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鑾環保教育站開幕 推廣環保教育

2022/11/19| ◎胡冰冰,郭金桃,黃玉美/雪隆分會報導
列印
雪隆蒲種市金鑾環保站於2022年9月21日,轉型為環保教育站並舉行「開幕典禮」;在受邀的市議員、政府官員、大德與慈濟志工的祝福下,進行剪綵儀式,掀開了蒲種環保志業歷史性的一頁。

◎環保站耕耘九年 升 格環保教育戰

金鑾(TK3)環保站於2011年開始運作,志工在當地耕耘了九年後,2020年環保團隊開始策劃,將環保站提升為「環保教育站」,朝推廣環境教育的方向邁進。經過兩年多的籌劃,志工們點滴付出的力量,環保教育站的美化工程終於在2022年完成。

擁有豐富環保經驗的志工鄭志華,於2019年搬遷到蒲種定居後,便承擔起蒲種環保互愛幹事的崗位,緊接著全神投入策劃環保站,提升的各項工程。鄭志華分享環保教育展區的設計概念:「我們先讓大家看到原先美好的地球,是如何被人類破壞了,了解被破壞的原因後,人們應該從哪裡做改變,還原我們美好的地球。」

美化後的環保教育站外牆,有一幅由志工大德團隊一起完成的大壁畫,大鯨魚漫遊在飄滿垃圾的海洋中,令人省思;除了美化作用,也提醒民眾做資源回收,是為保護地球和環境盡一分力量。

環保站內部的隔離牆,是由回收的藍色塑料運輸托盤組成,有通風和透光效果。教育展示區的牆壁上,有一隻用五顏六色的各種回收物塑造的大鳥,像正在吞噬地球之造型,強烈地反映堆積如山的垃圾,不只危害動物,也是威脅人類存活的環境污染禍首。

區内展示有「環保5R」的概念、資源分類看板等等,也有讓觀摩者體驗如何分類的區塊,還有兒童閱讀區。教育站的後邊有一個「愛心有機菜園」讓大家知道用有機堆肥也是保護地球。

◎環保教育站啟用 各方受邀共盛舉

2022年9月21日金鑾環保教育站開幕典禮,受邀約的嘉賓有金鑾區市議員肯尼斯山姆(Kenneth Sam),及梳邦再也市政廳高級助理幹事羅扎尼女士(Rozaini Binti Zambahari)及助理一行人,也有曾經帶學生來參訪的幼兒園Tabika Kemas Nur Cahaya師資團隊,及平日在環保站付出的大德及志工們,一起恭逢其盛。

志工林湧順致歡迎詞,並分享環保教育站成立的意義和目標,是要成為社區的中心,以方便接引各參訪團,並邀約民眾來做環保及推廣環保教育。指著投影機放出一張十一年前環保站的原貌,林湧順打趣地說:「看到那個箭頭的方向嗎?你們現在就坐在那個環保站前方,沒有屋頂的地方。」

眾人讚歎之餘,他又分享如今的環保站,除了增設了環保教育展區,也有了兒童閱讀區、資源分類後的儲存空間,及長著各種植物的有機菜園。

◎政府官員共讚歎 推動環保同步走

「民衆對環境保護意識較低,以往面對很多垃圾處理的問題。慈濟志工從當初的幾位,到愈來愈多的志工來環保站付出,沒有工錢還願意捨出時間,讓我非常驚訝和敬佩。」肯尼斯山姆在開幕典禮致詞時,鼓掌讚歎並感謝志工們,對環保作出的貢獻。

「環境課題的醒覺非常重要,我們需要針對年輕的一代,讓他們從小就有保護環境的認知。」肯尼斯山姆希望慈濟,能夠做更多的環境意識推廣活動,並承諾全力支持慈濟舉辦「環保醒覺」活動。

羅扎尼女士表示,慈濟提高社會對環保認知的付出,是非常值得鼓舞的,因為單靠市議會環保單位的力量,是很不容易的事。「今天參訪『TK3慈濟環保教育站,』令我非常讚歎,一個非營利組織,竟然在環保教育做得這麼棒,我們深感幸運,並感激有慈濟一起來推廣環保教育。」

羅扎尼女士表示,慈濟環保理念,和梳邦再也市政廳環保單位的步伐是平行的,「我們不斷地推行環保再循環教育,及鼓勵居民做回收,並教導社會大眾環保資源的分類,哪些東西可以被回收,哪些是不可被再回收利用的。」

