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惜福發放 以行動感恩地球

2023/01/17| ◎蔡程發,顏玉珠/馬六甲分會報導
列印
每年歲末年終之際,是慈濟志工與照顧戶圍爐團圓之日。因疫情睽違兩年,今日大夥再度相聚,開心地彼此祝福,互道感恩。

今年(2022年)歲末發放,希望人人不只是相互「感恩」,而是將感恩的態度融入日常生活裡 ,尤其對唯一的家園「地球」,因而今年活動特別設計「環保遊戲」與「競賽區」,期許把感恩地球的行動變成習慣,落實在每一天。

◎再度相聚 照顧戶回家團圓

每一年慈濟馬六甲分會舉辦「歲末發放」,與照顧戶(慈濟長期關懷援助的弱勢家庭)歡喜迎新年。因新冠狀疫情影響,睽違兩年於2023年1月8日再度舉辦。

志工將慈濟園區布置得紅彤彤,開心迎接照顧戶回慈濟家團圓;精心準備節目與關懷依舊,其中最為大家所期待的「惜福區」,擺滿琳瑯滿目的物品,供大家挑選過年與生活所需,為今天的發放開啟熱鬧的序幕。

今年更增設環保教育遊戲區,以及環保手工競賽區,有鑑於疫情衝擊、天災不斷、地球暖化、氣候異常,人們依以生存的地球,正在改變。希望透過歲末發放,引導照顧戶不只是衣服、用品在惜福區挑選循環再利用,生活中許多物品,其實都可以再延續物命,且許多生活習慣隱藏著對地球的傷害。唯有天地平安,人類才能平安,期許人人以實際行動疼惜地球。

◎寓教於樂 親子牽手愛地球
 
負責「環保教育遊戲區」的志工陳慧玲和團隊設計了四個遊戲區,包含「步步驚心區」、「知識區」、「綠刻蔬醒區」、「零零圈區」。每一項遊戲都精心策畫,例如「步步驚心區」融入蛇棋玩法,以擲骰子在棋盤中行進,棋格裡教導大眾如何實踐環保生活化,試圖在遊戲中傳達環保生活習慣與態度。

「知識區」主要傳達蔬食環保觀,讓大眾了解,如:動物排出的甲烷比人類與工業所造成的污染還嚴重。「綠刻蔬醒區」與「零零圈區」皆以遊戲問答方式,建立與加深民眾對於環保的知識。

陳慧玲分享:「小孩子最喜歡玩遊戲,以寓教於樂方式,將出門攜帶環保碗、環保袋,隨手關水電節省能源,保麗龍與塑膠袋萬年也不會腐化,塑膠微粒對海洋汙染的嚴重性,蔬食減少排碳減緩氣候暖化等,無形中灌輸環保觀,希望改變孩子習慣,進而帶動與影響大人。」

照顧戶謝敏蕙(化名)帶著兒女初次參加環保遊戲,一家人非常投入且異口同聲說最喜歡玩蛇棋,刺激又好玩。

兒子黃正義(化名)雖然最後無法於「步步驚心區」闖關成功,但玩遊戲的當下所聞所看都提醒自己去思考,是否有良好的環保生活習慣,讓自己更清楚該如何去實踐。女兒黃美麗(化名)則表示,除了「步步驚心區」,自己也喜歡「零零圈」遊戲,透過套圈圈來選擇答案,很好玩!

謝敏蕙則表示,「知識區」因志工講解的知識豐富且深奧,孩子年幼未能完全理解,但自己反而深刻體會到,近幾年天氣愈來愈炎熱,原來氣候變遷與人類飲食和生活有關,過度開發和發展畜牧業息息相關。她驚訝地說:「動物牙齒長怎樣?腸有多長?因沒有去看根本不了解,通過志工的講解才曉得。人類與草食性動物類似,適合蔬食。」

每一關只要於時限內完成或是答對問題,便闖關成功,並獲得蓋章獎勵,最後總計蓋章數量,人人都能在獎品兌獎區兌換禮物;除了零食之外,吸睛的禮物都是從環保站收集而來,許多都是未拆封全新的物品。黃美麗看見琳瑯滿目的獎品,有書本、玩具、零食、水瓶等,反覆瀏覽不知如何挑選。

