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3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中醫保健回歸自性 孩子找自我

中醫保健回歸自性 孩子找自我

E-mail 列印
慈濟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慈科大)於2019年8月7到9日於蘇州靜思堂舉辦青少年中醫研習夏令營,8月8日進入第二天課程。第二天課程包括舒活推拿、五行藥膳、自我探索及增智醒腦大補帖,講師為慈濟蘇州門診部中醫 師及慈濟科技大學老師。

◎歷史故事為藥引 舒活推拿保健康

在第二天課程展開之前,慈科大學生藉由生動有趣的戲劇演出,介紹中醫起源及遠古時期、商周時期到秦漢時期的重要代表人物,黃帝、炎帝、神農氏、伊尹、扁鵲、華陀、張仲景等等,讓學員認識中醫的起源。

中醫的發展是由食療開始,利用食物的特性做治療,之後發展進入穴位按摩,經絡通了人體就會舒暢,如果症狀嚴重時才需要中藥及針灸等等的治療,因此穴位按摩是經絡養生原則。

接著由慈濟蘇州門診部葉威廷中醫師講述「舒活推拿術」,也就是利用經絡穴位按摩作為保健養生。

葉醫師介紹了經絡保健應用在經絡貼敷、視力、肩頸、手部以及腳部的保健。經絡貼敷最常應用的是三伏貼,包括夏三伏貼和冬三伏貼。葉醫師先一一介紹各部位重要的穴位及名稱,帶著學員找到各部位的穴位並自我按摩,體驗按摩之後各部位都有明顯的舒活感。視力保健及可以刺激長高的腳部湧泉穴按摩是其中最受學員喜愛的部分,課程最後驗收時,好幾位學員已經把眼部四周七個穴位名稱都記住了。

課程最後葉醫師開放學員問問題,學員踴躍發問,問題五花八門,來自蘇州本地的周青陽問怎麼樣才不會長高,讓大家跌破眼鏡。原來十四歲的他最近一直在長高,他怕長太高和大家形成了距離。葉醫師告訴他長高沒有不好,只是有些人長太高造成脊椎側彎,請他注意姿勢和脊椎就好。來自南京夏琬紓特別問老師有關於頭、耳、鼻的穴道,因為她的爺爺和爸爸有時候耳鳴、她連續上補習班會頭脹脹的,所以想多瞭解一些。

◎藥膳食補吃對才是補

早上第二堂課由慈濟蘇州門診部劉明宗中醫師講述「智慧良方-五行藥膳」。中醫體質有虛證體質和實證體質,虛則「補」,實則「瀉」。有時虛實相雜, 不可一味的「補」 (如進補)或 一味的「瀉」 (如減肥或排毒、降火氣等)。因此藥膳養生也是因時因人而異,在藥材的比例方面必須做調整。

劉醫師詳細介紹各種不同的症狀,可以應用的藥膳,以及各種季節宜及不宜的食物,最簡單的判斷就是「當季當地的食物都可以吃」。健康的飲食習慣應以清淡為主,用餐定時定量,進食八分飽,避免食用加工或快餐品,多攝取富含鈣質及維生素C食物,並且避免就寢前進食。

由於劉醫師是素食者,他特別提到素食者需特別注意蛋白質的補充,黃豆、黑豆和毛豆「豆豆三兄弟」,是素食者取代動物蛋白質最好的食物。另外維生素B12只有動物才有,因此素食者必須另外補充。

◎遊戲中找出自我

下午養息之後,接著由慈科大江宛儒老師帶領學員進行「自我探索」。尷尬青春期的青少年,有的孩子很快找到自己的興趣,有的人卻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是甚麼。這堂課宛儒老師透過遊戲,一次又一次的引導學員在最自然最放鬆的狀態下,寫下自己的特點,最喜歡的人、最喜歡做的三件事、想成為甚麼樣的人,進而找出自己的興趣和自我。