市政廳環保單位也如慈濟一樣,走入學校給予環保教育講座。每個週末各區開放「JOM KITAR(來,環保)」環保回收亭,鼓勵居民把環保資源拿過來,並以付費方式或給予紀念品,以示鼓勵。

「我期許有更多非營利團體,如慈濟、各公司集團聯合起來,向人民推廣環保理念,畢竟大家都是地球的居民,愛護地球是我們必須共同努力的方向。」她祝賀慈濟環保教育站開幕之際,感謝慈濟對環保教育上做了非常有用的措施,她也期待未來雙方可,以合作進行更多有關資源再循環的活動。

◎政府慈濟齊攜手 推有機肥護大地

梳邦再也市政廳(MBSJ)共有十三個環保站,其中五個是由慈濟經營而金鑾環保站是其中之一。任職梳邦再也市政廳環境單位官員助理的穆罕默德(Muhammad Amirun Naqib Bin Ibrahim),一直以來和志工互動頻密。

他表示,市政廳非常認同及支持慈濟,在環境教育所做出的努力,因為這也間接協助社區,減少了要處理的垃圾量。「我看到慈濟的環保站管理得非常好,教育民眾如何落實回收資源分類,讓各種回收資源,被賦予新的價值再利用,希望慈濟能把這樣的環保教育站模式,也落實在其他的慈濟環保站。」

梳邦再也市政廳除了廣泛推動環保,也有其他相關的活動如製作有機堆肥。穆罕默德驚訝地看見環保站外的菜園,利用堆肥和製作酵素,市政廳有製作堆肥,也非常願意提供一些給環保站菜園使用。他鼓勵慈濟能和市政廳緊密合作,讓推動環保教育,能更深入地推廣到各階層的民眾。

◎師資團隊來參訪 環保落實幼兒園

志工陪伴著嘉賓們參觀環保教育站,並分享展示區周邊的牆上,陳列兩幅立體的模型,呈現了人們過度的消費造成垃圾堆積如山,環境因而被污染的景象。向前移步,參訪者將會被引領走入一個造型別致的海底隧道,讓人猶如化身為魚兒在海洋中的感覺。

隧道裡帶出了環境污染,對海洋生態造成的威脅,也列出大家如何可以解救海洋危機的方法。走出隧道,牆上便是5R(Refuse, Reduce, Reuse, Repair及Recycle),體現對環境負責的生活態度和方式的教育看板。

展區的最尾端,則是教導回收資源如何分類,這樣的展區設計,希望教育大眾減少物欲,在無法避免要使用的物品被丟棄之前,也考慮它們是否可以被回收。

參訪後,帶著數名老師一起蒞臨環保教育站的Tabika Kemas Nur Cahaya幼兒園秘書諾拉斯琳達(Noraslinda)表示,其幼兒園就座落在環保教育站附近。今年(2022年)八月中,她曾隨著五名老師,帶領三十多位學生到環保教育站來參訪,今日(9/21)經由州議員黃思漢的介紹,再度應慈濟邀約參與開幕典禮。

「我非常讚歎,沒想到可以利用環保資源,做出這麼有創意和教育性的環保教育陳列。」走在掛滿各種塑料瓶和塑料袋的海底隧道中,學生們體驗到海洋生物的家,是如何被垃圾污染,看到樹木被砍伐後,造成水災的立體模型,學生們體會到不保護環境,將帶來的嚴重後果。諾拉斯琳達說,讓孩子們到環保教育站來學習,比老師在課堂上解說環保課題,更為有效。

「在展區,我學習到寶特瓶要四百五十年才能化解,每天都有大量的塑膠袋被使用,最終這些不能被回收的垃圾,也可能流到海裡。」 諾拉斯琳達表示,她計劃在幼兒園裡,設置不同的資源回收桶,讓孩子們也能夠落實資源分類,教育他們要珍惜資源,以及如何正確的落實環保,愛護地球。

◎退休老師做環保 建議校園推環保

洛雷特(Lourett D’Silva)女士在蒲種居住了三十多年,環保站成立後,丈夫不時都會把環保資源載到環保站;在SMK Batu 8中學執教期間,因為志工到校互動和幫助家境清寒的學生,而認識慈濟團體。