另一戶,安東尼(化名)一家四口開心地玩樂。他表示,平時需工作,根本沒時間和孩子玩遊戲,今天(1/8)是一家人第一次有機會聚在一起玩。

當父子女三人在棋盤上同一格子裡,一旁的太太安卡琪(化名)在旁邊加油打氣,雖然十分鐘過去了,三人依舊在同一個格子無法前進,挑戰失敗,但安卡琪表示,第一次看到他們玩得如此開心。

今日透過遊戲證實蔬食與環保、健康之關係,安東尼回應,因女兒患有血癌,醫生有告知少吃肉類多蔬果,之前體弱多病,現在多蔬果,孩子的體質也有所改變。安卡琪則驚訝地表示,如果不是今天來這裡,還不知道畜牧業對於環境污染的嚴重性。

◎化廢為寶 舊物改造創意多

另一邊化廢為寶「環保手工競賽區」,桌上擺滿照顧戶們的創意作品,如用紅包袋製作新年吊飾、用塑膠瓶製作花盆、用紙盒製作實用小物等等。其中安妮特(化名)發揮巧思,裁剪寶特瓶,利用布料和衣服的毛線裝飾品去點綴,再放入沙子與小植物,一個漂亮的桌型小盆栽,就呈現在眼前。

初次嘗試利用環保物製作手工品,當完成自創作品,安妮特驚呼太漂亮了,非常滿意與享受投入過程。身為裁縫師,以前總是將製作衣服所剩下的布料拿來做百家被,從未想過碎布,還有其他用途。

志工傳達環保手工創意競賽訊息,並鼓勵她參加,她心想自己是衣服設計師,趁此機會發揮創意才能。安妮特歡喜地說:「當初我想剩下的布可以做什麼?很自然的腦中就有一些設計畫面,輕鬆便完成這盆栽。其實再小的布料都可以發揮其利用價值,我現在腦中就有很多創意,碎布不再只能製成百家被。」

此時,林國強(化名)夫妻與兩個孩子也帶著作品來參賽。林世民(化名)手中拿著豬造型的魚缸,向志工介紹其參賽作品:「豬的身體用大的油罐,再用熱膠黏上四個塑膠杯當作腳,尾巴用電線和水管製成。再放入一些假草和石頭,我花了一個星期完成,全部物品都是環保物再利用。放入水,就可以養魚。」

弟弟林國欽(化名)則拿著色彩繽紛的動物造型作品表示,原本用紅包袋製作一把扇子,但覺得太簡單沒有創意,爸爸就一起協助構思,將清潔劑的瓶子切割製作成一隻孔雀身體和頭,牠的頭還可以動呢!原先製作的紅包扇子,當作孔雀開屏的羽毛。

兄弟倆異口同聲地表示,想要獲獎,尤其是第一名的獎項電視機。

媽媽麥明美(化名)看在眼裡,欣慰地說:「孩子們自己上網找資料,摸索學習,爸爸協助給予意見,及做一些需要切割的工作。每天全家聚在一起討論,撿到什麼材料就想可以如何運用,怎樣去變化改造,一直構思與改良,直到昨天正好撿到假草,放入魚缸搭配。全家人都很投入,做得很歡喜,孩子們為了想要的東西付出了努力。」

此次競賽獎品全都是從慈濟環保站收集而來,電器經過志工巧手維修,功能不減,這些別人眼中的二手物,卻是弱勢家庭渴望的禮物。緊張的頒獎時分,當志工公布第一名作品「孔雀開屏」林國欽雀躍地跑上臺領獎,而林世民的「魚缸」作品獲得第五名,赢取一臺電扇獎勵。

今日一家滿載而歸,兄弟倆開心地分享,將繼續做環保手工物品,不僅製作過程好玩,做完可以使用,省錢又可以保護地球。麥明美說:「今年環保手工品可為家裡增添新年氣息,魚缸可以養魚,孔雀可以當盆栽種植物。經濟不許可,歷年家中都沒有為新年特別布置,原來環保物,能變身為各式各樣應景又實用物品,還不需要花到錢呢!」

◎惜福淘寶 護大地也護荷包

從競賽區往裡走,映入眼簾的是許多二手電器用品、衣服、日常用品等。愛瑪(化名)帶著兩個孩子先行到惜福區尋寶。

2019年成為慈濟援助家庭,當年初次參與歲末發放,才獲知慈濟設有環保站收集各類環保物,並設有惜福區,提供大眾物資循環再利用。今年第二次出席,當天一家抵達現場,馬上前往惜福區尋寶。

