 」顯得輕安自在。

這是2014年,來到玉里靜思堂與王美雲敘舊,轉眼,歲月已過了五年,如今王美雲將近九十歲高齡,存五十歲在上人開設「壽量寶藏」,正是青壯年的四十歲,「祝福王美雲師姊身體健康,日日法喜充滿。」

圖左 :慈濟委員王美雲看到志工綁素粽的海報,想起早期建院三寶,其中一寶是玉里五穀粽子,為花蓮慈院出一點力,她也有參與其中。[攝影者:張如容]
圖右 :「您就是玉里靜思堂的寶,只要站在這兒,就是莊嚴道場啊!」大家都希望王美雲師姊常來玉里靜思堂。[攝影者:張如容]

圖左 :王美雲師姊,回想起上人當時建設花蓮慈濟醫院的艱辛,不禁哽咽,紅了眼眶。[攝影者:張如容]
圖右 :王美雲師姊在母親節之前,與大女兒回到慈濟人的家「玉里靜思堂」參加活動。[攝影者:張如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