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疑與解惑 溫馨座談話慈濟

2021/03/26| ◎邱碧鑾,朱天齡/加拿大報導
列印
經過了漫長的寒冬及居家限制令,加拿大卑詩省終於迎來春天,限制令也半啟封了,在戶外可以有十人以下的小型聚會。由於新冠疫情的關係,見習培訓課程「線上形式」已有一年,缺乏實際的互動;3月13日難得天氣晴朗, 春光明媚,列治文區別開生面的將課程改在農場草地上舉行。

◎使命與承擔

當天上午,志工們一起在農場整理庭園及雜草;午後,在和煦的陽光下展開溫馨座談。久未見面,彼此相見歡,大家從自我介紹開始,分享踏入慈濟的心路歷程。團隊中陪伴的委員,也向學員們説明慈濟各功能組的作用,加強大家對慈濟的瞭解。

在進入慈濟後,難免遇到困難或疑問,座談會裡由資深的委員協助解答,讓大家對慈濟的四大志業、八大法印,有更深入的認識,並培養正確的觀念(慈濟宗門),訓練道心堅固(靜思法脈)。

慈濟是闡揚大愛與感恩的團體,要先募自己的心再募他人的心,也就是利己利人;讓每一分善心能聚合、能永續,透過慈濟人以親身實作,廣結善緣,來利益人群及社區。

◎疑問與解惑

學員們表示,在向親朋好友介紹慈濟「募心募愛」時,仍然會碰到一些障礙,因此座談會特別設了Q&A來解惑,大家都很高興有這個安排。

學員朱天齡深感問題尖銳不敢提出,但在隊輔們「儘管提問」的鼓勵下,她就大膽地説出心中的困惑:「外界說慈濟斂財,蓋了這麼多『又大又豪華』的靜思堂,功能何在?慈濟一向標榜專款專用,興建的財源何來?」

「靜思堂除了做大型的活動,如:浴佛節、經藏演繹及歲末祝福等,平時會讓社區來利用,做各種社教課程。」委員邱碧鑾回答並表示,向會員募款時,一定仔細詢問捐款去向的意願;學員黃秀球也站出來做見證,說道至少她臺灣老家附近的那座靜思堂,是她認識的企業主認捐興建的,並無挪用大衆善款。

朱天齡接著又問:「靜思堂為何不用一般大眾所熟悉的佛陀塑像?而是宇宙大覺者?」委員藍碧兒答:「宇宙大覺者所想要表達的,不只是一尊佛像,如果仔細去看,大覺者膚慰著地球,而背景還有著千佛和眾生。」佛陀的教育,除了要我們「不著相」的同時,還要能「克己復禮」、「愛護地球」。

針對外界對慈濟的批評誤解,經過座談會彼此的交流和解惑後,不僅對慈濟有更深入的瞭解、更堅定的信念,在面對謠言時,也能坦然地應對釋疑。

這場戶外座談,就在暖暖的陽光裡溫馨的結束,除了吸收維他命D之外,相信也為大家帶來身心滿滿的正能量。

圖左 :因為疫情關係,見習培訓課程改成視訊上課已有一年,在政令開放戶外可十人集會之際,列治文區特別辦了場溫馨座談。[攝影者:黃雅蓉]
圖右 :學員黃秀球(中)在2004南亞海嘯後,從捐款者到進入慈濟成為志工,多年來在人文學校、老人院,都能看見她的身影。[攝影者:黃雅蓉]

圖左 :揮別寒冷的秋冬,列治文志工趕在春天萬物復甦前,一起整理農場庭園、草地,期待春夏的欣欣向榮。[攝影者:黃雅蓉]
圖右 :學員楊德修在抄經班寫得一手好書法,在香積組練就巧手及切工,也能拿起工具用心地整頓庭園。[攝影者:黃雅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