孩子們選了文具與玩具,愛瑪則為孩子挑選衣服,她開心地說:「上一次來幫孩子買外套,孩子成長速度快,且適逢孩子開學之際需要文具,這些家裡沒有多餘錢可以負擔,而且我不會駕車,買東西不便,惜福區提供我們一個便宜結緣之地,給我很大的幫助。」

她也表達感恩之情,平時志工上門關懷,志工只要獲知家裡缺什麼,都會想辦法從慈濟環保站,找尋適合的物品送給他們一家。雖然她不曾去過慈濟環保站,但是從歲末發放現場設置的惜福區,她知道點滴都是志工辛勤付出守護大地的心。她稱讚說:「自己不介意二手物品,經濟實惠!這些年來也養成不亂丟東西,發揮物盡其用。」

另一邊,鄧素華(化名)女士帶著兩個孩子,在惜福區挑選電器與衣服,當孩子們開心地一件件試穿著衣服,她則開心地陪伴在側,讓孩子自在地挑選喜歡的衣物。

她笑言:「華人新年將至,其中一個兒子2月即將出社會工作,把握今天來惜福區結緣衣服回家。外面買一件衣服馬幣幾十令吉,到幾百令吉,真的無法負擔。每年歲末發放惜福區,是我為孩子添購衣服之時,前幾年因疫情,沒有舉辦活動也無法為孩子們添購,今天一次將前三年的份買齊。」

鄧素華自己則多年未曾買過衣服,她有感而發表示,孩子因為在發育、在求學、在求職等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的衣服,自己則有需要才買。因自己從事資源回收工作,看見許多人浪費丟棄的習慣,自己撿到可循環再用的物品,即使自己用不到,也會詢問鄰居朋友,讓他人可以再利用。

「有時撿到包裝完整沒有過期的食物,我也會拿回家吃,現在的人真的浪費。我自己苦過,知道生活的辛苦,志工一直推廣環保教育,節省資源又省荷包,又可以保護地球。平時我的孩子不會吵著要買東西,買新衣服,從小培養環保生活好習慣。」

鄧素華感恩地表示,慈濟每年新年期間,會送上年節物資給她們一家,因此一家無需特別採買,今天孩子添購新衣就等著過新年了。看著孩子挑選衣服開心模樣,鄧素華特別向孩子提醒:「過了今天添購機會,就要等明年的歲末發放了!」孩子和志工聽聞,開懷大笑回應。

現場另設有「蔬食打卡區」,志工向大眾宣導蔬食環保觀,人人皆開心地拿著蔬食標語拍照留念。

慈濟推動環保三十多年,不再只是建立環保觀念,更要落實到行動。今年歲末發放融入環保教育,希望從遊戲玩樂中培養環保生活行動;環保手工競賽,體悟資源再利用的創意與價值,改變買與丟的生活習慣。而惜福區琳瑯滿目的物品,傳遞的不只是慶祝新年的喜悅,更蘊含年節給照顧戶安定的力量。

圖左 :照顧戶謝敏蕙(化名.左一)帶著兒女初次參加環保遊戲活動,一家三人最喜歡玩蛇棋。[攝影者:李經志]
圖右 :安東尼(化名.左一)因女兒患有血癌,醫生告知少吃肉類多蔬果,多吃蔬果後,孩子的體質有所改變,透過「知識區」證實蔬食與環保、健康的好處。[攝影者:李經志]

圖左 :安妮特(化名.左二)裁剪寶特瓶,利用布料和衣服的毛線裝飾點綴,再放入沙子與小植物,一個漂亮的桌上型「小盆栽」就誕生了。[攝影者:錢福權]
圖右 :林世民(化名.左二)兄弟倆積極投入環保手工製作,一家齊心彼此協助,各獲得第一名與第五名,全家開心領取電視機和風扇獎品。[攝影者:錢福權]

圖左 :每年歲末發放,惜福區是鄧素華(化名.左二)為孩子添購衣服的好去處。[攝影者:錢福權]
圖右 :愛瑪(化名.中)帶著兩名孩子先行到惜福區尋,提供一家經濟實惠可以結緣所需物資之處。[攝影者:錢福權]
圖左 :蔬食打卡區,志工向大眾宣導蔬食環保觀,照顧戶開心地拿著蔬食標語拍照留念。[攝影者:李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