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來自馬來西亞學員楊忠建(中),懺悔過去所造諸惡業,茹素將功德回向過去所殺一切眾生。[攝影者:廖偉辰]](/community/./images/community/EE7FBE20A91411E9B5288061D0B56DFF_0.jpg)
◎懺悔所造諸惡業
來自馬來西亞學員楊忠建:「希望多做點好事彌補過去……」
「我不曾跟別人分享,這是第一次。」楊忠建個子不高,忠厚老實的外表,說話不疾不徐,曾經是一位劊子手,很多生命因此毀在他手裡,這故事得從他的工作開始說起……
楊忠建在姊姊的接引下加入慈濟,於2013年受證慈誠。早在未進入慈濟之前,他從職木杉砍伐工作公司的經理,負責到山上巡視砍伐樹木的工人。由於馬來西亞是熱帶雨林國家,生活在深山裡面的動物非常的多,鹿、山豬、山羊,還有天上飛的野鴿、小鳥、斑鳩等。
長年進出杉林的楊忠建,經常與一群喜歡打獵的朋友聚在一起,久了自己也起了興趣,於是購買一把槍跟著大家一起畋獵,許多野生動物都逃不過他的槍眼。
雖然事隔多年,楊忠建也已經進入慈濟,但是留存於腦海裡的兩個印象,久久無法忘懷。故事發生在一座人煙稀少的原始深林裡,也是各種野生動物出沒的地方,這一天楊忠建帶著槍枝來到深林裡面,並躲在樹林裡觀察,他等啊等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二十分、半小時、一個小時,「耶!有動靜!是豬的叫聲,五一……五一……」
楊忠建細看,原來是一隻母豬帶了三隻可愛的小豬,牠們從樹林中慢慢地走出來,或許是出來散步、或許找食物、或許等待爸爸回家。一家四口高興出遊,心性單純的母豬,心裡只有孩子,根本沒有防備,林中有人正等待著捕捉牠們,當餐桌上的佳餚。
山豬發揮母性,當孩子趕不上的時候,牠頻頻回頭「五一……五一……」這時楊忠建趁著母豬不注意時,迅速握好手中的槍,不偏不離,砰了一聲……母豬瞬間倒下,「媽媽遇難了!」三隻小豬驚慌亂竄,掉頭逃進深林裡。「原來一個好好的家庭,被我破壞了。」回想這真實故事,楊忠建很懺悔,讓失去母愛的小山豬沒有媽媽,牠們逃跑情境至今歷歷在目。
◎知錯悔改 善莫大焉
說道野鴿(臺灣人說的斑鳩)楊忠建非常內疚。野鴿爸爸為了養活一家,牠白天從窩裡飛出來,循著方向去覓食,天空之大牠不迷失、不畏苦,只心繫窩裡的母鴿和小鴿,到了傍晚,又是依循同方向回到牠們的家。
已經觀察很久,了解野鴿作息的楊忠建,這一天午後他仍然帶著槍枝等候著,時間已是夕陽西下,等待已久的楊忠建,不時抬頭往上看,看著鴿爸爸是否依舊經此方向而過,放眼一看,果然,遠方的飛鳥從小小的身影,慢慢地變近變大,他算準距離搶口朝天砰了一聲……鴿爸爸馬上從天空中掉下來,逃過一劫的鴿友各自分飛,是否因此失措方向逃難,再提起這事楊忠建深深懺悔。
野鴿跟人一樣,為了顧及一家子的生活,白天去上班,晚上回家,沒想到途中遇難了,再也回不了家。楊忠建說,打下來的雖然只是一隻,但是窩裡的母鴿和小鴿正等候鴿爸爸帶回來晚餐,「等不到食物,是否因此餓死。」想到這裡心非常的難過懊惱。
原來存著一分「好玩」的心,沒想到也要付出代價。楊忠建說曾經一位學佛的好朋友(已故)每天誦唸《地藏經》,也奉勸他:「放下毒槍……」可惜楊忠建聽不進去。直到進入慈濟,每年七月吉祥月與精舍連線拜《地藏經》,讀到經文中,「若遇畋獵恣情者,說驚狂喪命報」他驚慌,如被電觸到似的。
楊忠建驚覺,一切眾生無始劫以來因果循環因蔓不斷,生生世世互相酬償沒完沒了。沒學佛,沒有聽聞佛法不知可怕;現在學佛了,每天聽上人講《法華經》越聽越覺得良心不安。懺悔往昔更要改往修來,受證後開始茹素的楊忠建,發願要用自己的小愛,愛護一切眾生,還要鼓勵組隊,一起「把愛找回來」,讓個案轉成志工,讓脫隊的志工再歸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