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知正念不懈怠 守志奉道信願行

2022/03/20| ◎李瑞香,林煒程/屏東報導
列印
2022年首次的高屏區培訓課程,今日(3月20日)在高雄靜思堂上課,講經堂內坐滿了新發意菩薩,精舍德英師父以上人的法為學員們勉勵。

師父分享,「上人的法其實很簡單,可以運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不只是 在慈濟裡,在工作崗位上或是家庭裡都能夠運用得上。像靜思語提到的『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就是勉勵自己向上的良方妙藥。如果生活中有遇到障礙、有困難,才是好事情。」

德英師父期勉大家「踢到鐵板時更要抱著感恩的心情」,相信之後遇到困難就可以迎刃而解,因為上人說過「不要小看自己,因為人有無限的可能」。師父最後勉勵大家要接引更多人進來慈濟大家庭,一起為社會做更有意義的事,一個影響一個或兩個,社會上向惡的人就會更少,善惡拔河中善的一方就會贏得勝利。

◎正知正念不懈怠 守志奉道信願行

德宣師父在全臺視訓線連線中,分享培訓的意義,「認識慈濟就是要培養正見的信念,最重要的還是要訓練守之不動的道心。」;「所謂的精進,精就是心無雜念,進就是永不退轉。新發意菩薩今日來接受培訓,要永遠秉持初發心,在菩薩道上逆增上緣,永不懈怠。」

「團體之美,美在有條不紊」,德宣師父教導大家問訊禮佛,這是入佛教的第一扇法門,德英師父與德柔師父也現場指導學員儀軌,整齊劃一的動作,代表著合和互協的道場,這也是學員行入慈濟學佛行儀的起步。

德宣師父進而講述靜思精舍的起源,以及慈濟基金會各功能會徽的意涵,培訓的精神在落實恪守「佛法僧」三皈依法,培訓委員應當傳承慈濟竹筒歲月的修德精神,「守志:信守『戒、定、慧』;奉道:以『慈悲喜捨』在八正道中實踐。」

◎修行日常三合一 盡己之力展微光

德英師父為學員們講授「精舍日常」,師父引述上人對於精舍修行人的形容,「就像是一隻一隻的小螞蟻,大家一起團結起來關懷天下事;更像是一隻一隻的小小螢火蟲,發揮每人的極微光的力量,一起點亮世界。」精舍修行人的道場就在每個人的身心靈裡面,而這個道場更是一個走入人群的修行道場;靜思道場的精神是要在工作中攝心,不離佛法展現在行動中,將工作、生活、修行三者合一。

德英師父分享1981 年,上人的智慧巧思,曾經利用養樂多的罐子製作蠟燭的因緣,因為傳統的蠟燭點燃後的蠟油會低得滿處都是,不僅可惜也會讓桌子受損,因此才會有用養樂多罐子來製作的想法,以香為芯,不僅火光穩定,蠟油也可燃燒到完全不浪費,稱為「不掉淚的蠟燭」。

今天培訓課適逢全球環保幹事回花蓮,德英師父在課程的後半段連線至花蓮,恭聽上人對於全球環保幹事的勉勵。上人期勉「幹部要常常與人互動,是帶人的人,更是要鋪路讓後面跟著的人能走得平坦;幹部要能不怕辛苦,且帶人帶得歡喜。」

◎戶無量福無量 福慧足跡永留史

擁有24本勸募本的志工溫素蕊,分享「募心募愛」的勸募功夫,「有一天在收功德款時,看到心情不太好的會員,於是我當場拿出靜思卡讓會員抽一張,會員看了靜思語後心情豁然開朗。原來靜思語也是讓會員可以行善的解愁的妙方。」

為何志工要勸募?溫素蕊說,「就是要走入人群中與人結好緣。因為自己就是在勸募中,去除了不敢與人說話的自卑感,甚至因為要收功德款而救了吵架的夫妻。」原來,當時她多打一次電話的鈴聲,讓會員的先生冷靜下來,放下拿在手上的菜刀,因而解除了一場事關人命的紛爭,這位會員後來還捐了榮董。

所以募心募款「可以啟發人人做好事,讓我們做他人生命中的貴人」。溫素蕊說,「我們要自造福田,自得福緣。」也鼓勵大家用竹筒歲月的故事,電子書裡「某某捐款多少元」有聲鼓勵的方式,還有愛心撲滿,都可以讓我們可以發揮螢火蟲「百走不厭,百講不倦」的募心募款精神。

志工楊錦秀則叮嚀培訓的師兄師姊,要把自己的培訓福慧足跡填寫在記錄表中,平常的課程或者是生活行事計畫寫在出席單裡,為自己的表現打分數;平常的出席或是募款戶數的記錄,也可以讓自己日日進步,將來可成為自己人生路程的一段歷史足跡。

◎用鏡頭行走菩薩道 見證國際苦難

揹著相機在土耳其行菩薩道的余自成師兄,因為拍攝難民的困難度,更了解難民的苦;因為自己在土耳其不只是在做記錄,同時也用鏡頭在陪伴難民,是「用自己是他」的心情留史跡。

難民的孩童拿著一歐元要捐出來讓上人買疫苗,這是孩子的爸爸撿到的歐元,捨不得花送給他的孩子,告訴孩子這是很有價值的一歐元,對孩子來說是非常珍貴的,但孩子竟然捐出來,可見孩子對慈濟的愛!