來自上海的楊瑞瀚最喜歡自我探索這堂課,瑞瀚說他在這堂課中找到自己的興趣,老師引導要我們寫下最喜歡的人、最喜歡做的三件事、想成為甚麼樣的人,他想的都和籃球相關,在閉上眼睛沉澱的三分鐘裡,他想的是打籃球,他說:「我喜歡創造,我希望可以為這世界貢獻,我喜歡打籃球,我希望以後成為籃球明星我也覺得我打得很好,我在這堂課我找到自我。」他希望下個暑假可以再參加這個夏令營。

◎ 睡飽和運動 頭好壯壯

最後一堂課由慈濟蘇州門診部中醫內科主任梅惠文博士壓軸,講題是「增智醒腦大補貼」。中醫對於增智醒腦常用的方法有頭療、針灸及中藥,考生常用的方藥如天王補心丹、益氣聰明湯、孔經枕中丹等,都是從古時候就用來幫助頭好壯壯的處方藥。對於面臨學習壓力的青少年來說,很需要能夠增智醒腦的特效處方,這堂課梅醫師貼心地送了四貼增智醒腦大補貼給學員,這四貼分別為「打通任督」、「摩頂放踵」、「專注當下」、「回歸自性」。

「打通任督」中通過人體背後的督脈和人體正前方的任脈,在頭頂相交,即中醫所謂的小周天,梅醫師特別找出一個最簡單最有效的運動,兩腳張開與肩同寬,把腹部突出,兩手向外挺開伸直、手掌向上,此時任督二脈氣血通暢、馬上頭腦清楚,是增智醒腦大補貼第一貼。

「摩頂放踵」是藉由按摩頭頂的百會穴及腳底湧泉穴,讓從頭頂到腳底即所謂的大周天通暢;「專注當下」則是透過各種方式練習,讓自己專注在一件事情上面,才能把每件事情做好;「回歸自性」是從頭頂開始放鬆到腳底,誠實勇敢面對自己的缺點,才能夠從中解脫出來,才能認識自己才能更清淨。而充足的睡眠和運動則是頭好壯壯最好的方法,才能得到最佳的學習。

來自山東的邢書瑋從第一天的開營就非常認真聽課和搶答,已經十二歲但個子明顯偏小的書瑋表示,他覺得這堂課收獲最多的地方就是怎樣保護眼睛及如何集中注意力。書瑋說他很容易注意力分散,他說:「通過這種方法可以讓我的注意力凝結,讓我的注意力更集中一些。」

兩天的課程下來,每堂課雖主題不同但是環環相扣。課程的設計以青少年最關心的課題為主軸,中醫的各種治療保健都是依著經絡進行,中醫保健的目的最終回歸到自性,疾病自然不藥而癒。

圖左 :慈科大學生藉由生動有趣的戲劇演出,介紹中醫歷史故事。[攝影者:魏國林]
圖右 :葉威廷醫師為讓學生更加了解推拿常見的穴道,特別邀請學員上台協助展示各部位穴道的正確位置。[攝影者:魏國林]

圖左 :來自南京的夏琬紓因為爺爺和爸爸有耳鳴、她連續上補習班會頭脹脹的,特別問老師有關於頭、耳、鼻的穴道。[攝影者:魏國林]
圖右 :慈濟蘇州門診部劉明宗中醫師講述「智慧良方-五行藥膳」。[攝影者:魏國林]

圖左 :慈科大江宛儒老師帶領學員進行「自我探索」。[攝影者:魏國林]
圖右 :江宛儒老師一次又一次的以最自然最放鬆的狀態下引導學員進行靜心的活動。[攝影者:魏國林]

圖左 :來自上海的楊瑞瀚(圖前排中)在自我探索這堂課中找到自己的興趣。[攝影者:魏國林]
圖右 :慈濟蘇州門診部中醫內科主任梅惠文博士主講「增智醒腦大補貼」。[攝影者:魏國林]
圖左 :來自山東的邢書瑋(圖左)覺得課程收穫最多的就是怎樣保護眼睛及如何集中注意力。[攝影者:魏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