洛雷特早前,也參與自己在蕉賴區天主教教會和慈濟的一項環保活動,通過慈濟志工的分享,得知她也可以到環保站做志工,便主動來到TK3環保站,開始每個星期三的資源分類。

退休後的洛雷特想要回饋社會,所以到環保站來學習做分類,也同時向身邊的老師朋友推廣環保教育,鼓勵他們帶學生來參訪。「身為老師,我覺得這個年代的學生一定要有環保意識。現在的生活方式,讓我們沒有考量到所丟棄的東西是如何被處理,大量垃圾最終污染大地和海洋,造成陸地和海洋生物死亡。環保及環境教育,應該是科學課程的一部分,我非常鼓勵師生們,能擴展他們對這個課題的認知。」

在環保站做分類的洛雷特,在環保展區開幕典禮前,到處拍照發訊息給執教的朋友,建議他們也一起來環保教育站,學習環保知識,也鼓勵他們帶學生一起來學習。

洛雷特期許自己,在將來能成為一名慈濟志工,因為覺得這是個很好回饋社會的平臺,她也會邀約更多朋友,一起加入做志工的行列。

◎另類的開幕儀式 邀約大家做環保

司儀請嘉賓們移步到環保教育站外圍,參與開幕典禮,這不是一般的剪綵儀式,是以「剪」和「踩」的方式。志工們兩邊拉著一條長長的紅布條,上面掛很多寶特瓶,司儀給予指示「Satu, dua, tiga! 1 2 3!」嘉賓和志工代表們剪下布條,寶特瓶一落地,嘉賓們用腳大力踩扁,「咔,咔,咔」聲此起彼落,掀開了環保教育站開幕歷史性的一頁,象徵各方匯聚力量,共同為守護環境、推動環保教育的方向並肩努力。

環保教育站的建材,多半是回收的資源,及各方捐獻的二手材料,工程皆由志工齊心合力完成。協調鄭志華非常感恩志工和大德們,無私地奉獻物資及捨出時間來成就這次的工程。環保教育站隨時歡迎學校、補習中心、企業或其他團體來參訪。

金鑾慈濟環保教育站的目標,鎖定於深耕社區,把慈濟四大志業(慈善、醫療、教育、人文)融入環保站,環環相扣,凝聚各方的力量,打造一個更健康的社區。

日後期許,能配合教育組帶動更多師生到環保教育站參訪,和醫療組安排健康咨詢和體檢,聯合慈善團隊帶動個案家庭,能夠有「手心向下」在環保站付出的機會,讓「環保站」是一個體現慈濟人文的場所,希望到來的參與者,也得到心靈的富足,歡喜來付出。

圖左 :市議員、市政廳官員和受邀嘉賓、志工,在提升後的「環保教育展區」進行開幕儀式。[攝影者:郭怡每]
圖右 :志工帶領嘉賓走訪環保展區的各區塊,耐心解說各展示區,所要帶出的訊息。[攝影者:郭怡每]

圖左 :志工林湧順在資源分類教育區塊,向梳邦再也市政廳環境單位官員助理穆罕默德解說,被回收的寶特瓶經過處理,可以變成線,用來紡織衣服和被單。[攝影者:郭怡每]
圖右 :退休教師洛雷特,分享自己在環保站參與資源分類活動,學習了很多環保知識,目前非常積極和其他老師分享,希望鼓勵更多師生到來參訪學習。[攝影者:郭怡每]

圖左 :環保教育站完工後,已有Tabika Kemas Nur Cahaya幼兒園的師生,前來參訪。[攝影者:郭怡每]
圖右 :環保志工用心設計了富有立體感的海底隧道。前半段可愛的海洋生物,讓人感受到美麗的海底世界,而後半段的隧道,則帶出海洋被污染的現實及海洋保育的方案。[攝影者:郭怡每]

圖左 :教育展區的最後區塊,以慈濟環保十指口訣——「瓶瓶罐罐紙電一三五七」設計,展示了各類可以被回收的資源。[攝影者:郭怡每]
圖右 :金鑾區市議員肯尼斯山姆(Kenneth Sam)感恩大家為環保教育作出的貢獻,期許未來大家可以更緊密配合,把環保教育推廣給更多的民眾,尤其是年輕人。[攝影者:郭怡每]
圖左 :梳邦再也市政廳高級助理環境幹事羅扎尼女士(Rozaini Binti Zambahari),非常讚歎慈濟在環保教育方面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攝影者:郭金桃]