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善募教育基金 助無國籍孩子就學

2022/11/19| ◎陳春早/雪隆分會報導
列印
2022年10月13日凌晨五點,峇都急慈濟志工用三輛車把各方愛心食品載到士拉央再也菜市場。1013恰好取其諧音「一人一善」,向民眾推素。

沒有場地、沒有食品,從零到有人結緣食品,最克難的地方是如何找 愛心人來護持。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行動管制令逐步解封,志工在社區發起素食義賣,為沙巴無國籍孩子籌募教育基金,讓有福的會眾知道,其實在馬來西亞有一群孩子完全沒機會上學。

◎人人有愛 孩子有福

此次「一人一善」士拉央再也早市義賣協調林志強(本世)也是互愛組長,一心念著證嚴上人的教誨「行善、行孝不能等」,將心比心,這一群孩子如果沒有愛的教育,那他們有未來嗎?

為了這群孩子,林志強帶著團隊,不是向大眾募款,而是以義賣的方式,讓大家品嚐到美味的素食,無形中也在做善事,而義賣所得全數納入沙巴無國籍孩子的教育基金。林志強覺得,這活動非常有意義,讓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發心的菩薩,北至檳城,怡保加上巴生,大家結緣物品,而林志強也不辭辛苦,大老遠地去把大家的愛心載回來,因為行善是有心人的參與,成就一人一善的目標。

志工有因緣走入菜市場,理事陳愛汶談起幾年前,一位早市老闆遇見慈濟志工在齋館外面做慈善工作,不捨志工日曬雨淋,提議每逢志工有需要,他可以休息一天,把檔位讓出來。

每一滴水,雖然很小,它可以成為汪洋大海;集合大家的力量一起做善事,可以把光和熱發到更遠,幫到更多人;沙很小粒,但匯集起來就是大地四方。慈濟在國內外幫助很多人,而小販們都支持教育;教育最重要是讓小朋友有優良的品德、人生有方向、做事情有分寸。陳愛汶最後補充,慈濟賣的是素食,值得推廣。

透過理事的接洽,團隊走入市場,向每一檔宣導這一項愛的行動。結果,三十二位檔主答應擺放竹筒,讓顧客在消費之餘,把點滴愛心投入愛心箱。

當中,賣報紙的印裔和賣油條的檔主,甚至把當天的收入全數捐出,令人佩服。賣油條的檔主陳先生忙著準備油條時說:「有人一起幫手,1013,一年才一次……」

◎菩薩湧現 愛心匯聚

巴生志工劉碧靜(明融),面對人力問題,對內籌款,短短四天,每人馬幣十令吉(約合新臺幣七十元),湊足三千令吉(約合新臺幣二萬一千元),集合大家的力量,結緣飯盒到各社區義賣。活動前一晚,團隊在加埔的愛心廚房鹵食材。凌晨一點半與兒子合力裝入飯盒,母子倆特地請假,駕駛近兩個小時的車程,送上一百份魯香飯,盡一分力量。

增江志工李桂英(明婧)本來想一個人結緣五十份素米積,後來社區決定號召六位志工一起成就一百份。小小一份,製作過程卻繁雜,所用醬料盡量取一些天然食材,比較健康。李桂英有年紀了,一路微笑著準備,提點志工每個步驟,從早忙到下午,她說:「有事情做就不累,峇都急志工有義賣,我們一定要出一分力,因為我們是一家人。」

社區志工,結合工人、家人,犧牲睡眠,準備熱食,為的就是讓顧客有新鮮的早餐享用,雖然辛苦,但還是打起精神到菜市場幫忙銷售,忙得不亦樂乎。

凌晨五點,幾位志工用三輛車把所有物品載到菜市場,理事安排正中央、最顯眼的地方作為義賣場地。志工陸續報到,物品排上桌面,立刻把會員提前預定的訂單打包,讓他們一來就可以帶走,回去上班。志工的用心,提前打印好名單和預定的項目,價錢算好,做起事來順利很多。

繁忙的菜市場,兩個「1013」打卡框架,分外搶眼,吸引不少顧客。有些也是由於團隊事前宣導,在入口處張貼海報,特地來支持的善心人士。

訂單中最顯眼的是六點領取,讓人好奇。原來李鎂麗是老師,雖然很趕,但她滿心歡喜地說:「可以通過自己小小的力量去幫助孩子,又可以響應素食,同時間付出兩分力量,我覺得是每個人應該支持的。」

另外一位年紀大的阿姨,手推著車子,一來菜市場就先到攤位消費,她回饋說:「看到孩子好,就高興。」令人敬佩她那分媽媽心,不分種族國籍的大愛精神。

載了孫子去上學才回到花檔的主人,馬上通知志工給她一個竹筒。她語帶哽咽地說:「聽到孩子沒有書讀很可憐,我會說服顧客一起來盡一點棉力。」

一方有需要,各地菩薩湧現,一起為無國籍的孩子動起來。眾多善心人士在幕後默默地支持此次活動,讓人感動。那一分心意,相信將來看到孩子的成就、孩子的知書達理,已經是最大的回饋。

圖左 :增江志工李桂英有年紀了,一路微笑著準備,提點志工每個步驟,從早忙到下午,她說:「有事情做就不累,峇都急志工有義賣,我們一定要出一分力,因為我們是一家人。」[攝影者:鄧亦絢]
圖右 :增江志工成就一百份素米積。小小一份,製作過程卻很繁雜,所用醬料盡量取一些天然食材,比較健康。[攝影者:鄧亦絢]

圖左 :凌晨五點,峇都急志工用三輛車,把各方愛心食品載到士拉央再也菜市場,辦一場「素食義賣會」。[攝影者:鄧亦絢]
圖右 :李鎂麗老師分享:「可以通過自己小小的力量去幫助孩子,又可以響應素食,同時間付出兩分力量,我覺得是每個人應該支持的。」[攝影者:鄧亦絢]

圖左 :菜市場理事陳愛汶說:「每一滴水,雖然很小,但它可以成為汪洋大海;集合大家的力量,一起做善事,可以把光和熱,發到更遠,幫到更多人。」[攝影者:鄧亦絢]
圖右 :「一人一善,遠離災難」,峇都急志工為沙巴無國籍孩子義賣,籌募教育基金。[攝影者:鄧亦絢]

圖左 :巴生志工劉碧靜(右二),面對人力問題,對內籌款,短短四天,每人馬幣十令吉(約合新臺幣七十元),湊足三千令吉(約合新臺幣二萬一千元),集合大家的力量,結緣飯盒到各社區義賣。[攝影者:鄧亦絢]
圖右 :賣油條的檔主陳先生(左一) ,把當天的收入全數捐出。[攝影者:鄧亦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