敘利亞戰亂失學的孩子五、六歲就必須打工賺錢,一天要工作十幾個小時賺取微薄的薪資。滿納海的孩子因為慈濟助可以上學,孩子想辦法上網找出不認識的中文,畫出了「我愛臺灣的卡片」來感恩慈濟人。

余自成說:「上人要我們盤點生命的價值,今天何其有幸,如果不是慈濟,沒有人會讓你拍難民的記錄,無法體會難民的苦。」他用鏡頭行走菩薩道,用上人的法渡苦難的人。由於俄烏戰爭的畫面每天都可在電視畫面看見,讓我們更能體會他在戰地的危險性,以及行在菩薩道的堅韌性。相信,有愛的支持苦難總會走過的。

◎堅定心念勇承擔 菩薩道上勤精進

課程最後,德英師父祝福大家,「看見宇宙大覺者為何抱著地球,上人就像宇宙大覺者抱著地球。敘利亞因為人心的不足而起戰爭,烏俄戰爭也是因為人心而引起全球的不安。」當年師父出家回花蓮時,剛好遇到海地災難,常住師父二十四小時輪班做玉米粉,趕在通關時刻送往海地。師父說,「原來出家還可以做國際賑災,今天培訓或是見習都一樣,在慈濟要身體力行。慈濟把〈法華經〉鋪路,我們走在佛經上,上人的方向指引我們對的事情做就對了。受證就是承擔的開始,要堅定心念擔起天下的米籮。」

德柔師父也鼓勵大家,「師父早上知道上人要連線開示,就想給大家一個驚喜,因為 上人開示比上課重要,上人的每句話我們都要謹記。慈濟是國際標誌,我們在慈濟菩薩道上只要把握正確的方向,不管遇到任何挫折,只要好好記住靜思語,菩薩道上永無障礙。大家也要謹記 上人的三願『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在精進再精進。」

學員廖舜惠,現擔任屏東縣政府警察局恆春分局主任,民國81年就認識慈濟,並和枋寮的志工王淑貞一起投入環保志工行列,她說,「有一年曾經到枋寮僑德國小參加慈濟舉辦的大愛臺創台的園遊會,當時在推廣募心募愛,她當時的攤位賣米所得有六萬元是所有攤位的第三名,讓她好懷念,但卻與慈濟的緣份遲到了二十年。」

她落淚分享父親曾是慈濟會員,他在59歲往生前曾提到上人很偉大。父親年輕時為了養活一家人而從事漁業的工作,深感罪孽深重開始茹素,她從小受到父親的影響覺得人要多行善。在當擔派出所所長期間,常會去陪伴中輟或是隔代教養的偏鄉小孩,也提供家裡開的自助餐店讓孩子能飽餐一頓,唯一的期望就是希望他們長大後不要走偏,還有孩子長大後也成為警察。看到警察局同事蔡佳靜受證為慈濟委員,因而在兩年前發願希望能替上人承擔。

屏市北區陳文龍,目前是在高樹的大路關國民中小學擔任校長,民國85年和同修師姊到花蓮蜜月旅行中,來到精舍並偶遇上人,上人說了一句「來吃飯」備感相當溫馨,因沒做什麼而心虛,所以不敢留下來用餐,但就此在心中種下一粒種子。他投入環保志工的行列有一年多,未來受證期許能夠接觸醫療志業,想要為人群付出。

今天上了德宣師父講授的進退行儀,覺得這些儀軌可以讓團體變得有制度、有精神。因為孩子還小須輪流照顧,太太陳靜芬去年已先受證,見師姊參加慈濟後,在為人處事上變得更加柔和了,讓他也更加有信心跟進。

上人慈示:「幾十年匆匆過,一切都是虛晃,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在菩薩道上,人人用生命對佛法做出最有價值的人生,讓生命能增加長度與寬度。

圖左 :2021年培訓課程,第一次在高雄靜思堂上課,講經堂坐滿了新發意菩薩,由精舍德英師父為學員們勉勵。[攝影者:林士豔]
圖右 :連線中,德宣師父分享培訓的意義,「認識慈濟就是要培養正見的信念,最重要的還是要訓練守之不動的道心。」;「所謂的精進,精就是心無雜念,進就是永不退轉。新發意菩薩今日來接受培訓,要永遠秉持初發心,在菩薩道上逆增上緣,永不懈怠。」[攝影者:張慈玲]

圖左 :今天培訓課適逢全球環保幹事回花蓮,德英師父在課程的後半段連線至花蓮,恭聽上人對於全球環保幹事的勉勵。上人期勉「幹部要常常與人互動,是帶人的人,更是要鋪路讓後面跟著的人能走得平坦;幹部要能不怕辛苦,且帶人帶得歡喜。」[攝影者:林煒程]
圖右 :揹著相機在土耳其行菩薩道的余自成師兄,因為拍攝難民的困難度,更了解難民的苦;因為自己在土耳其不只是在做記錄,同時也用鏡頭在陪伴難民,是「用自己是他」的心情留史跡。[攝影者:林士豔]

圖左 :培訓課程,讓學員更深入了解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攝影者:林士豔]
圖右 :今年屏東培訓慈誠委員生力軍,期待成為慈濟護法金剛。[攝影者:林士豔]

圖左 :今年參與培訓委員的廖舜惠,是屏東縣政府警察局恆春分局主任,與慈濟的緣份遲到了二十年。她哽咽訴說,父親為了養育子女,捕捉魚類殺生,父親往生前懺悔所造惡業,希望能代替父親行善、布施、造福。[攝影者:張慈玲]
圖右 :屏市北區培訓學員陳文龍,是高樹的大路關國民中小學校長,民國85年和同修師姊來到精舍並偶遇 上人,上人說了一句「來吃飯」,就此在心中種下一粒種子,去年同修師姊陳靜芬(圖左)已受證委員,兩人相約同行菩薩道。[攝影者:張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