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陳玉敏女士幸運的成為慈濟捐血活動中,第三千袋的捐血菩薩。慈濟紐約分會送上小小的禮物與祝福。[攝影者:周秀琴]
慈濟紐約分會與紐約捐血中心(New York Blood Center)合作舉辦捐血活動轉眼已八年了,眼見紐約的血荒日趨嚴重,於2009年起,每年兩次的捐血活動 增至為3月、8月、11月共三次。
3月14日,紐約慈濟志工一踏入青年會(YMCA)熟悉的場地,就忙著整理佈置活動。望著陰暗的天空,想著昨日狂風豪雨造成有些地區停電、停水、樹倒等災禍。不禁為今日來 捐血的民眾憂心,期盼菩薩們湧現,又恐受阻於風雨。
◎做夜車趕來捐血
陳首岑女士很懊惱的提到上次去到捐血會場,因為沒帶有照片的證件而被拒絕,內心感到非常遺憾,但捐血助人的善願始存放在心中,所以今天特地提早到達會場,準備捐完血後趕到 曼哈頓上班,利用有限時間完成心願。
陳女士沒想到居然是第一位簽名捐血的會眾,心中默默地祈求希望身體檢查順利通過,能將血捐給需要用的人。完成捐血後直說:「能幫助到人自己也很開心,雖然還要趕去工作,沒 關係!我已經習慣了。」
謝健昌先生在康州餐館工作,為了不錯過這次捐血活動,連夜坐車趕來,到達紐約已清晨四點多了。才休息兩三個鐘頭,又由華埠(中國街)坐車來法拉盛。身體檢查前還蠻擔心的, 害怕會因舟車困頓影響血壓,所幸一切正常。坐在捐血等候區時,能付出的歡喜寫在臉上;助人的法喜充滿心中。
◎二十年捐血紀錄
您聽過捐血會上癮嗎?「捐血會上癮的,不捐血心裏好像少了些什麼。」來自馬來西亞的陳先生風趣的比喻捐血的感言。
既然是「癮」,就有可能是經過相當長時間所積成。陳先生擁有二十年的捐血紀錄,而且是「隨遇而捐」。1999年以前在家鄉捐,1999年來到美國後,至今捐血沒有缺席過。
那是1990年,陳先生的一位朋友身體造血的功能失調,每個月都得到醫院輸血,否則整個人就像洩氣的皮球,渾身乏力,疲憊不堪。陳先生和幾位朋友相約到醫院捐血,用這個最 簡單貼心的方式,以「 血」補「血」,回饋醫院的血庫和醫院對他朋友的醫護。
一個善念成就了二十年的捐血因緣。志工向陳先生說:「一袋血救人一命,二十年來你可是救了好多人,功德無量!」陳先生謙虛地表示:「我最大的願望是:我的血有用,能用。其 實,捐血獲益最深的是自己,因為捐血中心會通知驗血的結果。捐血就像是個警鐘,也是身體健康的指標,捐一次血,也是做了一次健康檢查。」
捐血救人,驗血報告可以提醒自己保持健康,行善兼身體環保,何樂不為?從他這一次邀請好友李先生一齊來捐血,已然預約捐血緣的再續!
◎累積第三千袋血
多次捐血的陳玉敏女士,沒想到自己幸運的成為此次捐血活動中,累積第三千袋的捐血菩薩。她幸福的說,只是在盡自己的能力範圍,為社會獻愛心;並建議社會中的善心人士,如果 在經濟條件無法付出幫助別人時,捐血其實也是個不錯的方法,同時對自己的健康也有益。
慈濟紐約分會感恩她的付出無所求,送上慈濟人感恩的心意--小小的禮物與祝福。同時紐約捐血中心長島分部主任葛瑞(Benjamin Greco)先生,為感念慈濟紐約分 會的付出,也致贈感謝牌,慈濟美國總會醫療基金會副執行長廖濟權醫師興奮的說:「從2002年開始和捐血中心合作到現在,終於累積滿三千袋血,這真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三千袋血不僅僅是個數目,它也代表慈濟人為守護社區民眾的生命與愛,持續宣導及影響更多社區民眾共同為挽救生命而貢獻自己的鮮血。愛的種子由一而生無量,紐約血庫的血荒也 能迎刃而解。
圖左 : 第一位登記的陳首岑女士完成捐血後直說:能幫助到人自己也很開心,雖然還要趕去工作,沒關係!我已經習慣了。[攝影者:周秀琴]
圖右 : 謝健昌先生坐在捐血等候區時,能付出的歡喜寫在臉上;助人的法喜充滿心中。[攝影者:周秀琴]
圖 : 紐約捐血中心長島分部主任葛瑞(Benjamin Greco)先生,為感念紐約慈濟分會的付出,也致贈特別貢獻獎牌。[攝影者:周秀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